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排局诠正] “困毙”比“逼和”更加合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7 18:5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困毙”和“逼和”是象棋类游戏对同一种游戏现象所使用的不同规则。最具代表的是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无子可动判负,这就是“困毙”。无子可动判和,这就是“逼和”。 很多人认为,被对方逼得无子可动了,就没有资格求和,应该判负!可有的人认为,一方没有符合规则的走法可动,况且王不可能送吃,没有杀死对方王的情况下叫对方认输,胜之不武,这不是君子所为,应该判和!对方的王动弹不得了,还不认输,死不投降,这是耍赖。对方的王动不了,要王送死吗?杀没有反抗能力的敌人,这太残忍了,应该判和,让对方王死里逃生。判负与判和,到底哪种更加合理呢? 所有的象棋类游戏,好像只有国际象棋使用“逼和”,据说国际象棋“逼和”的历史并不长,以前的国际象棋也是“困毙”,后来因为一位大师的坚持,最终才使用“逼和”。逼和的主要目的是给弱势的一方提供求和的机会。我想,如果那位大师坚持“困毙”,现在的国际象棋是不是也使用“困毙”呢? 棋是战争的模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我知道,在现实的生死决斗中,“困毙”比“逼和”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例如,一个歹徒被**围的无处可逃,他拿刀威胁**,你们放我走,不然我自杀!他当然不会自杀,这跟王不可能送死一样,可是**会放他安全离开吗?肯定不会!最终的胜利者肯定是**,歹徒嘛,要么进牢房,要么停尸房。这说明,歹徒的一方是失败者。歹徒想“逼和”是痴心妄想,不可能的。有人说,逼和是一种战术,逼和实际上是给劣势方更多机会的一种照顾,使下棋更具有悬念和意外。这让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代表弱势方的“跳楼秀”“跳桥秀”们,他们(她们)肯定是逼得没有办法才那样做,可是结果呢?很显然,以失败而告终。在现实中,我找不到成功“逼和”的例子。输了就是输了!并不是一刀砍下来,脑袋掉了,这才是输。有很多胜负是看不到刀光剑影的。武力威慑,能够把对方逼得无处可逃,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困毙”比“逼和”更加合理,国际象棋是时候恢复它的本来面貌了。至少,也应该进行一场“困毙”与“逼和”谁更加合理的大讨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11-11 22: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