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歆滿樓主 于 2009-1-28 13:36 编辑 ]
梁羽生 资料图片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于1月22日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梁羽生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其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等。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1980年代在宣布“封刀”并旅居澳大利亚后,梁羽生一直处于半隐居状态。这几年,梁羽生的身体一直不太好,2006年回香港参加系列活动时就曾突然中风。在去世前,梁羽生也一直在疗养院中疗养。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日生于广西蒙山一个书香门第。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羽生进入广州岭南大学念国际经济,毕业后任香港《大公报》副刊编辑。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两派争执,从报纸上的口水仗最后演变成两派掌门的对擂比武。时任《新晚报》的总编辑罗孚乘着比武的热潮,让梁羽生在报上连载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龙虎斗京华》被公认为是新武侠之始。从1954年开创“新派武侠小说”至1984年宣布“封刀”,30年间,梁羽生共创作武侠小说35部,160册,1000万字,其中包括《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号称“金梁并称,一时瑜亮”。
梁羽生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一代新风,在此之前的旧武侠小说始终难登大雅之堂,随着“新派武侠小说”的出现以及梁羽生、金庸、古龙、温瑞安等一大批武侠小说大家的先后登台,其读者从最初的底层人士发展到社会各阶层,并为广大华语读者追捧,一时风起云涌,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世纪。与金庸相比,梁羽生的作品受中国传统诗词、小说、历史的影响更深。
对于“武侠”概念的界定,梁羽生的观点是武是一种手段,侠是真正目的,所以“以侠胜武”是梁氏的一个基本观点。写了35部小说,塑造了上百个人物,梁羽生说,最能体现他“侠”精神的人物是张丹枫和金世遗,“张比较靠近儒家,心中有一个道德观念,金比较接近道家,他本身没有一个规范,可能会有一些小过错,但本性是善良的,整体还是好的。”
梁羽生、金庸一直被并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重要代表,但是,两人境遇并不相同,金庸的名声和认知度远在梁羽生之上。封笔之后的金庸,仍成为媒体的焦点,其作品也反复被搬上电视。而梁羽生则在澳大利亚隐起来。在同行中,梁羽生一直对金庸评价比较高。1994年,梁羽生就曾在悉尼作家节武侠小说研讨会上谦虚地表示,“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今天在座的嘉宾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于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有人将他比作法国的大仲马,他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梁羽生今年已84岁高龄。(资料图)
在新派武侠小说的创作世界里,金庸、梁羽生并称,一时瑜亮。但是,事实上,梁羽生是先行一步的人,这一步大约是两年。
当金庸以《射英雄传》奠定地位时,梁羽生也以《萍踪侠影录》为新派武侠绽放了文学情思上的异彩。金庸一写就是二十年,作品有十四部。但梁羽生在金庸停笔不写武侠、转而办报之际,却独撑现代中国新派武侠的局面,三十年来写作不辍,作品数量达金庸的三倍,技巧也不断创新变化,对武侠文学的一往情深,锲而不舍,梁羽生已达“乐在其中”的境界。
诚如名词人刘伯端评论梁羽生武侠作品所述:“国家飘零,江山轻别,英雄儿女真双绝。玉箫吹到断肠时,眼中有泪都成血!”,将梁氏作品的特色表露无疑。
梁羽生简介:
姓名:梁羽生
原名:陈文统
出生日期:1924年4月5日
籍贯: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
家庭背景:世代书香门第
个人简介: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九二四年四月五日出生(证件标明日期为一九二六年四月五日,误)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梁羽生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家中很有一些产业,算得
上是一个富户。他家在乡下,地近瑶山,是游览的好地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梁羽生熟读古文,好弄词章,经常填词作赋,一抒情怀。
一九四三年,广州一些学者避难来到蒙山,梁羽生便拜史学家简又文教授为师,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抗日战争胜利後,梁羽生进广州岭南大学读书,学的专业是国际经济。毕业後,由於酷爱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报》(一说是《新晚报》)作副刊编辑。一九四九年以後定居香港,现侨居澳大利亚悉尼(一名雪梨)。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梁羽生博闻广识,多才多艺,曾用“梁慧如”、“冯瑜宁”等笔名写过许多散文、文艺评论和文史随笔,还曾用“陈鲁”的笔名写中国象棋的评论文章。他的棋评写得相当精彩,公认为一绝,读来比亲临现场观棋还有兴味。
梁羽生从小爱读武侠小说,其入迷程度往往废寝忘食。走入社会後,他仍然爱读武侠小说,与人评说武侠小说的优劣,更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文史知识,加上对武侠小说的喜爱和大量阅读,为他以後创作新派武侠小说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众多的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赏白羽(官竹心)的文字功力,据说“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变化而来的。
一九五四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後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以决雌雄。太极派掌门人是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为了门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陈文统的朋友《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触动灵机,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刊登精彩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随着《龙虎斗京华》的问世,梁羽生──梁大侠初露头角,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已有雏型。
在众多的香港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和金庸无疑是两颗最耀眼的明星。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而金庸则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创作者,人们往往将梁羽生和金庸相互比较。为此,梁羽生用“佟硕之”的笔名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发表在一九六六年香港的《海光文艺》上),详尽分析二人异同。其中有这样两句话:“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则较重。”所论颇为中肯。
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八四年,梁羽生在武侠文坛上辛勤笔耕了三十个春秋,共创作了三十五种武侠小说,总字数达一千馀万言。一九八四年,梁羽生宣布“封刀”,从而结束了“江湖生涯”,金盆洗手,改弦更张,准备撰写正统历史小说。
主要作品:
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年表
《龙虎斗京华》1954.1.20-1954.8.1发表
《草莽龙蛇传》1954.8.11-1955.2.5发表
《七剑下天山》1956.2.15-1957.3.31发表
《江湖三女侠》1957.4.8-1958.12.10发表
《白发魔女传》1957.8.5-1958.9.8 发表
《塞外奇侠传》约1957-1958发表
《萍踪侠影录》1959.1.1-1960.2.16发表
《冰川天女传》1959.8.5-1960.12.18发表
《还剑奇情录》1959.11-1960.5发表
《散花女侠》1960.2.23-1961.6.22发表
《女帝奇英传》1961.7.1-1962.8.6发表
《联剑风云录》1961.7.3-1962.11.25发表
《雪海玉弓缘》1961.10.12-1963.8.9发表
《冰魄寒光剑》约1962初发表
《大唐游侠传》1963.1.1-1964.6.14发表
《冰河洗剑录》1963.8.24-1965.8.22发表
《龙凤宝钗缘》1964.6.25-1966.5.15发表
《挑灯看剑录》1964.7.1-1968.6.23发表
《风雷震九州》1965.9.22-1967.9.28发表
《慧剑心魔》1966.5.23-1968.3.14发表
《侠骨丹心》1967.10.5-1969.6.20发表
《瀚海雄风》1968.3.15-1970.1.21发表
《鸣镝风云录》1968.6.24-1972.5.19发表
《游剑江湖》1969.7.1-1972.2.4发表
《风云雷电》1970.2.9-1971.12.31发表
《牧野流星》1972.2.16-1975.1.13发表
《广陵剑》1972.6.3-1976.7.31发表
《武林三绝》1972.10.1-1976.8.16发表
《绝塞传烽录》1975.2.12-1978.4.10发表
《剑网尘丝》
《幻剑灵旗》
《飞凤擒龙》1978.9修订
《弹指惊雷》1977.5.1-1981.3.9发表
《武当一剑》1980.5.9-1983.8.2发表
《武林天骄》
梁羽生作品全集
《萍踪侠影录》(共二册)
《七剑下天山》(共二册)
《江湖三女侠》(共三册)
《雪海玉弓缘》(共三册)
《冰川天女传》(共三册)
《女帝奇英传》(共二册)
《大唐游侠传》(共三册)
《龙凤宝钗缘》(共三册)
《广陵剑》(共四册)
《挑灯看剑录》(共五册)
《鸣镝风云录》(共五册)
《慧剑心魔》(共三册)
《瀚海雄风》(共四册)
《还剑奇情录》(全一册)
《风云雷电》(共五册)
《冰河洗剑录》(共三册)
《风雷震九州》(共三册)
《侠骨丹心》(共三册)
《散花女侠传》(共二册)
《联剑风云录》(共三册)
梁羽生新作系列
《白发魔女传》(共二册)
《武林天骄》(共二册)
《武当一剑》(共三册)
《游剑江湖》(共四册)
《牧野流星》(共四册)
《弹指惊雷》(共三册)
《绝塞传烽录》(共二册)
《剑网尘丝》(共三册)
《幻剑灵旗》(共二册)
《塞外奇侠传》(全一册)
《冰魄寒光剑》(全一册)
《飞凤潜龙》(全一册)
《龙虎斗京华》(全一册)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
2005年9月14-17日,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先生回家乡广西度中秋。中新社发 骆文刚 摄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大公报》消息,该报前副编辑主任、著名武侠小说家陈文统先生(笔名梁羽生)的葬礼,于昨日上午在澳洲悉尼市北区麦考里公园的公墓举行。
根据家人的意愿,梁羽生的小型葬礼十分低调,仅家人和亲友等七十余人参加。葬礼于上午十时开始,在一位华人牧师引领下,葬礼依照基督教仪式举行,梁羽生的二子陈心明在仪式上回顾了父亲不平凡的一生。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特地委托代表为梁羽生献上花圈,挽联上写着:
悼梁羽生兄逝世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报道称,陈文统先生于一月二十二日在悉尼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大公报》同人已实时发出唁函,对陈文统先生的逝世致以沉痛的悼念,并对家属致以诚挚问候。唁函及帛金已于日前转交陈文统先生家属。
沉痛哀悼梁老
| 欢迎光临 华工象棋论坛 (http://www.hgchess.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