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402|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排局杂谈] 江湖排局精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6 23:4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9-8-16 23:52:18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8-17 01:15: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俺垂涎三尺中……
4#
发表于 2009-8-17 11:3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bh22wsc 的帖子

祝贺王友 又一佳著 奉献排坛
5#
发表于 2009-8-17 13:25:04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14:31:2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各位棋友的支持

昨晚发的帖子,今天看见各位老师以及棋友们的支持,我感到很振奋,多谢各位的理解和鼓励。
7#
发表于 2009-8-17 18:32:04 | 只看该作者
很漂亮的书!期待!!
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21:51:19 | 只看该作者
序 象棋排局是象棋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人们对排局的认知和棋书、报刊对排局的划分以及所设排局的分类来讲,完整的排局体系应该分为江湖排局、古局研究(包括古谱诠正)、排局创作三大体系。其中江湖排局(亦称“江湖残局” “江湖棋局”“马路排局”“马路棋局”),包括手抄口传的民间排局,尤为丰富多采,奥妙无穷,更富于研究价值,因而流传广泛、盛行不衰。 江湖排局都有一个诱人入彀的假象,观其图势,似乎先走的一方很容易构成杀局或者多子而获胜;然而这恰恰是劣着,很容易就会遭致败局。实质上,江湖排局的着法多数都非常深奥复杂、变化莫测,攻守双方一般都有不少陷阱和解着,结果又多为和棋(也有少数红胜,甚至黑胜的),即使具有相当棋艺水平者,若非深入解析,也不容易穷其变化。所以江湖排局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棋迷,更为棋摊艺人所青睐,作为谋生法宝。 一则详尽完善的江湖排局,往往并非一人所为,而是经过无数棋人总结前人的经验,然后不断加工修改,才逐步形成的。五十年前,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江湖排局专集《民间象棋排局选》,该书是由瞿问秋、杨明忠两位排局家历经多年收集、研究、整理了流行于当时马路棋摊的30则江湖排局编著而成的。但是经过人们不断的研究、探索,发现书中多数排局存在值得商榷和需要补充完善之处,有些甚至是结论的错误。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江湖排局被发掘、整理出来;至今已经出版的江湖排局棋书有很多种,还有各种棋刊、象棋网站对江湖排局的探讨、修改、充实,都极大的丰富了江湖排局的发展,使之质量和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锤炼,从而使其着法更加趋向于详尽、完善。江湖排局是象棋艺术的瑰宝,也是无数棋人的心血和结晶;然而有的江湖排局毕竟博大精深,奥妙无穷,难以穷其变化,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这就显然有必要再作诠订、补充。有鉴于此,棋友王首成先生经过多年的努力,以诠正“江湖排局的王中之王”----征西局为主要篇章,完成了这本《江湖排局精解》。 王首成先生是近年涌现出的一位排局棋友,他谦逊好学,去年还成功的主编了《百花齐放象棋谱》第22集,内容丰富,质量可嘉,受到了排局棋友们的好评。王先生尤对江湖排局多有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笔者在为多种象棋杂志校阅排局稿件期间,杂志社曾多次转来他的排局稿件,审阅之下,觉得他对一些江湖排局的诠订或者增补着法颇为新颖,有其独特的见解,实属难能可贵。 由此,衷心预祝本书能够得到读者的欢迎和赞赏。 朱鹤洲 2009年7月于上海
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21:52:13 | 只看该作者
前 言 江湖排局,变化精妙繁复,着法深奥莫测,以其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场面,拍案叫绝、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独特意境,吸引和征服了无数象棋爱好者,为之痴迷、陶醉。 江湖排局中的高级排局,如古谱“四大名局”和现代“江湖排局中的王中之王”征西,双方攻防套路繁复深奥、变化诡异莫测,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然而古谱四大名局经过几代排局名家的诠正,已经诠到了尽头,所有蕴藏于局中的精彩变化,已经尽皆挖掘、开采了出来。但是“征西”局则不然,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许多精彩变化的还没有完全发现;所以重新整理、深入研究和探索“征西”局, 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这件事是极其必要的,也是必然的,这也是排局界的人士,迟早要做的一件事情。笔者将多年的研究体会、综合各谱之精华,编写成册,愿做先行的铺垫者。同时收录了笔者所拟的、或较有创新研究的一些江湖排局,这些作品中有的江湖排局各种棋谱都有刊载,但是笔者有些与众不同的介绍。同时收录近几年中十分优秀的一些新作品一同介绍;而且这些作品,在近几年出版的棋谱中也是没有的,使这本书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诚蒙象棋排局名家、特级排局大师朱鹤洲老师,能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相信更令本书陡添光彩,身价倍增。而且我一路走来,朱鹤洲老师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在此,向朱鹤洲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这本书的整理编辑中,赵殿忠棋友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同时得到华工象棋网的667龚伟先生的大力支持,设立审稿区,华工象棋网著名审稿高手余俊瑞、朱小坚、白宏宽等,费神审校,在此一起向他们深表谢意! 笔者认为,一部江湖排局书籍是写给三个群体的:一是想破解江湖排局的象棋爱好者,二是以江湖排局为生的江湖艺人们,三是供排局同好们欣赏、指正的。这三个群体组成了江湖排局书籍的读者群,一部好的江湖排局书籍,必须要慢足这三个群体的需求,要对棋局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尽力使相同的江湖排局,有与众不同的创新研究,否则只是把一些江湖排局摘录集中到一起变成书谱,也没有多少可读性。笔者秉承这个宗旨,根据自己多年以来对江湖棋摊的深入了解,融入自己对江湖排局的研究体会,编著了这本《江湖棋局精解》。要做到让读者深入了解今天的江湖排局,更加真实的介绍现代江湖棋摊的绝密;自然本书就更具江湖特色,希望本书可以给读者们一些启示和共鸣。 因笔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完善之处,敬请各路高明指正,则万分感谢。 王首成 2009年8月于青岛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21:53:28 | 只看该作者
至此关于“停车问路”局的变化介绍完毕。笔者(王首成)在编辑本书时,是最后把本局插入的,由于联系上了敖日西棋友,才使本书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一大看点。敖日西棋友浸淫研究本局十余年,并综合了大量有关本局的介绍,终于攻克了这则古典大型江湖名局,实属不容易,在此特向敖日西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于本局还有一个传说,或许很多棋友都知道,就是一代棋王谢侠逊,曾经就本局和北京天桥的一个江湖艺人对弈过。据说有一天,棋王谢侠逊路过北京天桥的一个江湖棋摊,围观的人很多,可是没有人上阵,江湖艺人说:“难怪各位朋友没人敢下这局棋,其实就算棋王谢侠逊来了,也未必敢下,就算他敢下,也未必能解开此局。”,棋王谢侠逊走进观看,见江湖艺人摆设的是“停车问路”局,自己曾经研究过此局,就说:“我和你下,赢了不要你的钱,输了给你十万块。”,江湖艺人说:“那不行,你赢了我给你十万块,和棋红胜。”,于是二人对弈了起来,但是由于江湖艺人持黑方走出了一个新的变化,棋王谢侠逊无法适应,最后败下阵来,一摸口袋,谢侠逊才发现自己没带钱,还是和棋王谢侠逊同行的人给付了十万块。这段传奇的佳话,也足以证明本局的深奥性,因此一直以来本局的结论始终是扑朔迷离,忽胜忽和。敖日西棋友的刻苦研究为本局的定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正是: “停车问路”深莫测,一代棋王也腰折; 名家名手曾探讨,反复难定胜与和; 今有敖兄锲不舍,十年磨剑始攻克; 秤中风雨知多少,金陵城内谱新歌。 -------王首成于2009年8月3日深夜有感。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21:55:02 | 只看该作者
下篇 江湖排局的王中之王----征西 追本叙源 本局最早是流传于民间的江湖散局,没有黑方1路边卒,1929年谢侠逊编辑《象棋谱大全》之时,从吴县王寄樵的藏本中,将其收录在该谱初集卷三的“象局汇存”第五十局,局名“西狩获麟”,从此在棋坛和江湖上更加流行,流传则更加广泛。 “西狩获麟”局,由于红方有双车、双炮、双兵的雄厚实力,黑方只有车、炮、双卒,红方有容易取胜的假象,具有诱惑性,使人们乐于伸手一试,因此在江湖棋摊上常有摆设,深受江湖艺人们喜爱;就成为当时街头热门棋局之一;因为该局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并蕴藏着精彩奥妙的着法,所以也引起了全国各地象棋爱好者的注意和研究。 古往今来的很多江湖名局,都是经过江湖艺人的不断精心提炼发展后形成的;所以当“西狩获麟”局流行一段时间后,江湖艺人感觉它的变化很容易被掌握,经常被破解,不像“七星聚会”局那么深奥复杂;江湖艺人遇到高手时,自己擅长的残棋功力也不能真正发挥,觉得有必要对它进行修改。但是一则江湖排局的修改,往往不是很容易就能成功的;广东、广西岭南地区的修改局是添加了黑方3.1位底象,改局名为“大西狩”,从而在原局的基础上提高了一步。“大西狩”局最早曾刊于1957年第6期的《象棋月刊》上,是广州彭树荣作的介绍,结论是红先和;其实增设了黑方3.1位底象,使黑方的攻防力量都有所加强,红方已无法求和了,可以形成黑方车炮象胜红方车相的实用残局,最终被排局家们诠正为黑方获胜。因此“大西狩”局流行了一段时间,就被江南地区改拟的另一则同类局取代了。 或许是各地的江湖艺人都想到了修改“西狩获麟”局,由于想法不同,则修改的结果也注定不一样。在上海、江苏、浙江等江南地区的修改局,则是添加了黑方1?8位边卒,这就是本局图式,棋坛和江湖都称之为“征西”的大型江湖排局。添加黑方1?8位边卒后的棋局,增加了黑方的战斗力量,丰富了原局的艺术性,拓宽了棋路的变化,经过了这样的修改,棋势要比“大西狩”局的着法更加深奥、繁复,变化更加层出不穷。结论究竟是黑胜还是和棋?短时间内无法定论它的结果,自然也就成了象棋爱好者研讨的课题。 现在我们推想,或许是两地的江湖艺人同时想到开始修改“西狩获麟”局的,也或许是江南地区的江湖艺人,发现加象局的“大西狩”黑胜,是不成功的,才重新进行修改的。关于这只黑方1路边卒是由谁所加、为何年所加的问题,历来说法各异,象棋名家屠景明老先生在《中国象棋词典》(第128页)中说,“1954年由上海象棋艺人汤申生(小名阿毛)在黑方1路加一边卒。”,据象棋排局名家蒋权在《江湖百局秘谱》(第100局)中叙述,“1954年秋,笔者在上海城隍庙附近,遇到当时上海著名的江湖棋人阿毛,他和我谈起修改征西局的设想,我们就地排演,在黑方1路加一边卒,研究的结果,变化确很复杂,符合江湖棋局的需要。但胜和问题一时无法作出正确结论,可以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这以后,上海的江湖棋摊上即出现了加黑卒“征西”局,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成为江湖上最著名的八大棋局之一。”;在民间及江湖上的说法也是如此,有的江湖艺人还传说,上海电视台还曾经就阿毛修改“征西”局和修改“三兵连营”局的事情,专门采访过阿毛;而已故排局名家杨明忠先生说,他早在1953年于马路棋摊上已经见到了本局图式的“征西”局,并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工作。其实江湖排局与江湖艺人息息相关,是他们谋生的法宝,因此这只黑卒应该就是江湖艺人所添加的;但究竟是阿毛还是别的江湖艺人所加,现在已无法证明了。其实关于这只黑卒是谁添加,已无从考证,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由此一来,却诞生了古往今来最深奥莫测的江湖大型棋局,可以说从古及今之排局的变化,无出其右者。江湖上便将“西狩获麟”局称作“小征西”,又将本局称作“大征西”。 本局的出现初期,由于黑方多了一只边卒,增加了攻势,红方若要谋和就不容易了,所以关于结论是黑胜还是和棋,曾经在棋坛及江湖上莫衷一是,此起彼伏,反反复复。因此除江湖艺人对本局很感兴趣外,也引起了排局界人士的注目,尤其是排局名家杨明忠先生更是极为关注。他对本局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是整理出的着法常常被新的变化推翻,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又浮出水面,忽而黑胜,忽而妙和,经过了无数次的反复,仍难定论;杨明忠先生觉得仅凭一人之力是难以攻克“征西”局的,不如邀请一些棋友共同研究探索,后来就广发英雄贴,诚邀全国各地棋友加盟探讨,凡遇到复杂多变、疑窦难解的局势,就辄邀同好,相聚一室,试演新变;或者向各地棋友请教,鱼雁往返,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就这样一朝一夕、经年累月,集思广益,取精拔萃,反复论证。据杨明忠老先生说,前后参研的棋友很多,上海有:瞿问秋、肖永强、梁伟初、蒋权、唐家安、唐至诚等;外地的有:吴县周孟芳、南通朱炳文、连山崔鸿传、厦门郑德丰、兰州王和生、北京刘文哲、镇海周瑞宏、广州彭树荣、富阳裘望禹、哈尔滨陈维垣、泰县储增镗等。这些名士中,除了杨明忠老先生自己对“征西”的无限痴迷研究外,则要尤以象棋名家瞿问秋和周孟芳以及象棋大师刘文哲三位,对“征西”局的变化经常反复商讨、修正。他们和杨明忠老先生经常研究得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象棋名家瞿问秋曾经仅仅为了一个变化的成立与否,与杨明忠老先生相互探讨、论证了二十一天之久。象棋名家周孟芳在所拟的着法被推翻后,仍旧苦思冥想,考虑新变,并根据当时的情形和心态,有感而发吟出一首诗:“征西残局属神奇,静夜沉思索变棋,往日绝招今不见,深更惋叹局输时。”;后来,在探索“小退车”和“大退车”时,周孟芳前辈提出了“中退车”的设想,使本局具有了“小退车”、“大退车”、“中退车”的三大系统变化的宏大规模,丰富了本局的内涵;后来经过他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中退车”的着法,并以“中退车”的着法为主线,详细的介绍在他和朱鹤洲老师合编的《象棋排局欣赏》一书(第60局)中,该谱对“中退车”的介绍十分详细准确。北京刘文哲大师在研讨本局时,对各位棋友所拟的着法更是百般挑剔,力求精益求精,并在研讨本局时演变出了“大退车”着法中著名的“关键局面”,把本局推向了最博大精深之处。他们和杨明忠老先生经过十年的研究,才摸索到“征西”局各路变化的概况,可以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杨明忠老先生他们继续努力深入研究,探讨“征西”局的各项详细变化,又花了十年的时间,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后,终于逐渐掌握了“征西”局构成和棋的规律和要诀,取得了历史性成果,使“征西”局有了和棋的初步结论。兰州王和生听说了喜讯,特赋诗一首“兹局迄今竟结晶,其间诀窍尽穷精,千秋继起惊奇迹,切记群贤启久扃”。自1953年始,直至1973年初步把本局定论为和棋,前后杨明忠老先生共花费二十年的光阴,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这二十年中“征西”局的八阵图,无时无刻都萦绕在杨明忠老先生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因为已经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中,埋在了他的心底。但是“征西”初步定论为和棋还不行,还要继续深入研讨,于是杨明忠老先生根据研究成果,执笔编写出了十万字的“征西”专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开局着法、三路炮,中册介绍二路炮、“小退车”、“大退车”、“中退车”,下册附编介绍车卒、车炮对车相的实用残局,这是介绍“征西”最详细的作品,刻印了二百套,分别赠发全国各地棋友,征求意见,以使本局更臻完善。杨明忠老先生曾经感慨而发:“征西一局棋,破解十万字,胜和一着间,长考二十年。”“征西棋残势未残,人间沧桑在秤间。”,这无疑是对他自己这二十年来研究“征西”的生动写照。后来杨明忠老先生根据各地棋友的反馈,加上自己的进一步研究,将本局收录于《象棋流行排局精选》一书(第92局)中,是所有介绍“征西”的棋谱中最为详细、全面的,是研究“征西”的珍贵资料。 象棋名家、特级排局大师朱鹤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也开始研究“征西”局,甚有心得体会;后来他编著《江湖排局集成》时,博采众长、加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了34页的篇幅把“征西”局介绍的更加准确精彩,是介绍“征西”局的佳作。书中在介绍“征西”局的片头部分写到:“一些棋友问我,在所有的江湖排局中,哪一局棋的着法最深奥,变化最繁复,我说就是这则‘征西’局,甚至连排局之王的‘七星聚会’的难度和变化也远不如此局,它堪称是江湖排局中的王中之王。”,首次把“征西”局定位成“江湖排局中的王中之王”,从此这个称号在棋坛流传开来,后来传到了江湖上,茶余饭后一些江湖艺人们谈论这个称号时,各个都是津津乐道、高谈阔论。 可以说杨明忠老先生他们开创了“征西”的先河,象棋名家朱鹤洲使“征西”局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们为后人研究“征西”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披肝沥胆、呕心沥血的付出,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笔者所写的这段篇章,就是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杰出贡献,在此我们要向那些为本局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的,老一辈排局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丰功伟迹,也将永远铭刻在象棋排局的发展史上! 既然老一辈排局家们已经给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把“征西”局作更进一步的完善,这个重任就该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 本局布局严谨、明朗清晰、气势雄伟,极具王者风范,在对弈中波澜壮阔、高潮叠起,具有和全局一样的开局----中局----残局的过程。开局阶段:双方声势雄壮,似惊涛骇浪之险、如排山倒海之势,既杀机重重、又陷阱多多;在中局时:黑方的进攻不但有多种多样的战略战术,而且运子灵活,忽左忽右、声东击西,杀法凶猛、干脆利落,红方在自卫反击战中,毫不示弱、硬杀硬拼、不怕牺牲,双方的争斗异常激烈,宛如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可谓旗鼓相当、势均力敌;在最后残局的攻守战中:双方的着法细腻绵密,变化也更加深不可测、曲折离奇,时而移形换步,时而突发奇招,在看似山重水复之机,却往往妙着叠出,曲径通幽后转为柳暗花明的境地;最后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双方握手言和,真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在演变过程中,随着变化的逐步深入,可以形成多种样式的车炮卒对车炮相的残局,从而进一步产生了车卒对车相、车卒对车炮、车炮对车炮、车炮对车相、车炮对单车、炮卒对单相等多种实用残局,实属局式多样、精彩多姿、蕴藏丰富、变化万千,尽显江湖排局之无限魅力,真乃象棋排局中的绝世珍品、艺术瑰宝。本局还与“七星聚会”“野马操田”“带子入朝”“大九连环”“火烧连营”“小征东”“炮炸两狼关”一起,组成著名的“江湖八大名局”,可谓名扬四海、威震江湖。就连古谱四大名局之首的“七星聚会”,虽历来有“棋局之王”的美誉,雄霸棋坛数百年,但是若论着法的难度和变化的深度则也无法同“征西”相比,可以说“征西”的出现掩盖了“七星聚会”的光芒,使“棋局之王”也黯然失色了;正所谓:“残局至尊,历属七星,号令江湖,莫敢不从;数百年来,天下纵横,征西不出,谁与争锋?”,朱鹤洲老师更是在《江湖排局集成》中,经典的称“征西”为“江湖排局的王中之王”,充分肯定了“征西”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继续整理、研究本局,则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就笔者所知,已经问世的、对“征西”深有研究的“征西”作品有以下五种:一是杨明忠老先生的油印本,中国象棋资料《民间排局--征西》(即十万字的征西专集),二是象棋名家周孟芳和朱鹤洲合编的《象棋排局欣赏》(第60局),三是象棋名家蒋权编著的《江湖百局秘谱(第100局)》,四是丁章照、陈建国、杨明忠合编的《象棋流行排局精选》(第92局),五是象棋名家朱鹤洲编著的《江湖排局集成》(第59局),均曾详细介绍过本局。由于《民间排局--征西》仅在排局界内部赠发了200套,所以流传不广;在流行广泛的版本中,则以《象棋流行排局精选》的介绍最详尽全面,浓缩了油印本《民间排局--征西》的精华;而《江湖排局集成》中的介绍则要更加精确,因为象棋名家朱鹤洲对本局深入的研究,使本局更进一步,为我们的研究探索提供了更好的研究资料,《江湖排局集成》也曾多次被评为可读指数最高的象棋排局书籍。 据说,杨明忠老先生在晚年,曾经花了几年的时间,将本局再度修正,并以较大的篇幅,作为重点的篇章编入最后的著作《江湖排局大全》之中,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部《江湖排局大全》因故始终没有问世,如今仙人乘鹤西去,遗稿尚留人间,这真是我们排局界的巨大损失,真不知这部珍贵的传世佳作,何时能问世;至于杨老在《江湖排局大全》中对“征西”的修正着法,我们更要期待多少春秋,才会有缘见到呢?其实杨老对江湖排局独到的深入研究,历来被世人所传诵,无论是排局界,还是在民间江湖上,都有着极高的威望。杨老晚年修正的《百局象棋谱》,笔者认为是所有《百局象棋谱》中的较为优秀的作品,是部很好的象棋排局书籍。 除了排局界人士研究“征西”局以外,在民间的江湖艺人也在研究着这局棋,有关“小退车”、“大退车”的一些变化套路,其实也来源自民间,所以说江湖上的一些流行着法,也是很奥妙的。为了收集各种变化,笔者多年来亦曾遍会北方各省市江湖名手,对弈中了解了一些江湖流行着法,这些着法是古谱中所没有的,对丰富本局着法,也起到了一些作用。比如说,笔者发表于2006年《棋艺》第1期中的“对征西小退车的新解”一文,就是笔者在和江湖艺人对弈中无意间发现的,后来经过笔者的反复深入研究后整理了出来。 象棋名家李中健,是众所周知的棋坛“双枪将”,其实他的书画艺术也造诣颇深,是笔者的良师益友。当年我在哈尔滨的时候,李中健老师介绍我认识了《棋艺》张志强主任,后来经张志强主任介绍,笔者有幸得识特级排局大师朱鹤洲老师。笔者就本局曾和朱鹤洲老师有过多次的交流、探讨,得益匪浅;曾将“对征西小退车的新解”,发表于2006年《棋艺》第1期中。并有幸得到朱鹤洲老师赠予的,杨明忠老先生的“征西”研究资料,棋路和视野开阔了很多,为能写好这局棋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恰逢笔者主编《百花齐放象棋谱》第22集,有幸结识了卢建华先生。棋友卢建华君,是《百20》的主编之一,对江湖局十分热爱,他对征西局也是深有研究,我们二人合作深入研究本局,研究的结果卓有成效。我们曾经自我陶醉的戏言,当今世上对“征西”如此痴迷、如此深入探究的,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我俩是其中之一;的确很多人对名家的名谱都是本着欣赏的角度去看,而不再深入探究了;那有如此刨根问底、锲而不舍的痴人,尤其是对“征西”,相信有很多人都是望而怯步。笔者自然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经常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又出现了,有时候一个变化数月都无法攻破;梦里来去、脑中萦绕的全是“征西”的“八阵图”,甚至于有些变化竟在梦中有所感悟的,由于日有所思、夜里大脑仍在继续思考工作,那时如同半梦半醒的状态,醒来后就马上记录下来,就这样一点一滴的日积月累,才汇聚了重新诠注的“征西”局初稿。笔者和卢建华的研究,也进一步丰富了本局的着法。 因为主编《百花齐放象棋谱》第22集,笔者还幸运结识白宏宽棋友。这次整理审校“征西”局,他的加盟探讨,对我的帮助很大,并完善了“大退车”黑车右移局的变化,他对本局大退车的深入研究,使得本局的介绍更为精彩完美。 “征西”局的这次全新演绎,由笔者将多年的体会和心得并综合各谱完成初稿;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了华工象棋网余俊瑞、卢建华、赵殿忠、白宏宽、朱小坚等众高手的参与审校、研讨、修正,为最后的定稿作出了大量工作,尤其是诚邀白宏宽棋友参研“大退车”的变化,成果显著,贡献是很大的,在此向他们深表诚恳的谢意!正是他们的参与,才使本局有了更完美的篇章。 因为“征西”局留给我们的难题和疑惑太多太多,很多主要变例都需要从头再来的深入探究,所以这次“征西”局的重新诠注、修订,其难度之大、工程之巨,实所罕见;也是很多当代排局高手都为之付出了心血和精力的,只能说我们是在老一辈象棋名家们的研究基础上,将许多变化做了更加深入彻底的研究,也是踏着前辈的足迹,继续了前辈未完成的研究工作,才取得了最后的成果。虽然笔者本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之目的,精雕细琢的打造了这篇巨作,将本局加入了更多生动精彩的内容,可以说有很多的看点,也把本局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但是像“征西”局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浩瀚如海的变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也决非仅仅凭一个人、两个人或者一代人、两代人就能使本局达到无暇的地步,可能需要几代人为之奋斗、付出,才有可能更加完善;也期待以后的排局家们,能在此基础上把本局诠释到臻至完美的境界。由于水平有限,错漏难免,诚望高明指正! 王首成 2009年8月于青岛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7 21:58:18 | 只看该作者
征西 后记 笔者对本局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可谓深深痴迷、万般酷爱。并为局中博大精深的奥妙变化所深深吸引,曾投入多年的精力,致力于“征西”局的研究工作,在各位前辈名家们的基础上,对本局作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故笔者将整理出来的成果,汇集成这本研究专集;再次感谢华工象棋网龚伟、余俊瑞、卢建华、赵殿忠、白宏宽、朱小坚等棋友的共同参与研讨,才有了本书的精彩篇章,最后仅仅由笔者执笔而已,现印行成书,供同好赏析,实属抛砖引玉,希望同好指正赐教。因笔者水平有限,故难免有不完善之处,敬请指出,待日后有机会,献出更完美的篇章。 同时更期待未来,有人把本局整理的更加完善,使“征西”永远屹立在江湖排局之林,它至高无上的“江湖排局王中之王”之地位,永远不可撼动,永远不可替代。 在本局结束时,让我们再次缅怀那些为本局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以杨明忠老先生为首的那些老前辈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是他们的刻苦钻研、深入探索的精神,才写下“征西”局不朽的传奇;我们只是延续了他们的精神,在他们的成果基础上,做了更深入彻底的探索而已,而杨明忠老先生对本局的卓越功勋,是谁也无法比拟的,我们更要永远的记在心中。
13#
发表于 2009-8-17 22:05:07 | 只看该作者

 

  精解?是否一局棋就足夠出版一本書?

 

  期待也能在台灣出售,可以購入欣賞、珍藏!

 

 

14#
发表于 2009-8-17 22:34:57 | 只看该作者
呕心沥血之作。顶!!!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6:53:57 | 只看该作者
《江湖排局精解》内容丰富,有很多江湖名局的全新诠注,计48局,篇幅300页。
16#
发表于 2009-8-18 07:07:49 | 只看该作者
精彩,期盼早日出版。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7:12:3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关注和感慨,我们确实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征西做出贡献的前辈们,除了杨老,还有周孟芳周老,刘文哲大师个等,都是为征西付出过无数心血的人。其实征西的定稿,是华工网众多高手的参与才完成的,尤其是白宏宽老师,不仅对征西进行了全面的审校和修改,而且对小征东等别的棋局也进行了审校,这本书其实是当代很多排局高手共同完成的,最后仅仅是我执笔整理而已。再次向以杨明忠老先生为首的老前辈致敬,再次向华工网以及参与研讨审校的棋友致谢。。。。。。。。。。。。。。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7:15:1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现在象棋书出版不景气,这本书我自己出资印刷,于8月24日问世,仅仅印刷300册。
19#
发表于 2009-8-18 10:32:43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到时能买一本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1:29:22 | 只看该作者
书印出来以后,我会在网上公布联系购买的方式,因为目前这本书已经提前预订出一百多本,故只剩下一百多本了,希望能尽力满足各位棋友的需要,多谢各位棋友的支持。
21#
发表于 2009-8-18 14:40:44 | 只看该作者
能为排局事业付出心血和做出贡献,赞一个!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9:20:5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奈何我水平有限,实则愧不敢当,谢谢沈先生的称赞。
23#
发表于 2009-8-18 20:09:3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先生太谦虚了.能连着二次出钱加出力为排局,实是吾等楷模.吾辈要努力啊.

我发个愿吧,"一定为大家奉上一部......排局书".只是还要时间!

[ 本帖最后由 hzsjy 于 2009-8-18 20:11 编辑 ]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21:22:22 | 只看该作者
相信您的作品一定会特别精彩、深奥,我看过先生的的作品,大气、奥妙、深奥、复杂多变。很期待哦。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21:23:05 | 只看该作者
相信您的作品一定会特别精彩、深奥,我看过先生的的作品,大气、奥妙、深奥、复杂多变。很期待哦。
26#
发表于 2009-8-19 14:38:20 | 只看该作者
能不能把《精解》的“目录”公布下?先睹为快
27#
发表于 2009-8-19 23:21:46 | 只看该作者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8299999949999999837484419999999938206099309999999999995899999999[/DhtmlXQ_binit] [DhtmlXQ_title]第5局 莫入宫廷[/DhtmlXQ_title] [DhtmlXQ_result]未知[/DhtmlXQ_result] [DhtmlXQ_movelist]8232203283436082743438344323343884343834232134444939444121418260414330314333[/DhtmlXQ_movelist][DhtmlXQ_comment0]如果将“马入宫廷”局的红相删去,则成本局图式。笔者发现,这样一来,看似削弱了红方的防守力量,但是有趣的是,竟然结果可以弈成红胜,局名和图着是笔者所拟,介绍如下:[/DhtmlXQ_comment0] [DhtmlXQ_refer]http%3A//www.hgchess.com/%0D%0Ahttp%3A//www.hgchess.com/bbs/viewthread.php%3Ftid%3D23599%26pid%3D156599%26page%3D1%26extra%3Dpage%253D1[/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其中一局,讨论一下着法,大家集思广益 [ 本帖最后由 zhaodi 于 2009-8-19 23:37 编辑 ]
28#
发表于 2009-8-20 00:23:1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前面书的封面,以及对“征西局”的精解,可看出是王先生呕心沥血的现代江湖排局最佳力作,本人很是期待!!! 赞一个!!!
29#
发表于 2009-8-20 00:45:00 | 只看该作者
俗俗的问一下价格?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07:50:1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江湖排局精解》的价格是28元一册,加5元挂号费,也有台湾的棋友预定了,自然挂号费用会多一些。这几天已经有多位棋友预定,仅剩100册了。有需要的棋友可以直接打电话--15969834321联系。王首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11-13 02: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