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zk1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排局资讯] 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象棋书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4-10-27 21:09:05 | 只看该作者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7 21:04
呵呵,或许一切都要《偏》风行才能够彻底解决。原本《偏》本不应该在华工再提,但这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 ...

是啊,终结一代排局家(连照胜)的是周软,终结老排局作者的是年轻人!
32#
发表于 2014-10-27 21:1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7 21:23 编辑

呵呵,谈不上终结。因为《偏》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纪元而不是终结。《偏》从某种意义上说到底其实就是《梅花谱》的翻版。窃以为:连照胜、排局家等都是客观事物,只是会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没有终结的那一天,除非人类死光了,排局不再浮现……但据我所知:人类即使出现大灭亡的时候,也不可能死光!像人类之前的“恐龙大灭绝”一样,恐龙迄今仍旧存在。根据物种不会全部灭亡的自然规律,即使出现所谓的”大灭绝“时代,也会有生命得以保存下来得以延续……
33#
发表于 2014-10-27 21:15:23 | 只看该作者
我其实也不年轻了,都是近三十岁的人了!什么才算年轻?我的看法是十二岁以下或许才算年轻!因为人超过十八岁以后日子过得飞快,一晃眼就是几十岁的人,说的不好听和直接点就是等老、等死的人了!我经常都觉得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时光飞逝……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22:2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zk132 于 2014-10-27 22:31 编辑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7 21:15
我其实也不年轻了,都是近三十岁的人了!什么才算年轻?我的看法是十二岁以下或许才算年轻!因为人超过十八 ...


你这话,我不赞成。我接近退休才感觉日子过得飞快。58岁以前我还是作了许多工作。退休后才感觉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时光飞逝……,就是等老、等死的人了!所以抓紧时间多干点事情,你还不到三十岁的人,干吗等老、等死!年轻人抓紧时间,多干点实际的事情。将你认为的《偏》,我还能看到吗?
35#
发表于 2014-10-27 22:5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象棋法官 于 2014-10-28 10:26 编辑
dave7788 发表于 2014-10-27 21:09
是啊,终结一代排局家(连照胜)的是周软,终结老排局作者的是年轻人!

应该说周软使连照胜局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曾经有人认为,牛顿定律就是物理学的终点,后来又有了相对论,又有了量子力学……
36#
发表于 2014-10-27 23:0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7 23:14 编辑
zzk132 发表于 2014-10-27 22:29
你这话,我不赞成。我接近退休才感觉日子过得飞快。58岁以前我还是作了许多工作。退休后才感觉人生短暂 ...
呵呵,我其实只是用这些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岁月如梭。我当然不会坐等老、坐等死。我深深的发现:未来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去做、都需要我作解释、详细说明……我这个“天外有天的高手”(姑且这么说吧)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说明。待我完成全部心愿后,到了一定的年龄,看到《偏》风行以后的盛世……最后,像马克思一样,平静的故去……
或许能够看到《偏》问世乃至风行的前辈名家已经寥寥可数,这是很大的遗憾!但是《偏》的前身——《梅花谱》、《竹香斋》已经风行,算是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偏》的一些事情。
37#
发表于 2014-10-27 23:08:31 | 只看该作者
排局充满了奇思妙想。有人认为,排局作品越深奥、越复杂越好。擅长复杂的运算那是电脑的事情,跟软件比计算力是不明智的。
38#
发表于 2014-10-27 23:09:47 | 只看该作者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7 22:51
应该说周软使连照胜局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曾经有人认为,牛顿定律就是物理学的给终点,后来又有了相对 ...

呵呵,我认为终结对于很多事物都是遥遥无期的未来,真正称得上终结的事物唯恐没有太多,所占百分比其实是非常小的。倒是人们经常对某种新事物的出现,将旧事物便视为终结的思维定势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人们心中。实际上应该正如法官先生所说的只是提高到新的高度。
39#
发表于 2014-10-27 23:15:45 | 只看该作者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7 23:08
排局充满了奇思妙想。有人认为,排局作品越深奥、越复杂越好。擅长复杂的运算那是电脑的事情,跟软件比计算 ...

法官先生此说有一定道理。
40#
发表于 2014-10-27 23:3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7 23:51 编辑

其实古谱中还有三大妙作亡佚失传,就是很大的遗憾:
排行第一位的就是毗陵正派领袖武进周廷枚先生的《会珍阁象棋谱》,全书有四十卷。传闻此谱毁于战火,今仅存残本。在前辈名家的一些著作中曾经提到其残存部分。
排行第二位的就是《听雨楼象戏谱》。有六十八卷,系四本排局棋谱的合集。其中包括《竹香斋象戏谱》。所不同的是《听》中的《竹》多达十八卷;而现在通行的《竹》仅有五卷(丙刻本。三集本,第三集分为上下二卷;“鸳鸯炮”即为下卷首局——总第23局)或者三卷(分甲、乙两种刻本,系二集本)。
排行第三位的就是《五大臣弈谱》,十四卷。仅有《象棋谱大全》提到,曾经珍藏在圆明园中。随着圆明园被洗劫,今也不详。这三部棋谱中如果全部存在,将远远超过人们目前所知道的古谱的价值(远超《橘中秘》、《梅花谱》、《竹香斋》三大代表作)。这三大名作除了《臣》为宫廷秘谱外,《会》、《听》均为手抄本。《听》有完成时间:1799年。故现存《竹香斋》等后来被尊为四大名谱的作品都是乾隆时期已经完成的,嘉庆年间只是起了一个转载的作用。
41#
发表于 2014-10-27 23:5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象棋法官 于 2014-10-27 23:55 编辑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7 23:38
其实古谱中还有三大妙作亡佚失传,就是很大的遗憾:
排行第一位的就是毗陵正派领袖武进周廷枚先生的《会珍 ...

会珍阁40卷应该包括全局谱。
竹香斋有没有全局就不知道了,张乔栋不擅长全局。我对竹香斋十八卷持怀疑态度。
42#
发表于 2014-10-28 00:02:25 | 只看该作者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7 23:51
会珍阁40卷应该包括全局谱。
竹香斋有没有全局紌不知道了,张巧栋不擅长全局。

是的。《会》包括全局、排局、对局、记载几个部分。
全局部分是周老大根据《梅花谱》创作的全局谱。现存残本中包括屏风马左炮封车牵制中炮盘头马和直横车等几个内容。
排局部分质量很高,可以肯定其中1局为“雪压梅梢”,系毗陵正派的作品。演成和局,由于存在“江湖路数”,其着法被隐去,不传。还可以肯定必有“鸿雁惊寒”1局,历经国手参酌而成。系周老大与他的入室弟子张霈霖、朱禅等人参研。
对局部分则为老大遍历南北各省,战胜诸派的实战对局!极为名贵!从中能够看到创作《竹香斋》这样的作品的“江东八俊、河北三杰”的实战对局水平。
记载部分也极为名贵,类似于“详细说明”。封建社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层次极高,其记载部分的内容极为美妙。包括对棋谱源流、棋局源流、棋局按语、名手轶事、名手弈话等部分。
《听》则均为排局谱。含重复的话,总局数加起来可能有700→800局之间(现存《竹》仅为196→209局之间。其中“左八仙”一局被删去,一般多为208局)。
43#
发表于 2014-10-28 00:0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8 00:10 编辑

棋界对于《会》寻求多年,得到的结果是:多方搜求,终一无所获!

棋界对于《听》原本唾手可得!惜被错失了两次天赐良机:
(1)1929年,武进费锦钦曾经在沪(上海)一位姓李的军官那里看到《听》六十八卷全豹,惜未弄到手;
(2)谢侠逊先生曾经在重庆听闻友人说桂林有人收藏《听》,亦错过……

而《臣》,虽发现武进金某藏有此谱,托其发刊!但未果(没有结果)。

44#
发表于 2014-10-28 00:13: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8 00:21 编辑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7 23:51
会珍阁40卷应该包括全局谱。
竹香斋有没有全局就不知道了,张乔栋不擅长全局。我对竹香斋十八卷持怀疑态 ...

呵呵,持怀疑态度的除了法官先生以外,还有《中国象棋史》的作者张如安先生。也认为此说大有可疑;但费锦钦、谢侠逊、李松福等人均认为存在此谱。我觉得比较遗憾的是张乔栋先生在刊印二集本后即去世,现存三集本系其子若木(景煕)刊印问世。乔栋有序一篇。按语也是若木所撰。若木已经是接近嘉庆年间的人,与其父乔栋还是有些差距的,所以三集本中按语内容并不多。也未提到十八卷本的情况。但根据雨苍(张霈霖)、太玄(朱禅)为周的入室弟子并共同参研“鸿雁惊寒”的情况来说,此十八卷本定然存在,绝非虚物。因张、朱均有二十卷的《桐花馆》与十六卷的《雪映簃》二编应该可证。
45#
发表于 2014-10-28 00:33:09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在泓弈棋牌网和沈济英先生进行过一段交谈,他也不了解这些作品的情况。将《雪》同《渊》(也是十六卷)进行对比。说“七星”一局就是一卷,十六卷的内容应该不多。其实,《渊》与《竹》相去甚远,根本不是一个风格的作品。《渊》的风格和《百局》大抵相似,但略为不同(多红胜杀局,此为《百局》所无)。《竹》没有任何一卷仅为一局,《竹》中的一卷大约有20→40局棋之间。《竹》是按照当时各大派别及百拜的意见写成的。《竹》不失为“四大家”之一,在当年的威望及名气甚大,绝非一般的草野蓬窗所能够比拟的……
46#
发表于 2014-10-28 00:4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8 06:58 编辑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7 23:51
会珍阁40卷应该包括全局谱。
竹香斋有没有全局就不知道了,张乔栋不擅长全局。我对竹香斋十八卷持怀疑态 ...

其实,乔栋是长于全局的,只是他更喜欢排局(当年没有“排局”一词,称为“残局”、“棋势”之类)而已。当年的高手中没有哪个不是排局、全局俱精的高手。在周老大成为国手以后,跟随周老大学棋的200多名弟子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高手,老大身边是不存在滥竽充数之辈存在的。老大当年创造的盛世,没有任何人不向往。这一点,就连近代排局名家林幼如先生也曾说“吾生亦晚、不能王子问之。”译为现代白话文就是我也出生太晚,无法参与到此类盛世,引为非常遗憾。
47#
发表于 2014-10-28 05:50:44 | 只看该作者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8 00:41
其实,乔栋是长于全局的,只是他更喜欢排局(当年没有“排局”一词,成为“残局”、“棋势”之类)而已。 ...

张乔栋自己说不擅长全局。这有可能是谦虚之词,不过以此推断,竹谱大概是没有全局的。
48#
发表于 2014-10-28 07:0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8 07:18 编辑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10-28 05:50
张乔栋自己说不擅长全局。这有可能是谦虚之词,不过以此推断,竹谱大概是没有全局的。

呵呵,乔栋是非常非常谦虚的。请看作者在《竹》三集“自序”中先生是怎么说的吧:
仆性愚且懒,凡艺术品藻之事可以供士夫之赏玩者,百无一能。而独于象戏有偏嗜,然又不好全盘,而好残局,以其应变存危,出奇莫测也。
仆性愚且懒,凡艺术品藻之事可以供士夫之赏玩者,百无一能:
从这段话中便能够看出作者的谦虚。作者很谦虚是非常非常正常的。因为他们都是古代文人,文化素养较高,为人处世比较正派。当毗陵派一统天下的时候,即改称“毗陵正派”。追随周老大的200多名学艺者也自然都会受到老大的影响,而均属于文人,比较正派。
而独于象戏有偏嗜,然又不好全盘,而好残局,以其应变存危,出奇莫测也:
从这段话以及参考现有三集五卷本中能够判断《竹》是没有全局着法的。可以说《竹》是收集“江东八俊、河北三杰”九大门派在江湖上发表的排局,以及作者的稍改图势汇选而成的。原为手抄本,共计十八卷,完成于1799年之前。后及至嘉庆年间经过父子两代重新刻印,情况较多,要详细说明非易事。
49#
发表于 2014-10-28 07:06:10 | 只看该作者
dave7788 发表于 2014-10-27 21:09
是啊,终结一代排局家(连照胜)的是周软,终结老排局作者的是年轻人!

      引自《百25》中著名排局家王方权语:“他的这一连照杀创作软件(周软)将会终结一代排局家——”。
      我看,这里所说的“终结”,意思也是超过,不是别的。但是,排局软件全面超过人类,尚需时间;年轻人全面超过老一代排局家,路途亦不近!
50#
发表于 2014-10-28 07:14:23 | 只看该作者
dave7788 发表于 2014-10-28 07:06
引自《百25》中著名排局家王方权语:“他的这一连照杀创作软件(周软)将会终结一代排局家——”。 ...

有些夸大其词,思维定式。呵呵。
51#
发表于 2014-10-28 07:28:23 | 只看该作者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8 07:14
有些夸大其词,思维定式。呵呵。

是谁有些夸大其词?是你是我还是方权?
52#
发表于 2014-10-28 10:29:21 | 只看该作者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10-27 21:04
呵呵,或许一切都要《偏》风行才能够彻底解决。原本《偏》本不应该在华工再提,但这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 ...

声明:《偏》于华工发帖由此停止,以后将不在华工涉及任何《偏》相关的问题。
53#
发表于 2014-10-28 10:4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10-28 10:45 编辑
zpg 发表于 2014-10-28 10:29
声明:《偏》于华工发帖由此停止,以后将不在华工涉及任何《偏》相关的问题。

这句话是我说过的,没错。故后来才基于此加上了“原本本不应该”……虽然如此,也绝少再提到《偏》。再提到《偏》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意义太过于重大而不得不再提;另一种则是正式出版之时,届时会带来许多消息。
54#
发表于 2014-10-28 10:43:09 | 只看该作者
dave7788 发表于 2014-10-28 07:28
是谁有些夸大其词?是你是我还是方权?

方权吧,因为王先生曾经说“终结”的问题,陷入了常规的思维定势。
55#
发表于 2014-10-28 10:49:1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这位除了会吹牛,还会扯牛蛋,每次看见,都不想玩象棋了。
56#
发表于 2014-10-28 10:52:21 | 只看该作者
菜鸟来玩 发表于 2014-10-28 10:49
楼上这位除了会吹牛,还会扯牛蛋,每次看见,都不想玩象棋了。

你怎么也来这一套,你要顶象棋法官,你顶你的,没有必要来攻击我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5-13 14: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