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不斗”传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8 15: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不斗”传奇

十九世纪末,由于洋务运动的影响,石印业、铅印业已经 出现,报刊也在各地纷纷创办,有了记录和传播名棋手的物质 条件,少数名棋手的事迹被记录下来,镇江的巴吉人即其中之 一,这也可说是他们的幸运吧。

(一)从巴吉人到“巴不斗”

巴吉人,满族人,其祖上原居东北,因任职来到江南。巴 吉人的父亲在江南转运司任漕运之职,世居镇江弥陀巷,为 此,巴吉人应是镇江人。巴约于清同治元年(1863年)出生。 为哈取名吉人,这里还有个故事。《象棋报》122期载:同治 初年,巴家夫人已有近足月的身孕。一天,弥陀寺突发大火, 从藏经楼延烧到方丈室,又从大雄宝殿烧到观音阁。当时生产 力低下,消防还没用上“帮浦”等水龙,救火灭灾主要靠水 桶、扒竿等简单工具,遇上大火,只有采取拆房阻断火势之 法。由于大火已延烧三天,尚未扑灭,眼看要烧到巴府,全家 一片惊恐,巴夫人心头一急,突然提前分娩。不料在呱呱坠地 之际,大火竟奇迹般被扑灭了。为此,人们都认为这小孩是吉 祥的象征。据《镇江棋话》载:经道台大人斟酌,取“吉人天 相”之义,赐名吉人。巴吉人在棋界有“巴不斗”的诨名。关于这诨名的来历, 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巴用炮厉害,和他斗顺手炮或列手炮, 十有九输,故名“不斗”,他的真名反而很少用了。另一说是: 巴吉人自幼爱好弈棋,且钻劲特大,加上巴父给他找来一些宝 贵的棋书,供他参阅,为此进步神速,15岁时就打遍镇江无 敌手。又由于家庭条件较好,其父常在工作之便带他去各地练 兵,每到一地,就找当地的名手对弈,且出的彩金颇大,在苏 州时他曾打败名手许振藻、华洪泉,在南京曾击败邹鸭子等名 手,在杭州曾打败当地名手关胡子、吴之龙等,而名声大噪。 更由于巴吉人每外出访问一次,回镇江后,棋艺就硬朗一些, 并常传递外地的棋讯,所以,巴在镇江棋界威信很高。有一次 外出前,曾和当地的一个好手让先约赛,但巴回来后,这个好 手不愿赛了,原因是怕巴又长了棋艺,既输彩金更输名声。又 。有一次,有个好手和之约弈,但到赛时,却又托病不来,后来 透出心里话:巴的棋难斗,而弈饶先棋又脸上无光。久而久 之,棋人们就呼之为“不斗”,合称“巴不斗”。

(二)终于来了斗棋者

大约30岁起,“巴不斗”在镇江的最大棋茶馆——瑞源茶 楼和同源茶楼两处,只弈饶子饶先棋,而且主要是让双马。他 弈让双马的棋,一炮中主,一炮巡河,路数奇多,厉害异常。 有一次,巴吉人在瑞源茶楼摆棋,来了个陌生人,慕名和巴吉 人斗棋,巴让双马,用足了巡河炮之法,杀得陌生人片甲不 留,事后人们才知道这是位“致仕”(退休)的将军。于是有 人编了“沿河十八打,将军拉下马”的顺口溜,称颂巴吉人双 炮的厉害。由于“巴不斗”是满族人,在行棋上也具有满族人性格 —以刚为主。他善于用炮,在对子棋方面,开创了当头炮、过宫炮、龟背炮等多种对局阵式。其中的龟背炮,一般认为子 力集中子一侧,有行动不便之弊,然而,巴却运用得十分精 巧,常能以干常人少见的新阵式而取得优势。 “巴不斗”的名声传得神乎其神,也惊动了外地的一些名 棋手。其时扬州棋坛有一位著名棋手杨健雄,在江南一带知名 度颇高,且是《石杨遗局》的编者之一,他认为巴的棋艺只不 过和自己差不多罢了,决不是不能斗。好在扬州离镇江不远, 就乘船过江,到瑞源茶楼向巴挑战,不料在一天之中,被巴连 下六城,只得服输而退。于是,“巴不斗”之名更加传扬了。在扬州,当时另有一名棋手叫索万年,他听到杨健雄被击 败后心有所动。同时,镇江方面的棋友也一再催促巴、索交 手。据载:“索万年,扬州人,著名棋手,棋艺之高,如鹤立 鸡群,对诸多好手大都让先,有‘索无敌’之称。”两人均不 敢轻易交锋,但经好事者多次撮合,往来穿梭数日,决定在镇江较艺。棋赛设在沿江的瑞源茶楼,比赛遮天,茶楼席无虚座,但 给索和巴另划出一个清静的角落。“棋赛接连三日,未分胜负。 有时午饭不吃,以粽子果腹;有时将烟丝当做白糖,被粽子蘸 了来后,照食如仪;有时又将白糖当做烟丝来卷,,在猛吸几口 后才发觉失误,不禁哑然失笑”。可见他们专心于棋战了。

(三)关于《反梅花谱》

巴吉人的棋艺还反映在著述上。据镇江已故棋人周秋水 说,巴著有《象棋梅花心法谱》(手抄本)。其中大部分以《反 梅花谱》被人传诵,但另有五局关于龟背炮的未录人。为什么 未录人?据传,这和李忠良有关。中年以后,巴家道中落,他别无技艺,只好以供灼业,经 济很窘迫,常得到好友李忠良的帮助。但这样下去总不是办 法,为此他决定到上海摆棋为生。离镇江前,他将《象棋梅花 心法谱》赠给李志良。李在得谱后手抄了他认为有用的十二局 31变),对龟背炮五局舍弃不用,并将名称改为《反梅花谱》。由于“巴不斗”棋艺高超,有人曾作诗歌之:

双炮齐飞结阵雄,当头转角势如虹。

沿河十八连环响,便似惊雷起怒风。

但是,随着岁月的变迁,到了1912年,清皇朝终于被革 命力量所推翻,其时,巴不斗还在上海“斗棋”。因为他是 “满鞑子”,一度受到歧视。据《镇江棋话》载:“中年后,巴 吉人即浪迹江湖,以棋为生。50多岁时,犹在上海闯荡。一次,被一群流氓欺侮,气愤之下,投入苏州河自尽。”这是一代棋人的悲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5-10-9 08:46:00 | 只看该作者

這篇文章我看過的啊!

在<<象棋近代國手名局>>上就有,作者是不是抄過來的呀?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抄文章過來呢?豈不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0 23:31: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提醒.本文系转帖.发在这里让大家共享.由于本人一时疏忽,忘了加上转帖标记.

如果你有类似的文章,也欢迎贴在这里,让大家共享!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10-14 13: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