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8-8 16:10 编辑
两套疑似古谱的现代借名盗版棋谱(一)
前面所介绍的从《事林广记》→《蕉竹斋》基本上大致肯定是中国古代出版的棋谱,而且基本上已经安装历史顺序全部介绍了目前所知道的全部古谱。在上述棋谱之外,虽然另有一些秘谱,但或者未存名、或者已经湮没丢失、或者已经流传到海外等情况都已经难以肯定。如果哪天真的见到了这些古谱,那么一定会在本篇中加进这样的介绍的。因此,本篇对古谱的介绍应该是相当准确的。
由于古谱在后人中的深刻印象,现代一些出版商为了牟利,借古谱之名便出版了一些盗版棋谱。下面即介绍两套这样的棋谱。
“中国象棋古谱——×杀”(例如伏杀等等,即《中国象棋古谱——伏杀》……)。这套“古谱”有10本,每本定8元、全套定价80元。
这套棋谱的内容非常可疑,下面摘录各册前言(首先前言不具有创新性质,每本前言统一,完全一样)进行分析说明:
(1)本系列棋谱汇聚了古今最具代表性的名局与未曾公布于世的秘局。
释义:这句话中至少存在2个疑点:1这句话中所说的是“古今”而不是“古谱”。这与书名相勃,说明根本不是“全部来自古谱”。2最具代表性的名局与未曾公布于世的秘局:别说单凭个人能力收集到未曾出版问世的1本秘谱,更遑论收集到这么多本秘谱,这能够令人相信吗?而且,除了“最具代表性”以外,还有“不具有代表性”的棋谱一并加起来还能够有更多。单凭个人能力收集到这么多古谱,可能吗?就是《竹》提到的100余种棋谱也是在清代、而且经过至少三代收集来的。其中,还包括作者与当时名家关系甚好,才可能得到这么多棋谱。故《竹》所说的网罗旧谱至百余种的说法绝对可信;而这套书的编者的收集,则令人难以置信。
(2)有的来自宫廷豪门有的来自于江湖草庐如“雷震八荒”这局棋就是朱元璋与华山道人的1盘对局……朱元璋因此局而输掉华山。
释义:这段话中至少存在4处疑点:1如果说有的棋局(棋谱)来自宫廷的话,这很难相信。因为圆明园中几乎汇集了来自宫廷的各种珍谱,被大火焚烧以后,已经差不多被烧光,要见到宫廷中的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2没听说朱元璋与华山道人对局而输掉华山,倒是听说赵匡胤与陈希夷对局输掉华山的事情。“两件事”发生时间距离几千年,因此存疑。3 1盘对局竟然有排局的名称,说这盘棋的名称叫“雷震八荒”。这可能吗?说是残局、排局的话还勉强令人可以相信,说“对局”实在令人难以置信。4朱元璋与华山道人的对局,先不说是否有这种可能性。这篇惊世对局能够流传至今,并且单单存在于这套书中、其它书中尚未转载,这可能吗?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名局流传于世,那么一定会广泛转载。因此,至少存在4处疑问。
(3)本系列棋谱似这类有其历史意义的名局甚多。如“同仇敌忾(kai 四声)”乃文天祥就义时最后一局残局;如“七国招贤”乃诸葛亮出山时与刘备的对局。
释义:疑点大致上同第(2)条的分析。
综上所述:这套书必定是借古谱之名的盗版棋谱。
“中国象棋江湖秘局”这套书也是这样的盗版棋谱。
这套书与前面简单介绍的那套书一样,也是刚好10册、每套8元,全套80元!这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
《涉险谋势》题清·江上居士辑 了然整理。这套书具有更大的欺骗性!清代“江上居士”这个纯属胡编乱造。这样的胡编乱造可以编出很多,例如“了空居士”、“绿水洞人”、“水仙隐世”、“海空山人”、“月岁道人”……故这里所谓“江上居士”定然是不存在的。
后面这个“了然”,在介绍象棋历史的著作中曾经提到,是真实存在的1个人。他曾经是清代的1位象棋高手,居住在寺内,故是1位法号了然的和尚,真实姓名未知。棋艺水平颇高,在北京称雄多年。猜测也许可能为《雪映 》编者圆性和尚朱禅太玄氏的嫡传弟子(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因其中1位棋客想动摇他不败神话的宝座,请来了宫廷名手“傻贝子”与了然较艺,使得了然和尚一败涂地,惨不可言,输掉了往日的名声。悄悄连夜离开京城赶往它地……
但是说到他整理了这8本棋谱,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因此,这套棋谱也必定是借名、编名的盗版棋谱。例如《平渡渊海》就是在《渊深海阔》改名而来的。
读到此,读者可能认为《平》为《渊》的早期蓝本。笔者也曾经想过这种可能,但是联系到《渊》所说的一句话就已经否定了这种观点,即:历时十七载方能脱稿。这就是说:从编纂之初一直到17年以后才脱稿完成。期间并没有诞生出任何1本一本类似的棋谱,于17年后才得以全部脱稿完成。这17年中完成的是各个卷佚而不是各个棋谱。其中的“方能”最能够证实这种说法。因此,排除早期蓝本的可能性,改名的话就应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