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排局佳作审美鉴赏》没能得到,我感到遗憾,但排局这一奇葩的美,却如夜空中的星光,虽然看上去微弱,甚至有时看不见,但我知道它一直就在,一直没有消失。
语苛经历。《排局佳作审美鉴赏》我有多余的可送你,你给个地址。
《冲动的惩罚》(下)三战吕布
呵呵,这局是我接触象棋排局的第一局.......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走着一个身背书包的初中生,他蹦蹦跳跳的走着,忽然,发现路边围着一群人,“咦,干什么的呢?”他好奇地使劲钻入人群,“哦,原来是下象棋的,"哎,这棋怎么和我与别人下的不一样,是直接摆好一个局面,而不是全摆上呢?哦,他们说这是棋式,奥,这就是摆棋式的呀!"
"啊,还有名字,什么?叫三英战吕布?哈哈哈,三国演义里的棋局,有意思,看看!"
听着别人的纷纷议论,感觉他们怎么这么笨,"我这个班里象棋大王可比他们厉害多了,这棋要舍得舍子,弃炮再弃炮,用车杀卒一将,赢了!如果不敢弃炮是赢不了的."
"啊,还能赢钱!!!和棋都算我(红)赢!哈哈哈,赢了可以买几本小画书了".........
半个小时后,这个初中生在众人的哄笑中红着脸退出了人群,因为他在别人将军时,还挥车杀人家的卒将人家军......
这就是当年的我,在街边接触到了第一个排局"三战吕布"
呵呵,语苛的文字总是很耐读的。
我觉得如果把象棋看成是艺术的话,那么排局完全应该独立出来(当然它与竞技象棋还是有联系的),与竞技象棋犹如一母两子的关系。目前竞技象棋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正处于阵痛期吧,不过我认为这段时间完全可以挺过去,就像当年国际象棋一样。排局作为一门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肯定也会碰到问题,目前看来似乎也处在了比较微妙的时期:大量的象棋古谱已经反复诠注、挖掘过了;许多的排局题材、套路也已经充分讨论过;江湖残局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甚至走向了歪路……不过相对来说我倒也并不太悲观,呵呵,毕竟新的时代也会带来新的机遇,比如象棋软件的出现,使得我们校正排局的效率大为提高;未来软件或许能辅助参与创作排局也说不定(有点太乐观了,但也真不太好说:))……不过这都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排局爱好者的基数不能太小,否则光靠几个人,你天赋再高,喊得再响,恐怕也收效甚微。所以最后真诚的希望语苛你能多多的参与残排局的讨论,使这支队伍再壮大一些!
好,多谢鼓励。
我觉得正如你所言,许多的排局题材、套路都已经出现过了,不管是名家还是新人,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创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已经创作过很多、有着丰富经验的见多识广的名家,如果只是创作一则排局,早已经不是难事,但要求这则排局带给自己和读者以惊喜,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有新意的作品,对于严谨的排局艺术家来说显然已越来越难。因为重复自己是痛苦的。但竞技象棋至少爱好者的基数比较大,据说有上亿人,排局爱好者可能就比较少了。
排局爱好者为什么少呢?我感到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欣赏排局比欣赏对局要难许多倍,所以“曲高和寡”是一个因素,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相应的比赛。过去《棋海新友》在这方面做过比较好的尝试,有排局季赛等活动,还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搞过排局征答,但毕竟它受到刊物的局限,如果能有“中国象棋排局协会”这样一个专门的组织,年年搞全国比赛,并设高奖金来奖励,我想就会使排局界焕发新的活力,不但促进名家创作,而且肯定新人辈出,随着相应的宣传报道,必将使排局引人瞩目,使排局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峰。……
《排局佳作审美鉴赏》出版后,崔鸿传先生又奋战数年,2004年左右写出了《排局美学画卷》,鉴赏400多图案局,上、下集。他说比《排局佳作审美鉴赏》好得多。据说在出版上遇到较大的困难,至今未能面世。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
GMT+8, 2025-11-19 02: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