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5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鹤楼下走来巍巍柳大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2 21: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02-28 11:25:22 劳动午报特稿 棋坛名宿柳大华是北京棋迷心目中的偶像。街头巷尾,学校厂矿,棋迷弈至酣畅处,尤其一方棋败如山倒时,人们不提“百岁棋王”谢侠逊,不提“旷世棋王”胡荣华,不提风头正劲、有“少年姜太公”之誉的许银川,而偏偏提柳大华,说,这棋,柳大华来也救不活了!

这人缘儿、这人气儿来自他无师自通、纯属业余的学棋经历?来自他自成一家的盲棋工夫?来自他两获全国冠军?抑或来自他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

大概都占,但好像又缺少一种车里炮里马里士里象里所蕴涵的,汉界两端、楚河两岸所独有的,在柳大华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棋魂”。

日前,借柳大华来京的余暇,记者对这位来自武汉黄鹤楼下的特级大师进行了专访。

哥哥把他引上学棋路 十年无棋训练不寻常

柳大华身高1.81米,在当今象棋界仅次于1.92米的王嘉良和1.83米的郑一泓,与于幼华并列第三。

柳大华1950年生于离武汉23里远的黄陂,他9岁时全家由黄陂迁入武汉。

也就是在这一年,柳大华接触了象棋。

柳大华大概是一流国手中惟一没拜过老师的自学成才者,如果非要给他安个老师的话,这个老师非柳大中莫数。

柳大华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大哥柳大中大他5岁,在弟妹中颇有长者之风。当时,大哥正上高中,上学时总路过一个棋摊儿,在摊上看会下棋,觉得有意思,就买了一本棋书,在家里一边看一边摆。柳大华和二哥柳大昌觉得好玩儿,就也跟着摆,一来二去,就喜欢上了。

柳大中喜欢棋,但基本上不上街下棋,只是一个人在家琢磨。后来,他在他们所在的武汉市桥口区参加比赛拿到亚军时,许多经常下棋的人都相互打听:这个学生是谁,哪来的?

柳大中“闭门造车下象棋”一时成为棋迷的美谈。

柳大华与大哥不同,迷上棋之后,他一是看棋谱,二是上街下棋。

武汉人迷棋,迷到什么程度?1998年南方发大水期间,长江大堤武汉段水位超高,整个武汉都在水位之下,武汉人头顶上的大堤如有三长两短,灭顶之灾顷刻便至。然而,当时武汉棋摊依然摆在街头,三镇百姓低头看棋的多,仰脸看堤看坝的少。武汉人迷棋就迷到这种程度。

柳大华说:“1959年,我9岁,会下棋后,就经常到棋摊上下。那时候,路边有一个人,我们叫他老板,他一个人摆十副棋,提供板凳和棋具,他张罗、撮合人们下棋,结束的时候,输的人付两分钱给他,赢的人不付钱。如果我赢五盘,你赢一盘,比较悬殊,你交两分,没什么说的;也有时我赢四盘,你赢三盘,我让你交,你让我交,因而产生纠纷,当然,这是个别的,一般不会产生矛盾。”

武汉有许多棋摊,这为柳大华学棋提供了有利条件。

看棋谱学棋是柳大华成功的关键。

那时候,与中国绝大多数家庭一样,柳大华家住房条件比较差,家里就能摆下一张桌子,兄弟几个都念书,放学都要做作业,棋盘没地方摆,怎么办?柳大华想,要想长棋,必须打棋谱,没条件打棋谱,那就只能看棋谱了。从那时起,他就天天看棋谱,开始看八步,脑子里有这个图象之后,就背,九步记不住了,或者模糊了,就从头来… …看了背,背了看,反反复复,慢慢的,他养成了看、背棋谱的习惯,背的步数也越来越多,从那时起,他十年没用棋盘,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无棋训练法”。

这种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利用一切零散时间学棋,二是比“有棋训练”效率高:下过棋的人都知道,对弈时变化非常多,每个分枝都能衍生出许多步,如果在盘上摆起来很慢,而在脑子里进行无疑便捷得多。

柳大华上中学时,从家到学校有四华里远。为把路上的时间利用起来,他每天上学前都在家里看好一个棋局,在路上开始解,路上解不完,上课接着解。就这样,他每天必带一个问题上学,放学时解出来,直到中学毕业,从未间断过。

那时候,柳大华脑子里装的都是棋,上课时,他把棋谱放在课本下面看,被老师发现后,管过几次,后来,看他不影响别人,就不管他了。

老师不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学习成绩好,考试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柳大华小学时成绩就好,为此他跳过一级,从三年级直接上了五年级。

不过,看棋谱总归影响学习,后来,成绩开始下滑,但还能及格。

1963年,柳大华获得湖北省少年象棋赛冠军。

当年参加中南地区少年象棋赛,以不败战绩获亚军(冠军得主为大柳3岁、杨官---门生、广东专业棋手李广流)。

1968年12月28日,柳大华到离家110公里之外的孝感地区插队,1975年10月30日返城。关于这7年插队生活,柳大华说:“我当时只带了一口箱子,里面没什么衣服,全是棋谱,有些是原来看过的,就重新再看。我们那个村子有12个同学,他们知道我迷象棋,对我挺照顾的,我出点力,干点重活,像挑水什么的,干完就不管了,饭都是他们做。就这样,我除了每天出工挣工分外,一回来就看棋谱… …”

插队时,柳大华两三个月回一趟武汉,在武汉呆半个多月,这期间,他每天都出去找人下棋,把看书所得运用到实战中去。

插队结束之后,柳大华被分配到武汉一家橡胶厂工作,在厂里烧锅炉。

1978年,柳大华获全国个人赛季军。

在此之前,获湖北省冠军。

1978年,柳大华调到湖北省体委,开始了专业棋手生涯。

终止胡荣华十连霸 盲棋功夫享誉棋坛

柳大华1974年开始参加全国比赛,1978年获季军之后,便开始发威:1979年获全国象棋锦标赛亚军,1980年获全国象棋锦标赛冠军,1981年蝉联该赛事冠军——其中,他1980年从有“旷代棋王”之称的胡荣华手中夺过全国象棋冠军桂冠,终止了胡荣华“十连霸”的势头。对此,象棋界给予柳大华极高的评价,称他“扭转了象棋的走向,改写了象棋的历史。”

其后,他两次获“五羊杯”冠军,1988年获“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1991年、1993年和1997年获得三届“银荔杯”象棋赛冠军;作为主力队员,为中国队夺得第一、二、五、八、九届“亚洲杯”象棋赛团体冠军。

然而,最能展现柳大华风采,也最让京城棋迷折服的是九十年代中期的那场蒙目大战。

1995年2月25日下午1时,在中国棋院比赛大厅, 柳大华揭开了中国象棋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1对19蒙目大战。

当时,来自北京各地的19名三至一级的象棋棋士端坐在各自的棋盘前,他们的身后摆着19张大挂盘;柳大华身着西装,背对棋手,面对观众,安稳而坐,面前的桌子上只有一只麦克风;19盘棋,他全部先手,从1台至19台分别报出着法:炮二平五,相三进五,炮八平六… …,一位裁判充当柳大华的“替身”,从1台至19台码子… …

光阴荏苒,九年后,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两位当年的参赛者:高锡昆和高京德。

高锡昆今年39岁,是中日友好医院的干部,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市象棋等级赛上夺得头名;1995年时他是二级棋士,他说,他是慕柳大华人品、棋艺而前去下棋的,那盘棋他与柳大华下和了,但他对那盘棋记忆特别深,现在能一步不差地复出来。

高京德今年46岁,从五六岁开始学棋下棋,1989年即获得北京市象棋等级赛第二名,一级棋士,现在既下棋,又教棋,又当裁判。他说:“下盲棋不是件容易的事,1对19更是前所未有。那天开始之前,以为柳大华的‘漏儿’一定很多,弄不好得乱套,但人家下得确实好,好像那天他只出了一个‘漏儿’:一个叫于京华的棋手白吃了柳大华一个马,但于京华最后还是输了… …”对于自己那盘棋,高京德说,“我那天被分在第14台,柳大华先手走的过宫炮。1对19,柳大华走一圈儿需要二十分钟,我的那盘棋有记录,质量还挺高。”说到此,高京德话锋一转,提了另一个例子:“某某某(特级大师)下过一次盲棋一对二,我是其中一个,可他老下错,老缓棋,一盘棋缓了五六步… …比较起来,柳大华棋好,人头也好。”

国际裁判王孔兴是那次大赛的裁判长, 他说:“在这次1对19之前,曾下过1对10、对12、对17,都十分成功,这次1对19因为要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所以请了崇文区公证处的公证员,这次也非常成功,进了吉尼斯纪录。本来,第二年还准备1对20,但因种种原因没办成。柳大华确有超人之处——有的‘特大’下三四盘都吃力,棋的质量也不高,柳大华不枉‘东方电脑’之誉。”

对于那次比赛,柳大华自己说:“我背对棋盘,面对观众,主持人报几台走什么步,我就通过麦克风报出应着… …”

  记者问:“您当时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画面?”

  柳大华说:“我当时的脑海里出现的就是棋盘,子在上面,19盘棋就是19个频道,我的脑海里不断地进行‘频道转换’,从一到二,从二到三… …”

  柳大华告诉记者:“蒙目棋最重要的一点是开局要记得清,对方布的什么阵,你应的什么阵,不能搞乱;要不断地回忆对方走的什么子,这一盘跟那一盘的区别是什么,这些理顺了,棋就好下了… …”

  柳大华说:“现在假东西太多,烟呀,酒呀,气功呀,特异功能呀,什么都假,为了不给别人留下‘发挥想象的空间,’我想辛苦就一回,我那天没喝水,没上厕所,在那七个多小时里没离开现场一步——这在当时是有录象的… …”

  柳大华的盲棋功夫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无棋训练”,——如果当时条件好些,家里摆得下棋盘,那么柳大华的才华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形。

  1995年2月25日的蒙目大战,柳大华9胜8和2负,使他“东方电脑”的美名在棋界内外传扬。

  2003年12月17日,湖北省棋院成立,柳大华被任命为第一副院长。

  如今,55岁的柳大华又将踏上象甲征程,我们预祝他和他的棋队取得好成绩。

责任编辑: tianj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5-11-10 23:39:00 | 只看该作者


柳老师下放是在安陆县!
3#
发表于 2005-11-11 01:11:00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5-11-14 19:46:00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5-12-1 20:51: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10-11 21: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