华工象棋论坛

标题: [转帖]让人疑惑的“罗洗河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667    时间: 2006-4-21 18:18
标题: [转帖]让人疑惑的“罗洗河现象”
让人疑惑的“罗洗河现象”
尽管棋友们还是那么支持“神猪”,但是罗洗河还是走上了输棋的路。仅仅两个月的时间,罗洗河就扮演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在三星杯上他过关斩将,见谁灭谁,状态之好令人乍舌,人们见到了一个期待多年的天才,经过了多年的蛰伏期,终于石破天惊,冲天而出。当时,非常了解罗洗河的棋手段荣曾经断言,在中国棋手中,唯一有希望赶上李昌镐的,就是罗洗河了,可见行家对他期望之高,但是,仅仅过了一个春节,罗几乎变得不会赢棋了,见谁输给谁,国内的输,国际比赛也是输,对超级棋手输,对象邹润捷这样“不起眼”的棋手也是输,真是猪依然,“神”已经去,连他的恩师罗建文也对他在国际大赛上的表现气愤不已,以至于大呼,不应该派他去。
围棋作为一门竞技项目,对我们业余棋手来说,自然是门外汉,不敢妄加臧否,但我们做为局外人,却知道一个基本的通理,那就是任何一门技术,一旦达到一定的程度,要提高不容易,要下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围棋界,不乏创造一个时代的大棋士,日本的吴清源独霸十番棋擂台达20年左右,无人撼动他。后来也有“板田时代”、“林海峰时代、”“石田时代”“赵治熏时代”和“小林时代”等,中国和韩国也是这样的,象曹熏铉和聂卫平、马晓春等超一流,都曾有十年八载的高峰期,至于李昌镐,就更不用说了。难道现在的罗洗河就进入了一个怪圈,成了“罗一冠”吗,这真是“来以匆匆,去也匆匆”啊。让人不解的是,他的周期也太短了,短的真如电光一闪,昙花一现啊。
有人可能这样认为,过去罗是在暗处,现在他被推到了前台,成了放在火炉上的肉,因为是世界冠军了,就有人研究他了,重视他了,当然不排除这样的因素,但是,大李雄霸10多年,世界上的职业棋手都会重视他,研究他,但是他却没有立马倒下,或许有人说。罗洗河拿个冠军,多出于偶然,他本人实力还是不到的,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罗在三星杯上,胜的都是成名的高手,而且无论在职业还是业余的看来,棋的内容都是非常精彩,且迸发着灵感和智慧的火花。偶然或许有一次,但不会有三次,四次吧。?“神猪”之雅号,我认为并非浪得其名。
但无情的事实是,罗在输棋是路上,越滑越快,离人们的期待越走越远了。任何事情的结果,无不有因,有因就有果。
在我们中国,从大的环境来说,人们对于“利”的追求,名的追求,确实创造了古今中外的繁荣期。一旦有人成了名,有了钱和势力,那么他以前的一切缺点,都会一亮遮百丑,连“懒”和“好吃什么东西”,打个麻将什么的,也都会成为了他们的“花絮”,为人津津乐道,名人甩出个袜子,有人也如获至宝,忘记了即使是名人,其实袜子也是臭的。成为了名人,即使个很专业性的人,也要和政治,经济,商业挂钩,什么为祖国争光啊,为家乡争气啊,这个活动,到这里做报告,到那里做广告,便好戏连台,仿佛成了名人,一下子就成了神仙,其实,很多成功者是没想到自己是神的,但是,国人却喜欢造神,当年,“万岁,万万岁”满天架想,恐怕也不是毛泽东本人的命令吧。这个原因有历史的弊端,长期以来形成的“奴性”和依赖意识,造成了国人这种畸形的心态。所以,成了名人的人,往往身不由已,各种活动,不去是不给对方面子,去了,沉迷其中,就会觉得:啊,原来神是那么的舒服啊?。过去,人们造了个聂棋圣,现在又。。。。。聂棋圣的衰落,是在他当上棋圣开始的。
故曰:“人怕出名猪怕壮。不是出名不好,而是出名的副产品太多了,这真是会当凌绝顶,一缆众山小。但是,还有一句:高处不胜寒”。
记得中国有个大历史学家-----陈寅恪,他精通很多门外语,在国学知识方面也是大师级的,但是,他却回绝了中央领导让他去作官的邀请,他的观点是,让学术远离政治。
显然,不能让现代的棋手做这样纯粹的棋手,正如一名棋手所坦言:“围棋之外还有很多的东西”。不知道这位大师是发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还是因为棋艺不能更上一层楼的无奈,或许,二者兼而有之吧。
从罗洗河是自身素质来说,我认为他是个很有个性的旗手,从事围棋这样一种特殊的事业,没有个性当然不行,但是,任何个性都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如果让这种主观的东西超出了这项职业的特殊规律,那么,这种个性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中国人是喜欢风雅的事,诸葛亮出台,总要拿把扇子,似乎这样才会有大将的风度,谢安是个政治家,却很喜欢下下围棋,以显示其临危不乱,这倒是很符合他们的儒将风度的,但是否也有另一种原因,这些道具也许是掩饰他们内心躁动的一种工具吧?
棋手中,老聂喜欢桥牌,喜欢酒,喜欢拱猪,马晓春喜欢钢琴,自言有高段水平, 古力也玩上了疯狂麻将,至于罗洗河,电脑游戏早就玩的飞熟。。。。刘昌赫曾经说:李昌镐让人佩服,他站着,躺着,都是围棋。。。。。但在刘称赞的背后,我似乎听到了如此的话外音:“你小子不就知道围棋吗,别的啥也不会,如果我也这样,哼哼。。。。。
我们的棋手就是这样的风雅,风雅的即使输了,即使走了下坡路,还会给自己找到理由,不是我不如你,不是我不聪明,不是我不天才,而是。。。。。
上世纪初,棋坛上的霸主是一尘不染的吴清原,下半世纪,是只知围棋的李昌镐。
其实,在一个领域强调自己的聪明和天才,固然是大多数人喜欢听的,但是,也是导人至歧路的一个最大的障碍,试问,能达到顶峰的棋手,有几个没有天分,大家又能差多少,聪明人就一定成功吗?我想,定力,毅力、耐力、目标、自律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倒是比所谓的“天分”重要的。
罗洗河,真希望你走出低谷,好好调整自己,游戏固然给你灵感,但是,围棋毕竟是你的职业,另外,当冠军容易,保冠军难,如果以自己是冠军的心态下棋,那么技术必然会变形的。中国棋手,不缺乏实力,缺的是一种静气。
作者: 了然    时间: 2006-4-21 20:30



作者: 语苛经历    时间: 2006-4-22 16:32







欢迎光临 华工象棋论坛 (http://www.hgchess.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