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国象棋需要关爱。
近期,全国最高等级的象甲联赛正在祖国大地举行,十二支象甲棋联队在各主办城市开展的是如火如荼,诸多报刊上却难见“象甲联赛”的报道。象棋之“冷” 触目惊心。可看看棋迷,“热度”仍令人心喜,观看对局评解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各主场百人以上的观众,都会把讲棋厅挤得是水泄不通;各象棋网针对当天的象甲联赛比赛情况和结果,疯狂的棋迷们总是点击询问的是成百成千。
中国象棋的根基是深厚的,可它的外在社会形象依然是陈旧的,永远是那几个明星,永远是那样“和”风劲吹的比赛,也不要怪记者不宣传,没有生花妙笔,只因他都没有看到激情,又哪有奋笔疾书的冲动呢?他又指望什么去感动读者呢? 五花八门的项目,都在往“市场化”的道路上挤,受当今经济水平的制约,这条路又是那样的窄。强势项目如足球(也许只有足球)已先行一步,有了自已的市场和“外来资金”,正“走向市场”的媒体也就火上浇油,随便一支甲B球队教头的更换都会大炒特炒。而中国象棋,和其他项目一样正在“市场化”的边缘挣扎求生,如何发挥已之所“厚”,以“新”以“变”吸引到社会的“注意力”,当是中国象棋求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