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4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残排局理论] 对实用残局性质的探讨和论述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4-11-27 14: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是可以的。 只是感觉意义不大。把“例胜”和“例和”这两个词,用“必胜”和“正和”代之, 没什么必要。 残局的结论(和,胜,负)的判定,主要是为棋手实战的各种形势做参考,当然也被玩排局的人来判断某些局面。 按楼主的各种原则(对局实战过程中基本上不会采用和参考)来分“必胜”和“正和”,理论似乎很严谨,但实际用不到。 倒不如原来的“例胜”和“例和”准确, 这个“例胜”和“例和”,本身说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大部分情况下的结论,而不是指特定局面的。 “例胜”和“例和” 可以包括巧胜、巧和。 下棋的人都能理解 “例胜”和“例和” ,而决不会去钻牛角尖去争论那些特定局面不符合 “例胜”和“例和” 。比如我们说士象全例和单车,大家都会接受,但如果士象位置不佳,单车也能巧胜,这样的结论大家都知道,大可不必用 附加很多你的原则条件下来用“必胜”和“必和” 判断。 我也比较认同法官的观点。
2#
发表于 2014-11-27 14: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半途插入以上评论,对不住了。
3#
发表于 2014-11-30 19: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魔帝大人 于 2014-11-30 19:24 编辑

  1. "所以,我索性不用“例胜”和“例和”这两个词,用“必胜”和“正和”代之。"    ---- 单车“例胜”马双士,先生要用单车“必胜”马双士来代替吗?       2. 按先生“正和” 的定义,单车不是“正和”士象全的,后面说单车巧胜士象全时又说“本来是正和残局”,   
  3.按在先生的说法:所谓“正和”,就是在给出双方子力属性之后,无论进攻方(A方)如何布子,结果都是和棋, 那也就没有“巧和”,二后面又说 “有了正和命题残局,才衍生出“巧胜”这个概念。”
是先生绕晕自己还是绕晕了我?  传统的“例胜,例和” 和 “巧胜,巧和”, 大家理解起来不会有偏差的。  
4. “巧胜”和“巧和”是由于某一方子力位置欠佳所导致的结果,不能理解成是因某一方走了劣着而造成的。”  --- 实战中往往就是棋手走了劣着而被对方巧胜或巧和。也就是说这个巧胜或巧和不是单纯的理论,更多是于实战中来体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4-6-10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