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83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湖局研究] 三战变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3 10:0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豫东棋人 于 2024-7-9 20:50 编辑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8699879949999982996676994199999950999999309942999999999947583699[/DhtmlXQ_binit]
[DhtmlXQ_event]三战变局[/DhtmlXQ_event]
[DhtmlXQ_owner][/DhtmlXQ_owner]
[DhtmlXQ_title]三战变局[/DhtmlXQ_title]
[DhtmlXQ_author][/DhtmlXQ_author]
[DhtmlXQ_remark][/DhtmlXQ_remark]
[DhtmlXQ_result]和棋[/DhtmlXQ_result]
[DhtmlXQ_type]排局[/DhtmlXQ_type]
[DhtmlXQ_group]散局[/DhtmlXQ_group]
[DhtmlXQ_movelist]767050704131303182704748493936378681313070513040664640504656504081804041803037383038483839384151[/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refer]http%3A//www.0998.cn/%0D%0Ahttp%3A//www.6670998.cn/zqhuang/showlist.php%3Fpieces%3D7-19%26rpieces%3D4-10%26bpieces%3D3-9%26rpower%3D156-410%26bpower%3D196-456%26rp%3D1%26rc%3D2%26rn%3D0%26rr%3D1%26bp%3D3%26bc%3D1%26bn%3D0%26br%3D1%26bb%3D0%26ba%3D0%26rb%3D2%26ra%3D0%26fen%3D3k1r2c4P499993p2CCR4p3B5p34K1B2%26mode%3Ds%26id%3D43887[/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0:1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局是“霹雳”局的衍生局,与“晴天霹雳”局存在着亲缘关系。该局以红马替代两只红兵,而基本着法不变,构思甚为巧妙。本图势较早见载于1948年邵次明编著的《象棋战略》及抄本《江湖棋秘》,是一则简单的和局。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9999999949999943797775999999314199999999509999995399999999583847[/DhtmlXQ_binit] [DhtmlXQ_movelist]4140504075454050775753437970505131414341707151504555475771415848414838484948[/DhtmlXQ_movelist] [/DhtmlXQ]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0:28:01 | 只看该作者
在上局的基础上加2个卒,结果则与三打祝家庄的结果类似。本局我只走一种变法,如果谁有兴趣可以看仁人编著的《江湖棋摊残局揭秘》。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9999999949999943797775999923314199999999509999995399990508385847[/DhtmlXQ_binit] [DhtmlXQ_movelist]41405040754540507757534379705051314143417071515045554757714108184143584843483848494818285585051585882829233315253343253588863536435336468676504053435747483846367677[/DhtmlXQ_movelist] [/DhtmlXQ]
4#
发表于 2009-10-13 17:50:13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一个谁替代谁的问题。 实际上这局(2楼)才是原型,后来的各种霹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这局。
5#
发表于 2009-10-13 18:47:03 | 只看该作者
何以见得2楼是原型?请指教!
6#
发表于 2009-10-13 18:58:12 | 只看该作者
请在站内搜索"霹雳",基本上在外边看得到的都有. 当然那些用"象棋演播室"的图要管理员处理一下了!
7#
发表于 2009-10-14 08:27:39 | 只看该作者
其他霹雳有早于邵次明先生那局的吗? 另外从着法变化难易程度上也能推测出。以兵代马再加兵卒加移位等,从而增加难度和“弈趣”;如果反过来是以马代兵,那是什么感觉?邵次明先生会那么干吗?
8#
发表于 2009-10-14 09:41:2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这期间(见诸文字)有20年的间隔.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1:04:14 | 只看该作者
回4楼朋友你这个问题8楼朋友已经回答了。 回7楼朋友。我认为改棋有的是把简单的棋局改成复杂的棋局。如把2楼改成3楼。也有把复杂的棋局改成简单的棋局,就好象把晴天霹雳改成加马晴天。
10#
发表于 2009-10-14 11:12:36 | 只看该作者
【邵次明先生传略】 邵次明(1880年—1969年),清光绪六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十里堡村,家庭亦农亦商,经济状况中等。邵次明幼年时家乡农村弈棋风气十分盛行,乡人们常在田间劳作之余杀上一盘;有些好手没带棋具时,就来个口弈;邵次明所在的十里堡村,逢年过节还要借蒙馆、祠堂等场所来个比赛,所以邵次明在幼年时就学会了弈棋。 其时,有个叫王尚纯的老人,棋艺出众,是山东的名手。一次,王尚纯在塾间弈棋时,发觉邵次明聪明过人,棋路明畅,是个可造之才,表示愿收他为徒,此年邵次明13岁。在王尚纯的门下,邵棋艺进步很快,14岁时,在乡里已无敌手。王尚纯又以秘谱《自出洞来无敌手》相授。邵次明得棋书后,经反复研读,棋艺猛进,15岁时,王尚纯老人已不能对他让子。邵次明17岁时,潍县一家茶馆举办象棋比赛,邵次明力压群雄,挫败县名手李子正,夺得桂冠,一时被称为“潍县棋王”。之后,邵次明去济南求学,在省城亦鲜逢对手,一时有“山东新星”之誉。 邵明次擅长斗炮局,常作车轮战表演,以下子神速著称。1922年至1937年间,邵次明曾与华东、华北的谢侠逊、窦国柱、连学正、万启有、那健亭、田玉书等名手对垒,战绩可观。在上海青年会的一次擂台赛中,前后四个小时左右,邵次明竟击败了29位攻擂的好汉。 邵次明毕生精研棋艺,弈游棋国70多年,足迹遍及全国30多个城市,无愧于“山东棋圣”的桂冠,且在培养棋艺人才方面建树良多,当得起“桃李遍天下”的称誉。邵次明的学生中,以名棋手陈天才为最著,是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山东省象棋界的佼佼者。著名棋艺理论家张雄飞亦多受邵次明的指导,对邵次明仰慕至深,曾赠给邵次明一首诗:“棋国仰山斗,鲁东一古稀。枰缘结海内,桃李遍天下。”借此表达对于邵次明的崇敬之情。 解放后,由于社会安定,象棋事业得到空前的繁荣,各种棋事活动相继开展,邵次明总是积极参加,如为本地举办赛事、培养新手等。他还多次参加全国的赛事担任裁判等。1962年邵次明去上海游历,和谢侠逊在旧地重逢,故人相见,不免手谈一局。其时,邵次明已81岁高龄,但仍然身体健康,步履轻健,这也是他常年坚持弈棋和身体锻炼的结果。谢侠逊老人深有所感,作一“七绝”相赠:“年高是童尽还童,老树开花分外红。春到江南别无态,故交有梦绕山东。” 新中国成立后,邵次明被聘为山东省文史馆的馆员。 1969年,邵次明去世,终年89岁。
11#
发表于 2009-10-14 13:01:19 | 只看该作者
【谢侠逊先生传略】 谢侠逊(1887.10.1-1987.12.22),名宣,小名卿源,原字弈算,以示个人爱好,后改字侠逊,号烂柯山樵,是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国际象棋的先驱,人称“百岁棋王”。谢侠逊为祖国神圣的民族解放大业作出贡献,被誉为“古今以来以象棋报国之一人者”,周恩来曾赞誉他为“爱国象棋家”。 谢侠逊是浙江省平阳县人。出生于腾蛟凤巢,定居于平阳县城。13岁曾读私塾,因家境贫寒而退学。14岁时迁居上海。1908年报考小学师资,任白沙小学教员,翌年任教湖门小学。后经戚友帮助,考入温州师范学校,未三月,历父病故辍学,后任教于龙湖小学,担任教育会书记。 谢侠逊6岁从父学棋,10岁开始读象棋古谱《韬略玄机》,棋艺享誉乡里,人称“棋中神童”。13岁与温州棋魁陈笙战成平手,名噪东瓯。后与林奕仙互相切磋。青年时代曾把道光以来的国耻排成残局,以倾吐爱国之心。1912年为上海《时事新报》象棋栏撰稿。1915年,经黄群介绍,任上海《时事新报》馆办事员,后受聘为《时事新报》、《神州新报》、《新闻报》、《大公报》象棋专栏编辑。1918年,上海举办全市个人象棋比赛,有六十多名棋坛高手,谢侠逊力战群雄,名列第一。1926年,棋友们在上海成立“全国象棋司令部”,谢侠逊被推为总司令。他还委任了各军长、师长、旅长,轰动一时。1928年首创介绍象棋比赛实况、可供观众欣赏的挂式大棋盘,此创造后被推广向全球。 他触类旁通,初学国际象棋即连获胜局,1903年就已成为万国象棋会(国际象棋组织)会员,是该会第一个中国人会员。1929年至1931年,三次国际象棋大赛中,斩关夺隘,势如破竹,连连夺冠。1934年访问新加坡,与英国军人国际象棋冠军亨特表演赛获胜,轰动一时。1935年在参加在广州沙面举行的中、英、美、德、奥五国“银龙杯”国际象棋赛,以胜十八局、负一局、和一局夺得冠军。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准备派五位巡回大使出国募捐,其中赴欧美四人已定,惟去南洋的苦无适当人选。谢侠逊找到邵力子,毛遂自荐。邵力子为他忧国忧民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为之保荐,并题词相赠:“胜者所用败者之棋,明乎此义,复兴中国何难哉!”张治中也赠题词一帧:“虽剩一兵一卒,亦必抗战到底,必得胜利而后已。”冯玉祥手书“象棋国手”以勉。 1937年11月,谢侠逊离开广州,转道香港,乘船直航菲律宾。谢侠逊在菲岛同许友超、李秋庵等棋坛名将连战连和。他事后谈及,此行目的是团结侨胞,一致抗日,内部以和为贵。正在此时,南京失守消息传来,谢侠逊和侨领商定,当即召开大规模的“全菲华侨抗日救亡大会”,并亲自拟就一副对联,高悬大会讲台两侧:“廿年霸越,三户亡秦,抗战奋前途,莫辜负菲岛潮声,岷江蟾影;汉患匈奴,唐遭突厥,古今同劫局,应急效班超投笔,卜式输财。”会上群情激奋,当场认捐。 在槟城时,当地筹赈组织借用体育场地划为棋枰,招募男女青年各十六人为“活棋子”。观众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谢侠逊从菲律宾到印尼,又从印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取道缅甸回国,时至1939年,历时两年。谢侠逊以弈棋形式在侨胞中宣传抗日救国,为慰劳抗日伤兵、救济难民募捐,计得捐款5000多万元,及许多金银行珠宝首饰。先后归国参加抗战的华侨3300余人。 1939年夏,谢侠逊回到重庆,已鬓须斑白了。常在东方协会内与爱国民主人士对弈象棋,还为《大公报》副刊《象棋残局》专栏撰写棋稿,每日刊登一局。一天下午,周恩来先生特来协会提出对弈,谢侠逊欣然从命。于是一面品茗,一面下棋,三局皆和。周恩来棋法娴熟,守得平稳,攻得锐利,着法多变,颇有大将风度。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明人重马,清人重炮,我们应该重兵卒。”谢侠逊回答说:“马,虽有八面威风,但可用兵卒制马。”周恩来昂首大笑,爽朗地说:“对!对!兵卒就是群众,抗日救国就是要广泛发动群众啊!”后来,谢侠逊把第二局残局命名为《共抒国难》,发表在重庆《大公报》副刊《象棋残局》上。此后,他又在《大公报》副刊《象棋残局》上连续发表《士兵至上》、《锄奸诛伪》、《兴中扫日》、《内战自杀》等局,宣传抗日,反对内战。 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发动内战。谢侠逊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十分不满,以《止戈为武》、《救民水火》、《制止内战》、《悬崖勒马》、《暴政必败》等为残局题名,来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和倒行逆施。1947年他离渝回沪,旋返平阳老家,重新起用过去的别号“烂柯山樵”,欲与棋枰为伴,终了此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谢侠逊历任上海市体委委员、第一届全运会棋类竞赛委员会副主任,首、二届全国象棋锦标赛总裁判,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国庆十周年参加天安门观礼。 1981年,他听说全国棋类联赛在温州举行,兴奋不已,以九十三岁高龄执意赴会。在会上,谢侠逊见到新中国第一代象棋冠军杨官璘,第三代冠军柳大华,感到象棋事业后继有人,心里十分高兴。他还与温州棋坛老将沈志弈举行公开表演,一时传为佳话。 1985年,谢侠逊百岁寿诞,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题词“百龄高手、永葆青春”,以示祝贺。国家体委特在他百岁寿辰时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7年12月22日,一代棋王谢侠逊病逝于上海。他的一生,是象棋活动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中国近代象棋史上一个重要侧面。 谢侠逊一生积极推广棋类教学,桃李满天下。其中国内杰出国际象棋青年教练杨海南,就是师承于谢侠逊先生,是其第三代传人。 谢侠逊平生著作甚丰,共出版棋谱十余部二十九册。 专著:   1.《象棋谱大全》:1922年起,谢侠逊精心研究前人的棋谱,集其精华,在中华书局陆伯鸿的帮助下,于1929年出版了我国象棋史上第一部最完整的棋书《象棋谱大全》。该书分共12册,计200余万字,出版后大受欢迎,至1945年,已再版九次。   2.《国耻纪念象棋新谱》: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时,他用30局残局排成“莫忘国耻”字形,并出版了《国耻纪念象棋新谱》一书。   3.《围棋象棋谱》   4.《新编象棋谱》   5.《南洋象棋专辑》   6.《海内外象棋新谱》   7.《金鹏梅花诀着棋谱》   8.《象棋新谱》   9.《新编象棋谱》   10《象棋初步》   11.《象棋心得》   12.《象棋指要》:1983年,谢侠逊集90年从事象棋的心得,编写了《象棋指要》出版。当年97岁的谢侠逊成为我国最高龄的棋书作者。   译著:   为使象棋走向世界,谢侠逊与丹麦人查理士·葛麟瑞合作,把300余残局的著作译成英文,这是中国第一次用英文版本向世界介绍中国象棋的书籍。
12#
发表于 2009-10-14 17:25:40 | 只看该作者
有空的话,把这些棋手档案添加到东萍棋库里去吧 比如:http://www.dpxq.com/hldcg/qishou_1201.html 多一个棋手档案 就少了一个空白
13#
发表于 2009-10-14 22:07:13 | 只看该作者
12# 667 支持!!!
14#
发表于 2009-10-15 17:31:03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10-15 19:0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zsjy 于 2009-10-15 19:09 编辑 14# 667 "霹雳"类局我还有几个新的类型没放出来. 呵呵,以后如能出书的话再说吧.
16#
发表于 2009-10-15 21:27:52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7-6 00: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