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象棋论坛
标题: 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象棋书 [打印本页]
作者: zzk132 时间: 2014-10-9 14:48
标题: 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象棋书
成都时代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象棋新书
简介
象棋比赛中,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象棋布局的重要性不亚于中、残局。本书结构简洁,构图清晰,是针对初中级水平的象棋爱好者练习、提高象棋布局水平,编撰的练习册,读者既可在研究布局时作参考,又可欣赏到诸多精湛的技艺,也可以作为象棋培训班的教材来使用。
作者
杨 典 曾绍东 编著
定价
26
开本
16
出版日期
2014.9
简介
象棋比赛中,中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是针对初中级水平的象棋爱好者练习、提高象棋中局水平,编撰的练习册,读者既可在研究中局时作参考,又可欣赏到诸多精湛的技艺,也可以作为象棋培训班的教材来使用。
作者
杨 典 曾绍东 编著
定价
24
开本
16
出版日期
2014.9
简介
象棋比赛中,残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是针对初中级水平的象棋爱好者练习、提高象棋残局水平,编撰的练习册,读者既可在研究残局时作参考,又可欣赏到诸多精湛的技艺,也可以作为象棋培训班的教材来使用。
作者
杨 典 郭保成 编著
定价
22.5
开本
16
出版日期
2014.9
作者: zpg 时间: 2014-10-9 17:12
哪里有卖。。。。。。。。。
作者: 667 时间: 2014-10-9 19:07
感谢钟老师提供最新棋书资料!
作者: zpg 时间: 2014-10-9 21:41
先生:这可是练习册,相当于娃娃书,要买吗?如果要买建议你买《梅花谱》来看吧。[/quote]
前阵到处吹牛,后又到处拍马屁,买什么关你屁事
作者: zzk132 时间: 2014-10-10 10:15
哪里有卖。。。。。。。。。[/quote]
现转告成都时代出版社小樊回答:
这些书一般都可以在天猫、当当、卓越都能买到。1、通过成都时代出版社官方网站的链接进入各网站。2.也可先直接进入各网站,输入关键字:“书名”、“成都时代出版社”搜索,一般就能搜索到。然后购买。(由于这些是新书,有些可能还来不及在网上上架,不过一般都要不了好久)
作者: zzk132 时间: 2014-10-10 10:52
成都时代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象棋新书
书名
新编梅花谱(增订本)
简介
王再越所著《梅花谱》是一部划时代的象棋“瑰宝”,创立的屏风马破当头炮的布局体系,开创了马炮争雄的新局面,许多精彩着法争奇斗巧之处,极变化之能事,为后学之典范。
增订本还收入了【清】吴梅圣辑著的《梅花谱》和【清】巴吉人辑著的《反梅花谱》,三谱相映成辉。新编《梅花谱》改用现代回合制的体例,去繁就简,运用最新变例,夹叙夹评,将原著的精华同当今的棋战成果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本难能可贵的好书。
作者
【清】王再越等著 程明松 改编
作者简介
王再越,清朝康熙年间的象棋名手,曾著有棋谱《梅花谱》六卷。
程明松,原蜀蓉棋艺出版社社长,象棋理论家。
目录
上篇
卷上 屏风马破当头炮(共八局)
第一局 破当头炮及车去河卒
第二局 破当头炮及炮先去象
第三局 破当头炮及炮先去象士
第四局 破当头炮及巡河车兑兵
第五局 破当头炮及巡河车进马
第六局 破当头炮及过河车先行去卒
第七局 破当头炮及过河车于进象后去卒
第八局 破当头炮及过河车不先去卒
附弃马陷车局(甲)
弃马陷车局(乙)
卷中 当头炮破过宫炮(共五局)
第一局 破过宫炮及车去卒后左移取马
第二局 破过宫炮及左炮右移取马
第三局 破过宫炮移中
第四局 破过宫炮及左炮前进平车
第五局 破过宫炮及车取七路卒
卷下 当头炮破转角马(共三局)
第一局 炮取中兵应以右士
第二局 炮取中兵应以左士进炮
第三局 炮取中兵应以左士平炮
下篇
卷上 顺炮直车破横车(共五局)
第一局 左炮巡河破横车尾随捉马
第二局 左炮巡河破横车拦河去兵
第三局 左炮巡河破横车不去河兵
第四局 左炮巡河破横车拦河轧炮
第五局 左炮巡河破横车拦河不轧炮
卷中 顺炮横车破直车(共五局)
第一局 破直车过河捉马及先补士角炮
第二局 破直车守河兑卒
第三局 破直车守河后复背补士角炮
第四局 破改进左士
第五局 破先出右车捉炮
卷下 列手炮(共五局)
第一局 破右车守河兑卒
第二局 破右车守河后起马打车
第三局 破右车守河后平炮兑车
第四局 破右车过河后平炮兑车
第五局 破右车未进以前平炮兑车
增订吴著梅花谱(共五局)
第一局 让先屏风马破当头炮直车局
第二局 让先屏风马破当头炮横车局
第三局 让先屏风马破士角炮夹马炮局
第四局 让先屏风马破当头炮夹马局
第五局 让先屏风马破士角马局
反梅花象棋谱(共八局)
第一局 当头炮直车破屏风马局
第二局 当头炮破屏风马起着进兵局
第三局 顺炮直车破横车局
第四局 软屏风马破当头炮局
第五局 横车龟背炮破当头炮屏风马局
第六局 横车龟背炮破当头炮局
第七局 横车象改转炮破当头炮局
第八局 横车破直车士相局
(一名破仙人指路局)
附:《王氏梅花谱》
《吴著梅花谱》
《反梅花谱》
定价
33
开本
16
出版日期
2014.8
书名
《湖涯集象棋谱》详解
简介
《湖涯集象棋谱》为著名古谱,作者、成书年代不详,全书收有58局,以江湖棋局为主。
该谱出版过多种版本,诠释大多点到为止,水平稍差一点的爱好者不易理解各局妙味。详解本集众家之长,汇各派研究之精华,以新的视角剖析江湖上流传的秘局,并对棋局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考证说明,是一本具有很高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棋谱。
作者
王首成 白宏宽诠注改编
作者简介
王首成,著名象棋作家,“棋友排局研究会”副秘书长。
白宏宽,著名排局家,百花齐放象棋谱主编之一,对象棋古谱研究很深。
目录
前言
第1局 金锁银铠
第2句 鸳鸯二炮
第3局 双车投井
第4局 十二花神
第5局 小二炮
第6局 小征东
第7局 落底金钱
第8局 双龙入海
第9局 十面埋伏
第10局 单卒十面
第11局 边车联芝
第12局 八仙过海
第13局 识将还军
第14局 马跳檀溪
第15局 底炮檀溪
第16局 乌龙掉尾
第17局 叶底藏莺
第18局 将军挂印
第19局 四寇擒王
第20局 一字长蛇
第21局 重重报喜
第22局 黄龙斗宝
第23局 八蛮进宝
第24局 十八罗汉
第25局 十八学士
第26局 老将守关
第27局 渭水钓鱼
第28局 炮炸两狼关
第29局 关灯十五
第30局 诸葛借风
第31局 马入宫廷
第32局 馈礼求和
第33局 秦琼卖马
第34局 辕门树帜
第35局 乘风破浪
第36局 三仙炼丹
第37局 三献刖足
第38局 俊辔追风
第39局 声势相倚
第40局 渭桥鼓吹
第41局 五子夺魁
第42局 副夺魁
第43局 炮打襄阳
第44局 炮打中营
第45局 二马盘营
第46局 四车相斗
第47局 和合二炮
第48局 大闹天宫
第49局 小青龙
第50局 五福拱寿
第51局 诸葛借箭
第52局 大钓鱼
第53局 双马饮泉
第54局 异地同心
第55局 赤壁鏖兵
第56局 八卦图
第57局 三星图
第58局 七擒孟获
定价
25
开本
16
出版日期
2014.8
书名
《心武残编》详解
简介
《心武残编》为著名象棋古谱,过去虽然出版过多个版本,但重点几乎都在诠释,没有一种对该谱进行详解,大多点到即止,水平稍差一点的象棋爱好者不易理解各局的妙味。本书积各家之长,会各派研究之精华,对该谱进行了详解。
作者
白宏宽 周平诠注改编
作者简介
白宏宽,著名排局家,著名象棋书作家,百花齐放象棋谱主编之一。
周平,江西人,著名象棋活动家,对象棋排局有独到研究。
定价
27
开本
16
出版日期
2014.9
书名
《竹香斋象戏谱》详解
简介
《竹香斋象戏谱》为著名象棋古谱,过去虽然出版过多个版本,但重点都在诠释,没有一种对该谱进行详解,大多点到即止,水平稍差一点的爱好者不易理解各局的妙味。本书积各家之长,会各派研究之精华,对该谱进行了详解。
作者
白宏宽 周平诠注改编
作者简介
白宏宽,著名排局家,著名象棋书作家,百花齐放象棋谱主编之一。
周平,江西人,著名象棋活动家,对象棋排局有独到研究。
定价
31
开本
16
出版日期
2014.9
作者: zzk132 时间: 2014-10-10 16:26
作者: dave7788 时间: 2014-10-10 17:56
多谢钟老师带来这么好的消息!
作者: 1963 时间: 2014-10-10 18:07
我很多书籍都是通过广州购书中心购买,可打折又免邮费,速度又快,我早上下单,隔天早上就能收到。
作者: dave7788 时间: 2014-10-10 19:35
曾看到过报道:杨典先生出了108本棋书(大概还不包括这几本新书)。1979年,我在辽宁省象棋比赛时首次见到杨先生,他代表抚顺市参赛。我当年是裁判员,到杨先生的宿舍去过,他很健谈,大伙都乐意听他“演讲”。他带了许多象棋杂志和棋谱,有些是我没有看到的。有一本是香港出版的,印刷极精美,封底还有棋局有奖征答与广告。杨先生说,他按广告的地址去信,询问邮购一盘象棋的价格,没想到对方竟慷慨的送他一幅精致的小磁铁象棋。他将磁铁象棋拿出来,同志们都非常羡慕。时间过的真快呀,35年了!磁铁象棋早已不再稀奇,棋书越印越精美,购买棋谱极其容易了。
作者: 外星人乔丹 时间: 2014-10-11 12:37
dave7788 发表于 2014-10-10 19:35 
曾看到过报道:杨典先生出了108本棋书(大概还不包括这几本新书)。1979年,我在辽宁省象棋比赛时首次见到杨 ...
谢谢志康兄又传佳音!
作者: bh22wsc 时间: 2014-10-12 08:39
热烈祝贺白老师又出佳著。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00:00
从这里看:新出版的这几本书和过去的诠注本与改编本有什么不同?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00:09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7 00:16 编辑
我想了想,觉得:其实,华工网的书完全可以以《百花齐放象棋谱》及王叔写的《古今名局赏析》为范例。换句话说:《百花》及《古赏》中写法风格完全可以作为华工网集体研究成果的代表。我想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变也变不了哪去!风格方面应该大抵如此。这一点对于《偏》例外(如果《偏》也算“华工之一”的话)。《偏》的写法风格则与这些著作相去甚远。呵呵,不过除了《偏》以外,也有例外:秦臻先生的《雅韵斋》风格与之不同;沈济英先生的《古韵雅趣》也有不同(不过,“这本书”虽有书名,但没有印刷出版,仅有帖子的形式)。此外,朱小坚先生的大作《江湖小谱》迄今未见。故不清楚其风格究竟怎样?
作者: zzk132 时间: 2014-10-27 11:41
《心武残编》详解和《竹香斋象戏谱》详解
目录
作者: xls159357 时间: 2014-10-27 15:45
kankan象棋新书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17:28
zzk132 发表于 2014-10-27 11:41 
《心武残编》详解和《竹香斋象戏谱》详解 目录
呵呵,看了钟先生提供的目录,似乎这两本书虽名为“详解”,但写得很“简略”。以《竹》为例,全书仅280→290页。这比蒋权、朱鹤洲、裘望禹先生的三集合订诠注本的页数(总计573页)少了近一半的篇幅!“鸿雁惊寒”一局仅用了不到4页的篇幅介绍;“七星”稍多,用了近12页的篇幅作介绍。
个人认为:此书名为“详解”似乎不妥,不如名为《新编竹香斋象戏谱》或者《竹香斋新编》之类倒还确切,呵呵。
作者: zzk132 时间: 2014-10-27 17:36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7 17:28 
呵呵,看了钟先生提供的目录,似乎这两本书虽名为“详解”,但写得很“简略”。以《竹》为例,全书仅280→ ...
你看了书内容再评价。你认为一局棋局写得长就很详细吗?不一定。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17:41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7 17:43 编辑
个人认为:如果是写排局古谱的各类谱本,以朱鹤洲、蒋权、裘望禹等先生写作的质量最高,最为专业对口。因为他们在这些方面具有多年的专业研究、博采众长,积累了不少经验。
每位名家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专才”而非“通才”。周平先生的专业对口应该是写图案排局(自命“写生侠”),所幸的是先生未辜负他的专长,写过这方面的一本著作。鄙人看了看,写得确实非常不错,图案造型非常美观、无与伦比……在这方面的造诣相对最高;白先生不是很了解,无法确定其专业对口(最擅长的部分)……
专业对口非常重要,例如杨典先生的专长是写布局,如果他写排局,就没有他的布局质量来得高……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17:47
zzk132 发表于 2014-10-27 17:36 
你看了书内容再评价。你认为一局棋局写得长就很详细吗?不一定。
呵呵,这方面还能够存在妙法:在减少将近一半的篇幅下还能够比多一半的篇幅写得更为详细。有句话叫做:会教书教一张纸、不会教教一本书。难道洞悉了其中奥妙,值得期盼。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17:49
专业对口的问题,其实在朱鹤洲先生等的诠注本中隐隐约约的提到这样的内容,只是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曾经提到过“发挥各自的特长”的说法。
作者: zzk132 时间: 2014-10-27 17:51
炎 与夜先生:
现发上《心武残编》的 第13局的简略内容,你看看值不值得买。
第13局 两阶舞羽
“两阶舞羽”列原谱第124局,原为正和,因原棋图红方后车误印在卒林线,实为红胜。现略微更正棋图,订正着法介绍如下:
着法:红先和
(省略)
注释:
①原棋图红方后车在卒林线,此时红可走车三平四,将5进1;前车退一,将5退1;后车平五去卒,红连照胜。所以说,原谱红方后车是印错了位置。
(省略)
《心武残编》辑著者薛丙于“两阶舞羽”局首说明:黑8•9位卒在7•10位(副图)系纷和。
薛丙的意思是副图局面是纷和,比《心武残编》晚出的清代古谱《渊深海阔》、《棋谱秘录》均有记载,两谱着法为和局。这是江湖流行棋局,用象棋软件协助解拆,软件给出的结果是误作黑胜,实际上是正和局,具体变化介绍如下:
着法:红先和
(省略)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17:55
zzk132 发表于 2014-10-27 17:51 
炎 与夜先生:
现发上《心武残编》的 第13局的简略内容,你看看值不值得买。
...
呵呵,当然值得购买。融入了现代棋软的新鲜血液,为排局的写法注入了新鲜内容,开辟了新的写法的园地,新的模式,结论:值得购买。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18:01
zzk132 发表于 2014-10-27 17:51 
炎 与夜先生:
现发上《心武残编》的 第13局的简略内容,你看看值不值得买。
...
先生能否简单的介绍这本新版《梅花谱》的内容,看看和过去的改编本有什么不同?
作者: dave7788 时间: 2014-10-27 19:49
——曝曝光,谨回复不了解我这个老兵的棋友——
给力排局
白宏宽
1974年初,我借到《中国象棋谱》第3集与两本《象棋》月刊,才知道象棋除了对局还有“七星聚会”、“野马操田”等等江湖棋局以及“春江水暖鸭先知”等有趣的排局。
1976年左右,解拆过几局工友摆出的古谱红胜排局,感觉杀法十分巧妙。
1981年夏,我和棋友小明在公园散步时遇到了摆设江湖棋局的棋摊。小明与摆棋者下和了,我不会解,只记住了前几步棋,回家后在杂志上找到类似棋局,演拆解疑。奇妙的着法,真令人拍案叫绝。
1983年,《象棋报》创刊号刊登棋局有奖征答,题目是江湖棋局“卒七星”。我当时只解过为数不多的江湖棋局,仅想试一下,没想到竟然答对了复杂的“卒七星”,更没想到能够获奖。看到自己的名字上了报纸,心里非常高兴,并对江湖棋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5年,本市摆棋摊的很多,许多人向我“请教”一些棋局的解拆方法。我会的很少,于是翻阅书报杂志学习研究。1990年前后,购到了李浭、陶诒谟、杨明忠、丁章照、蒋权、裘望禹、朱鹤洲、刘国斌、朱宝位先生诠注的数本古谱,就将各谱中的棋局及收集到的江湖棋局分类进行细致的研究,写下了大量的心得笔记。因此,其间参加几次《象棋报》举办的棋局征答活动,均能榜上有名,也为以后的排局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4年,《象棋报》以“环球同乐”为题,举办排局创作比赛。我试着作了几局,都是一个模式,大同小异,从中挑选了一局参赛。这次比赛仅录取十几名,我是新手,根本没抱任何希望,就是觉得以前的活动都参加了,这次理应参与。对,重在参与。
“环球同乐”比赛成绩公布,我的作品侥幸入围。正是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把我拽进了排局创作之中。承蒙《羊城体育》、《青年知识报》、《象棋》、《羊城晚报》、《本溪晚报》、《象艺》、《棋艺》、《象棋研究》等报刊的青睐,发表了我的“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奔向新世纪”、“棋乐无穷”等等一些原创排局,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还能给排局尽一点力,给读者一点快乐。
上世纪末,买到石毅先生所著的《象棋排局技巧》,读后受益匪浅。《青年知识报》编辑高潮先生穿针引线,我与蒋晓春先生有了通信联系。蒋先生的排局理念,使我深受启发。
2001年春,收到崔鸿传先生热情洋溢的来信。在崔老师的鼓励鞭策下,创作出“仙鹤”、“骏马”等自己比较满意的图案局,首创了连照一子杀图案局“灵猫捕鼠”以及这种新体式的组局。
2001年6月,结识了周平、王勇闯先生。我采纳周平先生的建议,参加了《棋艺》杂志举办的棋局(梁利成先生的作品)征答活动,并向陈罗平前辈主编的《象艺》投稿。
2001年至2004年,四次参加《棋艺》举办的梁利成先生棋局作品征答活动,均获优胜奖。
陈德清先生主编的《百花齐放象棋谱》第17集收录了我的“一览众山”等局,这也是我首次见到《百花齐放象棋谱》。
郑德丰、樊文兆、潘煜春先生编著的《象棋绝杀与妙和》收录了我的“放马中原”等局,这是我的排局作品第一次在正式出版的书籍中亮相。此后,《象棋排局精粹》(葛万里、关志良先生编著)、《象棋经典残局精解•车马联用》(崔鸿传、王勇闯先生编著)、《当代经典排局》(樊文兆先生编著)、《象棋江湖排局精解》套书(王首成先生编著)、《象棋排局探秘》(周平先生编著)等书中选用我的“培育奇花”、“南湖旭日”、“巧夺天工”、“埃菲尔铁塔”、“中国的五岳”等数十篇排局作品。
2003年春,由于崔鸿传先生的积极推荐,我领到了“排局大师”证。年末,参加了《棋友排局研究会》举办的第六届排局赛,次年获悉,幸得第4名。
2004年4月,决定主编《百花齐放象棋谱》第19集。在陈罗平、石毅、崔鸿传、李树明、王方权、马行义、宋商容、沈通声、余日晓、宋安国、杨佳麟、向杭德、陆甸坤、储瑞驹、郑平平、张云川、卢建华、王前民、高佩玉、张云川、钟志康、任云、薛恩、张大庆、杨立新先生等多位良师益友的鼎力支持下,于当年12月印成。
2005年5月,用我儿子的网名登陆华工象棋网。经过龚伟、赵殿忠、朱小坚、余俊瑞、秦臻先生的热心指导,学会了在论坛发帖、使用动态棋盘、使用象棋软件等等。通过与以上五位和先后认识的新朋友陆俊杰、蒋泽文、沈济英、洪聪法、倪亚东、姚佑根、胡靖、王首成、余卫东、敖日西、邓伟雄、周运栋、陈明仁、黄志琦、曾俊岭、张林生、崔太权、陈财运、孙达军、邢春波、王晔、成金军、周保柱先生加上老朋友王方权、钟志康、张云川、蒋晓春、任云、沈通声、余日晓、高佩玉、卢建华先生共同探索研究,对排局的理解更进一步,解局作局的水平有所提高。
2006年,《象棋资料汇编》主编蒋泽文先生与华工象棋网联合举办了“满子对称”、“双车双马”、“双马兵”三次排局赛。因为我的参赛经验比网友多,所以三次都得了第一名。
2007年,樊文兆先生来信约稿,要求创作“大熊猫”图案局。几经努力,作出了大熊猫头像以及全身图案数局,先后发表在《羊城体育》、《百花齐放象棋谱》以及樊文兆先生主编的《当代经典排局》。年末,使红方仅有帅车马的“车马冷着”排局突破了100回合。
2008年,应王首成先生的邀请,参与了对江湖名局“征西”的研究。
2010年11月,为河南科技出版社审订的《热门棋局揭秘》、《古今名局赏析》(王首成先生编著)正式出版发行。
2011年,周平先生返航,在《象棋世界》举办了《可爱的中国》征局比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可能是我下的功夫比棋友多,经过反复推敲,竟然幸运的拟出了60回合左右的几则佳局,荣获冠军。此后,在周平先生的大力推荐下,有了“排局特级大师”的称号。
2012年10月,与王首成先生合写的《渊深海阔象棋谱》新编、《蕉竹斋象棋谱》精编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13年3月22日,周平先生千里迢迢来访,促膝长谈,其乐融融。7月,我审校的《中国象棋棋艺速成》(李中健、王首成先生编著)由河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14年秋,与王首成先生合写的《湖涯集象棋谱》详解、《蕉窗逸品》新编,与周平先生合写的《心武残编》详解、《竹香斋》详解分别由成都时代出版社、河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应周平先生盛邀,写一下我的排局之路。我为排局所作的工作甚少,仅回忆起自己在排局路上的一些小事琐事难忘的事叙述如上。
特别感谢文中提到的良师益友与书刊编辑先生,谢谢!
(载于《百25》,现稍有改动)。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20:24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7 20:27 编辑
dave7788 发表于 2014-10-27 19:49 
——曝曝光,谨回复不了解我这个老兵的棋友——
...
先生的“排局之路”按照年表的方式介绍得比较详细,理应载入象棋史册。可能先生于2006年发表获得第一名的这类排局,或许能够作为先生的专业定位(相对最擅长)。
作者: dave7788 时间: 2014-10-27 20:39
本帖最后由 dave7788 于 2014-10-27 20:43 编辑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7 20:24 
先生的“排局之路”按照年表的方式介绍得比较详细,理应载入象棋史册。可能先生于2006年发表获得第一名的 ...
《百25》中有十余篇“排局创作之路”,这是最差的一篇,绝对入不了任何“史册”的。
其实,我本是实战型的(“血染沙场”十几年)。有一位最了解我的朋友(战友)在三十多年前给我的定位是“更擅长研究象棋”,我觉得是“不幸”被言中了。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20:48
dave7788 发表于 2014-10-27 20:39 
《百25》中有十余篇“排局创作之路”,这是最差的一篇,绝对入不了任何“史册”的。
其实 ...
呵呵,如果说这篇都是“最差的一篇”的话,其它排局之路应该写得更好,非常好。如果是“最擅长研究象棋”的话,那么白先生应该多多为棋界作贡献,多出版一些棋著佳品问世,造福棋友、回馈象坛。
作者: dave7788 时间: 2014-10-27 21:02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7 20:48 
呵呵,如果说这篇都是“最差的一篇”的话,其它排局之路应该写得更好,非常好。如果是“最擅长研究象棋” ...
朋友:看到《百25》你就知道了,有棋文并茂的,有成绩卓越的——
给我下的“定义”是“更”,不是“最”。大家都在做贡献!我本人的能力有限,做的很少,以后很可能更少。还是“更”。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21:04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7 21:06 编辑
呵呵,或许一切都要《偏》风行才能够彻底解决。原本《偏》本不应该在华工再提,但这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关乎全局,实在是重大!如果《偏》风行失败,或许是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失败了!
作者: dave7788 时间: 2014-10-27 21:09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7 21:04 
呵呵,或许一切都要《偏》风行才能够彻底解决。原本《偏》本不应该在华工再提,但这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 ...
是啊,终结一代排局家(连照胜)的是周软,终结老排局作者的是年轻人!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21:12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7 21:23 编辑
呵呵,谈不上终结。因为《偏》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纪元而不是终结。《偏》从某种意义上说到底其实就是《梅花谱》的翻版。窃以为:连照胜、排局家等都是客观事物,只是会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没有终结的那一天,除非人类死光了,排局不再浮现……但据我所知:人类即使出现大灭亡的时候,也不可能死光!像人类之前的“恐龙大灭绝”一样,恐龙迄今仍旧存在。根据物种不会全部灭亡的自然规律,即使出现所谓的”大灭绝“时代,也会有生命得以保存下来得以延续……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21:15
我其实也不年轻了,都是近三十岁的人了!什么才算年轻?我的看法是十二岁以下或许才算年轻!因为人超过十八岁以后日子过得飞快,一晃眼就是几十岁的人,说的不好听和直接点就是等老、等死的人了!我经常都觉得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时光飞逝……
作者: zzk132 时间: 2014-10-27 22:29
本帖最后由 zzk132 于 2014-10-27 22:31 编辑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7 21:15 
我其实也不年轻了,都是近三十岁的人了!什么才算年轻?我的看法是十二岁以下或许才算年轻!因为人超过十八 ...
你这话,我不赞成。我接近退休才感觉日子过得飞快。58岁以前我还是作了许多工作。退休后才感觉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时光飞逝……,就是等老、等死的人了!所以抓紧时间多干点事情,你还不到三十岁的人,干吗等老、等死!年轻人抓紧时间,多干点实际的事情。将你认为的《偏》,我还能看到吗?
作者: 象棋法官 时间: 2014-10-27 22:51
本帖最后由 象棋法官 于 2014-10-28 10:26 编辑
dave7788 发表于 2014-10-27 21:09 
是啊,终结一代排局家(连照胜)的是周软,终结老排局作者的是年轻人!
应该说周软使连照胜局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曾经有人认为,牛顿定律就是物理学的终点,后来又有了相对论,又有了量子力学……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23:05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7 23:14 编辑
zzk132 发表于 2014-10-27 22:29 
你这话,我不赞成。我接近退休才感觉日子过得飞快。58岁以前我还是作了许多工作。退休后才感觉人生短暂 ...
呵呵,我其实只是用这些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岁月如梭。我当然不会坐等老、坐等死。我深深的发现:未来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去做、都需要我作解释、详细说明……我这个“天外有天的高手”(姑且这么说吧)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说明。待我完成全部心愿后,到了一定的年龄,看到《偏》风行以后的盛世……最后,像马克思一样,平静的故去……
或许能够看到《偏》问世乃至风行的前辈名家已经寥寥可数,这是很大的遗憾!但是《偏》的前身——《梅花谱》、《竹香斋》已经风行,算是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偏》的一些事情。
作者: 象棋法官 时间: 2014-10-27 23:08
排局充满了奇思妙想。有人认为,排局作品越深奥、越复杂越好。擅长复杂的运算那是电脑的事情,跟软件比计算力是不明智的。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23:09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7 22:51 
应该说周软使连照胜局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曾经有人认为,牛顿定律就是物理学的给终点,后来又有了相对 ...
呵呵,我认为终结对于很多事物都是遥遥无期的未来,真正称得上终结的事物唯恐没有太多,所占百分比其实是非常小的。倒是人们经常对某种新事物的出现,将旧事物便视为终结的思维定势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人们心中。实际上应该正如法官先生所说的只是提高到新的高度。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23:15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7 23:08 
排局充满了奇思妙想。有人认为,排局作品越深奥、越复杂越好。擅长复杂的运算那是电脑的事情,跟软件比计算 ...
法官先生此说有一定道理。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7 23:38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7 23:51 编辑
其实古谱中还有三大妙作亡佚失传,就是很大的遗憾:
排行第一位的就是毗陵正派领袖武进周廷枚先生的《会珍阁象棋谱》,全书有四十卷。传闻此谱毁于战火,今仅存残本。在前辈名家的一些著作中曾经提到其残存部分。
排行第二位的就是《听雨楼象戏谱》。有六十八卷,系四本排局棋谱的合集。其中包括《竹香斋象戏谱》。所不同的是《听》中的《竹》多达十八卷;而现在通行的《竹》仅有五卷(丙刻本。三集本,第三集分为上下二卷;“鸳鸯炮”即为下卷首局——总第23局)或者三卷(分甲、乙两种刻本,系二集本)。
排行第三位的就是《五大臣弈谱》,十四卷。仅有《象棋谱大全》提到,曾经珍藏在圆明园中。随着圆明园被洗劫,今也不详。这三部棋谱中如果全部存在,将远远超过人们目前所知道的古谱的价值(远超《橘中秘》、《梅花谱》、《竹香斋》三大代表作)。这三大名作除了《臣》为宫廷秘谱外,《会》、《听》均为手抄本。《听》有完成时间:1799年。故现存《竹香斋》等后来被尊为四大名谱的作品都是乾隆时期已经完成的,嘉庆年间只是起了一个转载的作用。
作者: 象棋法官 时间: 2014-10-27 23:51
本帖最后由 象棋法官 于 2014-10-27 23:55 编辑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7 23:38 
其实古谱中还有三大妙作亡佚失传,就是很大的遗憾:
排行第一位的就是毗陵正派领袖武进周廷枚先生的《会珍 ...
会珍阁40卷应该包括全局谱。
竹香斋有没有全局就不知道了,张乔栋不擅长全局。我对竹香斋十八卷持怀疑态度。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8 00:02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7 23:51 
会珍阁40卷应该包括全局谱。
竹香斋有没有全局紌不知道了,张巧栋不擅长全局。
是的。《会》包括全局、排局、对局、记载几个部分。
全局部分是周老大根据《梅花谱》创作的全局谱。现存残本中包括屏风马左炮封车牵制中炮盘头马和直横车等几个内容。
排局部分质量很高,可以肯定其中1局为“雪压梅梢”,系毗陵正派的作品。演成和局,由于存在“江湖路数”,其着法被隐去,不传。还可以肯定必有“鸿雁惊寒”1局,历经国手参酌而成。系周老大与他的入室弟子张霈霖、朱禅等人参研。
对局部分则为老大遍历南北各省,战胜诸派的实战对局!极为名贵!从中能够看到创作《竹香斋》这样的作品的“江东八俊、河北三杰”的实战对局水平。
记载部分也极为名贵,类似于“详细说明”。封建社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层次极高,其记载部分的内容极为美妙。包括对棋谱源流、棋局源流、棋局按语、名手轶事、名手弈话等部分。
《听》则均为排局谱。含重复的话,总局数加起来可能有700→800局之间(现存《竹》仅为196→209局之间。其中“左八仙”一局被删去,一般多为208局)。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8 00:03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8 00:10 编辑
棋界对于《会》寻求多年,得到的结果是:多方搜求,终一无所获!
棋界对于《听》原本唾手可得!惜被错失了两次天赐良机:
(1)1929年,武进费锦钦曾经在沪(上海)一位姓李的军官那里看到《听》六十八卷全豹,惜未弄到手;
(2)谢侠逊先生曾经在重庆听闻友人说桂林有人收藏《听》,亦错过……
而《臣》,虽发现武进金某藏有此谱,托其发刊!但未果(没有结果)。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8 00:13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8 00:21 编辑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7 23:51 
会珍阁40卷应该包括全局谱。
竹香斋有没有全局就不知道了,张乔栋不擅长全局。我对竹香斋十八卷持怀疑态 ...
呵呵,持怀疑态度的除了法官先生以外,还有《中国象棋史》的作者张如安先生。也认为此说大有可疑;但费锦钦、谢侠逊、李松福等人均认为存在此谱。我觉得比较遗憾的是张乔栋先生在刊印二集本后即去世,现存三集本系其子若木(景煕)刊印问世。乔栋有序一篇。按语也是若木所撰。若木已经是接近嘉庆年间的人,与其父乔栋还是有些差距的,所以三集本中按语内容并不多。也未提到十八卷本的情况。但根据雨苍(张霈霖)、太玄(朱禅)为周的入室弟子并共同参研“鸿雁惊寒”的情况来说,此十八卷本定然存在,绝非虚物。因张、朱均有二十卷的《桐花馆》与十六卷的《雪映簃》二编应该可证。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8 00:33
我曾经在泓弈棋牌网和沈济英先生进行过一段交谈,他也不了解这些作品的情况。将《雪》同《渊》(也是十六卷)进行对比。说“七星”一局就是一卷,十六卷的内容应该不多。其实,《渊》与《竹》相去甚远,根本不是一个风格的作品。《渊》的风格和《百局》大抵相似,但略为不同(多红胜杀局,此为《百局》所无)。《竹》没有任何一卷仅为一局,《竹》中的一卷大约有20→40局棋之间。《竹》是按照当时各大派别及百拜的意见写成的。《竹》不失为“四大家”之一,在当年的威望及名气甚大,绝非一般的草野蓬窗所能够比拟的……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8 00:41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8 06:58 编辑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7 23:51 
会珍阁40卷应该包括全局谱。
竹香斋有没有全局就不知道了,张乔栋不擅长全局。我对竹香斋十八卷持怀疑态 ...
其实,乔栋是长于全局的,只是他更喜欢排局(当年没有“排局”一词,称为“残局”、“棋势”之类)而已。当年的高手中没有哪个不是排局、全局俱精的高手。在周老大成为国手以后,跟随周老大学棋的200多名弟子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高手,老大身边是不存在滥竽充数之辈存在的。老大当年创造的盛世,没有任何人不向往。这一点,就连近代排局名家林幼如先生也曾说“吾生亦晚、不能王子问之。”译为现代白话文就是我也出生太晚,无法参与到此类盛世,引为非常遗憾。
作者: 象棋法官 时间: 2014-10-28 05:50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8 00:41 
其实,乔栋是长于全局的,只是他更喜欢排局(当年没有“排局”一词,成为“残局”、“棋势”之类)而已。 ...
张乔栋自己说不擅长全局。这有可能是谦虚之词,不过以此推断,竹谱大概是没有全局的。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8 07:05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8 07:18 编辑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8 05:50 
张乔栋自己说不擅长全局。这有可能是谦虚之词,不过以此推断,竹谱大概是没有全局的。
呵呵,乔栋是非常非常谦虚的。请看作者在《竹》三集“自序”中先生是怎么说的吧:
仆性愚且懒,凡艺术品藻之事可以供士夫之赏玩者,百无一能。而独于象戏有偏嗜,然又不好全盘,而好残局,以其应变存危,出奇莫测也。
仆性愚且懒,凡艺术品藻之事可以供士夫之赏玩者,百无一能:
从这段话中便能够看出作者的谦虚。作者很谦虚是非常非常正常的。因为他们都是古代文人,文化素养较高,为人处世比较正派。当毗陵派一统天下的时候,即改称“毗陵正派”。追随周老大的200多名学艺者也自然都会受到老大的影响,而均属于文人,比较正派。
而独于象戏有偏嗜,然又不好全盘,而好残局,以其应变存危,出奇莫测也:
从这段话以及参考现有三集五卷本中能够判断《竹》是没有全局着法的。可以说《竹》是收集“江东八俊、河北三杰”九大门派在江湖上发表的排局,以及作者的稍改图势汇选而成的。原为手抄本,共计十八卷,完成于1799年之前。后及至嘉庆年间经过父子两代重新刻印,情况较多,要详细说明非易事。
作者: dave7788 时间: 2014-10-28 07:06
dave7788 发表于 2014-10-27 21:09 
是啊,终结一代排局家(连照胜)的是周软,终结老排局作者的是年轻人!
引自《百25》中著名排局家王方权语:“他的这一连照杀创作软件(周软)将会终结一代排局家——”。
我看,这里所说的“终结”,意思也是超过,不是别的。但是,排局软件全面超过人类,尚需时间;年轻人全面超过老一代排局家,路途亦不近!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8 07:14
dave7788 发表于 2014-10-28 07:06 
引自《百25》中著名排局家王方权语:“他的这一连照杀创作软件(周软)将会终结一代排局家——”。 ...
有些夸大其词,思维定式。呵呵。
作者: dave7788 时间: 2014-10-28 07:28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8 07:14 
有些夸大其词,思维定式。呵呵。
是谁有些夸大其词?是你是我还是方权?
作者: zpg 时间: 2014-10-28 10:29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7 21:04 
呵呵,或许一切都要《偏》风行才能够彻底解决。原本《偏》本不应该在华工再提,但这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 ...
声明:《偏》于华工发帖由此停止,以后将不在华工涉及任何《偏》相关的问题。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8 10:41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8 10:45 编辑
zpg 发表于 2014-10-28 10:29 
声明:《偏》于华工发帖由此停止,以后将不在华工涉及任何《偏》相关的问题。
这句话是我说过的,没错。故后来才基于此加上了“原本本不应该”……虽然如此,也绝少再提到《偏》。再提到《偏》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意义太过于重大而不得不再提;另一种则是正式出版之时,届时会带来许多消息。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8 10:43
dave7788 发表于 2014-10-28 07:28 
是谁有些夸大其词?是你是我还是方权?
方权吧,因为王先生曾经说“终结”的问题,陷入了常规的思维定势。
作者: 菜鸟来玩 时间: 2014-10-28 10:49
楼上这位除了会吹牛,还会扯牛蛋,每次看见,都不想玩象棋了。
作者: 炎与夜 时间: 2014-10-28 10:52
菜鸟来玩 发表于 2014-10-28 10:49 
楼上这位除了会吹牛,还会扯牛蛋,每次看见,都不想玩象棋了。
你怎么也来这一套,你要顶象棋法官,你顶你的,没有必要来攻击我吧。
欢迎光临 华工象棋论坛 (http://www.hgchess.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