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连霸”的悔恨
-------作者:罗达成
罗达成,新闻记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生于1943年10月,现为文汇报《文汇特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体育报告文学特色鲜明、自成一格。自80年代初推出《中国的旋风》、《中国足球队,我为你写诗》、《芭蕾,钟情于中国》等激荡人心的篇章后,已结集出版的报告文学集,有《中国的旋风》、《跳水女皇》、《棋后谢军和她的教练们》、《中国棋王胡荣华》、《中国足球青年近卫军》以及《杭州001号》、《少男少女的隐秘世界》等。曾获全国首届体育报告文学奖一等奖、上海市首届文学奖报告文学一等奖、全国第四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这篇报告文学是我[庄生晓梦]目前读过的写胡荣华最传神的,为与朋友们分享,我将一个字一个字的打上来,不过大家别急,慢慢来,哈!)
没有轻快的笑声。没有好强的自信。没有往昔的雄风。
他步履沉重地走出乐山大佛寺的东坡楼比赛场地。失去霸业的后悔和懊丧,象影子一样缠住他,折磨他。乐山,乐山,名落孙山!他不会忘记这个使他英名扫地的“滑铁卢”,如同不会忘记那筷子一碰,就辣得叫人倒抽一口凉气的川菜。
半个月之前,他还是棋坛上有着传奇色彩的“十连霸”--接连十届全国冠军的获得者。“河界三分宽,计谋万丈深”。他那呼风唤雨的法力、出神入化的韬略,使得千千万万的棋迷如痴如迷,倾倒不已。在他们的心目中,他的地位并不亚于那尊伟岸的乐山大佛。但现在,他成了失败者,一落千丈了。即便是人们不以成败论英雄,仍然把他看成大佛,他也失去了永恒的微笑!在这次1980年全国象棋联赛上,他仅仅是第十名。更惨的是,按照规定,明年他就要降到乙级组,就象一个又高又大的留级生,不得不没奈何地挤进小同学中间,被人在背后指指戳戳。
不好!已经有人指点着,议论他了,“是他,是他,胡荣华!”他想起一句熟悉的上海谚语:“恨不得买块豆腐撞撞煞!”要是这个世界上真有后悔药,能让他挽回跟杨官磷对弈时信手摸错的那点棋,即便要他掏出珍藏的十枚叮当作响的金牌,--独霸棋坛二十年的印符作为代价,他大概也甘愿忍痛交换!
他真的上了一只象。让喜好揣度的棋艺评论家们猜中了。他们早有预言:“胡荣华将以镇山宝飞象局揭开战幕。”“胡荣华是不肯与杨下和的,唯一的策略是采用变幻莫测的飞象局。”其实,他们也没法猜透,就象猜中标题,却猜不透文章一样。坐在他对面的,是他的第一号“敌人”、曾经四次获得全国冠军的杨官磷。这位55岁的老前辈,英名在海内外流传:“中国象棋艺术的贝多芬”、“弈林第一残棋”~~
也许是老杨跟乒乓高手姜永宁学过横板削球,他的棋风稳健,很有些象“折不断的杨柳”。评论家还说了:“棋坛将重现六十年代杨胡争霸的局面”,“统治棋国天下的,不是胡荣华便是杨官磷”,记者们也都跟着这么写了:本届冠军“非胡即杨”~~
杨官磷以过宫炮应对。这跟1966年全国比赛他们对阵时的招法一样。不过,那一次起手飞象,竟使大惑不解的观众们“瞠目结舌”,连杨官磷和棋家也“大出意外”。谁知,这布局看似春和景明、波涛不惊,进入中局,小将一个扣人心弦的“炮献花心”,顿时河界上阴风怒号,使让对手在昏天黑地中落得个樯倾楫摧。
今天,他一手擒着风,一手揣着浪,又想让老杨尝尝苦头。但是,“折不断的杨柳”却在风中轻摇慢曳。任尔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一个多小时了,双方都没有一兵一卒越过雷池,胡荣华是想过河过不去,杨官磷是压根儿就不想过,他无意冲进对方变幻莫测的阵地。下盘和棋吧!小胡无奈,弃了一个七路兵,兑了一个九路兵,也只是得失相当。他见没有指望,似乎也不想赢棋了,心平气和地兑了一个车。接着,又邀兑第二个车。戴着老花镜的杨官磷,左看右看,对面的这个阴谋太多了,他不能不小心翼翼。算了又算,还是没问题,杨官磷高高兴兴地满足了对方的要求。他想,这下子总该和平解决了。
高明的阴谋总是不露声色的。第二十七回合上,胡荣华“叭”地走出了一步绝妙好棋,八路炮长驱直入,伸到下二路,即打马,又困炮。老杨这才如梦方醒,刚刚的车兑坏了,又上当了!他额头沁汗,思考再三,还是无法可想,只好逃马,顾不上右边被困的炮了。小胡方才暗渡陈仓的九路兵,尔今抖擞精神,挺将下来,杨官磷硬着头皮退了一步炮,缩进死角,他暗自嘟哝:完了,一只死炮。这个刁钻的小胡,逼人太甚了。
胡荣华的脸上,流溢着浅浅的、生动的笑,这是他得手的兆示。“炮活捉了,我赢了。”他松了一口气。老杨刚走完,他就飞快地推进了一个子。哎呀,他下意识地摸错子了。怎么搞的,应该先进炮,怎么先进兵啦?瓮中之鳖逃了,煮熟的鸭子飞了。
他叹息连连,不能原谅自己,不能接受棋盘上的既成事实:局势虽然还是略好些,但和局已定。“不行,该我赢的棋怎么能和?”以不可为而强为之,一时间,他遇事勿怒的大将风度荡然无存,气呼呼地挺起丈八长矛,策马冲向老杨。不管怎样,他也要制服这个“折不断的杨柳”。老谋深算的杨官磷也不是好惹的,他乘小胡急躁之机,暗中设下陷阱,绊倒了一匹咆哮黑马。一向落子如飞的胡荣华破天荒地苦思冥想了五十四分钟,仍是无力搭救。局势开始逆转,杨官磷已经不想握手言和了。
事到如今,棋处下风,逼得元气大伤的胡荣华回过头来痛切地正视现实:能下和就不错了。持续了六个多小时,血战了三百来个回合,尽管小胡腾挪补救,竭尽全力却也回天乏术,不得不签城头之盟。
以下是黄少龙大师对此局的评注:
1. 相三进五 炮8平4 2. 马八进七 马8进7
3. 车九进一 马2进1 4. 兵七进一 车9平8
5. 马二进四 象3进5 6. 车一平二 车8进4
7. 炮二平三 车8进5 8. 马四退二 卒7进1
9. 兵九进一 炮2平3 10. 车九平六 士4进5
11. 马七进八 炮3退1
至此红方布局成功。黑方却不得不在逆境中苦斗。回顾1982年全国名手集训赛中,杨执后手过宫炮负于胡的飞相局后,自战评注认为“胡荣华的飞相局布局熟练,走子迅速,单在用时方面已经对我有很大的威胁。”确属互知底蕴之谈。
12. 车六进三 车1平4 13. 马二进四 炮3平4
14. 车六平四 后炮平1 15. 兵三进一 卒7进1
16. 车四平三 马7退9 17. 炮八平九 …………
胡的调虎离山之计。
17. ………… 车4平2 18. 兵七进一 卒3进1
19. 兵九进一 马1退3 20. 炮九平八 车2平4
21. 兵九进一 炮4进6
至此,红方取得边兵渡河的局面优势。现在比较一下二位弈林宗师的棋风。
胡荣华棋风属“直感型”。他的局面直觉极为敏锐,大局判断力超群,喜欢干脆利落地向对手主动挑起复杂战斗,爽快中伴随着特有的狠劲。他下棋时总是不断地追求着效率最高的好棋。
杨官磷的棋风则属于“计算型”。他的特长是算度深长,常能走好“现在似乎不太好的困局--忍耐--待对手急躁--从容反击夺取主动”之类的棋局。一个棋手要俱备杨官磷的棋风,首先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其次还应有周密、深远和严谨的计算能力。而这种棋风,非经多年艰苦的弈海沉浮的磨砺,是难以形成的。
22. 马四进二 卒5进1 23. 车三进二 车4进5
24. 马八退七 车4退2 25. 车三平六 马3进4
26. 炮八进六 马9进8 27. 兵九进一 炮1退1
现在红方只要炮八进一关炮,但他却摸了兵。
28. 兵九进一 炮1平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12 0:42:2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