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1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象棋志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5 01: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已发表于2008年棋艺杂志第8期

作者:牧野流星

这是一群致力于象棋发展的人们,这是一群关注象棋发展的人们。他们虽然不是专业的棋手,但他们为中国象棋创造的财富、创造的价值丝毫不逊色大师、特级大师。笔者近日有幸采访几位这样的人士,通话笔者与他们的对话,同各位棋友一起走近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为中国象棋发展创造的世界。

 

 

赞助商之关注人物一吴建强。

作为商人吴建强和他所创办的浙江嘉兴市三环针织工贸有限公司在商界可谓是鼎鼎大名。这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专业企业,主要生产以天然纤维原料为主的各类别针织时装产品,产品100%销往国际市场的全国知名企业。作为棋迷吴建强2005年起赞助浙江队和网络三环宇宙队。浙江队2007年以来,在各种象棋个人比赛中打出好成绩,比如于幼华获名人战冠军、赵鑫鑫获2007年全国个人赛冠军、陈寒峰获2007年象棋大师赛冠军,与其密切关注密不可分。吴总在2006年和2007年赞助了弈天联赛和2006年弈天个人赛,其中2007年三环宇宙队获弈天联赛超级组冠军。

  者:赞助象棋比赛的最初原因是什么?

吴建强:一是爱好,第二主要是圆梦。说实在的,我很喜欢象棋,小时候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成为一个高水平棋手的机会。通过赞助一些比赛,可以圆一些自己曾经想实现却无法实现的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使浙江象棋得到更好的发展,使中国象棋得到更多的进步。当然,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更多的企业家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投入了,象棋会给大家更多的快乐和回报。

  者:请您谈谈您在赞助象棋比赛中的得失经验。

吴建强: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能够在浙江乃至全国为象棋炒作良好的氛围,并促进它的发展。可以欣喜的看到,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小孩学棋的积极性明显增加,各种象棋比赛越来越受到商家的关注,商业化象棋比赛越来越多。比如浙江队,以前是主场没着落,最近几年各地抢着办主场。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象甲受到的关注度更高,而企业的知名度也在增加,一连锁的效应使得整个象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队员收入增加了,积级性也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更有利于职业化程度的完善。比如今年象甲联赛,有50多个媒体关注这些比赛,包括一些网站的现场直播。随着媒体的关注,企业的广告效应逐步增加,我相信,象棋正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明年会上更高台阶。

  者:您对象棋的前景是如何看的?

吴建强:我是相当看好的。第一,理论上说,在中国,象棋是拥有爱好者最多的一项体育运动,棋类的爱好是终生相伴的,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队伍将会越来越大。第二,设想象甲,目前是以专业队为基础,随着象棋的不断发展和各种体制的不断完善,最终会走向俱乐部模式。队员的正常流动、象甲各队的管理方式与操作模式会越来越正规,队伍队员的建设、资源的使用会更加合理化。设想一下,就是象甲前三名中允许有一名队员合理流动到后三名的队伍中去,较弱的队实力得到加强,好的训练方法得到交流,对整个象棋的发展是有益的。国内外先进体育俱乐部的经验,对象甲的健康发展会带来很多好处。

  者:最后请您谈谈对象棋比赛的设想?

吴建强:象棋比赛会越来越多,就浙江而言,目前已经在讨论省内联赛。联赛的模式可能为五人,其中四人为地方好手,另有一人为主管负责人或赞助商代表。假如全国各个省市都有自己的联赛,让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参与其中,可以设想,象棋的影响力会逐步增加,象棋的发展步入良性轨道,中象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棋赛组织者关注人物之石毅

   棋友杯全国象棋大奖赛1988年创办于丹东,其后又在山西、湖北、吉林、山东、上海、黑龙江、广东、辽宁、福建、北京等许多省市连续举行,成为全国最大的业余棋坛传统赛事。这项赛事是由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一手创办起来的,这个人就是他就是中国名人书画院院长、原《棋海新友》月刊总编辑石毅。

   笔者:棋友杯创建于哪年

   石毅:199873日,首届棋友杯在辽宁丹东举行,至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20周年。

   笔者:您当初创办棋友杯的初衷是什么?

   石毅:当时国内象棋比赛比较少,全国团体赛参赛资格要求比较严格,只有省级(行业体协)以上的专业队才有资格参加比赛,业余棋手是没有机会参加这类全国性比赛的,这样发展下去,对象棋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创办了这个全国性的业余大赛,为广大业余棋手提供一个竞技舞台。

   笔者: 今年是棋友杯创建二十周年,可以谈谈这二十年中您创办比赛的经验吗?

   石毅:88年的首届至97年之间基本上市棋协牵头,第10届起完全是民办,为了能使比赛举办更快捷、规范,我们成立了全国棋友杯常设委员会,这一个专门为举办全国棋友杯大赛的专门机构,在全国业余比赛中也是最为规范的组织机构。

   笔者: 据我所知,业余棋赛的赞助非常不好拉呀。

   石毅:是的,每届比赛搞得也是很艰难的,我们一般都通过在中央级以上的媒体报道开幕式和闭幕式时,对企业进行“软宣传”。这样企业也能得到适当的回报,而广大棋友通过大赛可以得到煅练的机会,是一个双赢的作法。

   笔者:近年象棋市场,特别是棋类的报刊杂志市场不是很景气,多家杂志都被削减,您对此有何看法或建议呢?

    石毅:是呀,象广东《象棋》、北京的《棋牌周报》、辽宁的《棋海新友》都已经停刊,传统方式需要一定改变。我们也开通网站http://www.cchess.cn/象棋世界网站,网站是对传统的杂志的发展与有益的补充,,中国象棋目前还无法走出国门,只能靠我们自己力量去发展,我坚信中国象棋这一古老的国粹会发扬光大的,象棋美好的春天会来到的。

    笔者采访石老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深怕打扰石老的休息,但石老谈起象棋来,思路之敏捷丝毫不比我这个“年轻人”差,特别是石老对中国象棋的执著远远超过一般人,有生之年一定要把棋友杯办下去,这是石老的心愿,相信也一定广大业余棋手的心愿

      

 

       赛事直播关注人物之燕山布衣

北京的燕山布衣是网络报道象棋的先驱之一,他报道北京举办的各个象棋大赛,近距离聚焦棋赛,拉近了广大象棋爱好者与象棋的距离。布衣的工作繁忙,无论与公与私,他与象棋的关系都不大,完全是凭着一颗爱棋之心,全方位、全过程报道棋赛,牺牲了许多

休息娱乐时间,虽然写博客者都是以牺牲休息时间来工作,但或者棋手、或者裁判、记者、网站管理者,都有一定的工作目的,而布衣之报道,更为纯粹、淡泊……(摘自张晓霞博客)

笔者:您是在哪一年开始做现在象棋比赛现场直播的?

布衣:哈,“先驱”谈不上的,但喜好象棋这门国粹已经30多年了。自80年代以来,如《北方棋艺》、《象棋》、《象棋研究》、《象棋报》等等各类棋艺书籍报刊是每期必买的,同时也热衷于下棋、推广的。如八十年代中期,与人合作,邀请臧如意、喻之青等大师来给家乡的棋友们举办象棋讲座、车轮战等等,对家乡象棋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后因本职工作繁忙起来,暂时疏远了象棋……

2005年4月,正直北京威凯杯大师赛在京举办,布衣浏览各大象棋网站,网络,看到关于比赛的新闻寥寥无几,且都是赛后的简短消息。内心深处豪情再起,觉得有必要满足天下象棋同道的愿望,为棋迷多传递赛场的消息,于是个人便选择了民间象棋网站《秋雨夜》的棋赛烽火论坛做为平台,义务现场直播象棋比赛,担任起雷锋的角色,来第一时间满足棋友们的心愿。

笔者:您多次在网站做象棋比赛的直播,请您谈谈网络直播象棋比赛优势与不足

布衣:网络直播的优势,是能够及时、快速的告诉天下网络棋迷的最新鲜的信息,满足了广大棋迷对大赛进程了解的迫切心情。做为棋迷,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大师,能第一时间知道偶像胜负结果,那是是非常快意的事情。网络直播的不足同它的“短平快”特点一样,虽然有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和棋局的好处,但缺乏必要的深度、缺乏系统的深入。同时,由于直播者的经济条件、文学素养各异,对赛场新闻点的捕捉和侧重不同,其所了解的象棋历史、花絮典故、布局的分支等综合知识的积累不同,包括对所熟悉的特大、大师的深度挖掘等不同,其所直播场次的效果和风格也会有所所差异的。

笔者:这个深度主要是指什么,是棋局的技术评注吗?

布衣:这个深度,并不是单指棋局的技术评注,对于过于专业的棋局分析,是不需要我等爱好者来第一时间评注的。对于棋局进程的把握布衣以为点到为止既可,因为受到水平所限,在转播中大谈对局中一着技术的得失,难免漏洞百出,遗笑大方的。

笔者:网络直播过程,有什么要直播人员注意的规范吗?

布衣:规范谈不上的。布衣的心得是直播的关键是要抓住现场棋手的神韵。有时,即时不播棋谱,要是把赛场气氛第一时间、如实的渲染播报出来,也能令网络棋友们心潮澎湃、紧张的令人窒息的,呵呵。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考验直播者的综合学识和素养。象棋知识的基本功,熟悉棋界的大师,以及棋界典故的由来。做为直播人,最好在比赛前,把大师们背景、棋艺特点和风格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底,在转播比赛过程中便更有针对性了,这样也就会更容易抓住赛场的精髓和神韵。另,做为直播比赛的雷锋们还要注意一点的是,要做到相对公正的报道、注意语言措辞,减少地域偏见,直播中说出来的话,要接近事实,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造成以讹传讹的,雷锋们做到这些,网络直播会更公正、客观些,效果自然也就更好一些的。

笔者:现在转播的地域性很强,您认为会专业的直播人出现吗?

布衣:从目前的社会经济结构看,专业的象棋直播人,我觉得暂时还不会出现的。因为象棋这碗饭,普通爱好者是无法把它当成职业来养家糊口的。现在的很多直播人是凭借着对象棋的一腔热情,义务做这些工作,属于“雷锋型”的。他们为中国象棋发展默默尽

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相信在在这些雷锋们的推动下,加上国家体育总局的重视,以及大师们的努力,中国象棋会朝好的方面逐步发展的。

 

 

网络电子杂志关注人物之东邪

东邪,辽宁葫芦岛市陈广,弈天竞赛部部长,东萍象棋网创办人,国内象棋类网络电子杂志的首创者。他主办《东萍象棋》前后出版了十四期,他所创建的“东萍棋库”成为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学棋、打谱的必备工具之一,成为传统学棋模式的必要补充。

笔者:《东萍象棋》创办于一年?

东邪:创办于2004年。

笔者:办刊宗旨和办刊目是什么?

东邪:东萍象棋网络杂志是一个致力于发展象棋事业的免费网络象棋杂志。它以“传播网络象棋文化,为网络象棋发展服务”为办刊宗旨,以“汇集网络中的精华,打造一流的象棋刊物”为办刊目的。

笔者:《东萍象棋》杂志创办初衷是什么?

东邪:网络的出现,将会是中国象棋一场新的革命,将为中国象棋更广泛更快捷的全球性传播和象棋文化事业的打造更替,网络象棋刊物的出现将会是这一历史的见证和必然。

笔者:网络电子杂志在现在有发展的空间吗?

东邪:只要有人肯写,发展空间很大的啊。

笔者:他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呢?

东邪:电子杂志优势是方便观看,而且棋谱可以搞成动态的,这样看棋评类文章就很方便了,相对于专业级的杂志,东萍杂志更倾向于广大的初中级爱好者,作者以网络写手为主,报道的侧重点也是网络大赛,是一个网络写手与网络棋手交流的平台。在报道方面,也相对比较广,大到弈天的联赛,小到帮派比赛,都可以写,是对专业棋刊的补充。

笔者:《东萍象棋》一共出版了十四期,后来就没有办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东邪:主要是解决不了稿件的来源问题,《东萍象棋》网络杂志是最早的付稿费的象棋类电子杂志,但是由于写手不多,稿件来源比较少,自己也办的没经验,投原创稿件的人不是很多,后来暂时停办了,以后有机会还会继续办的。

笔者:东邪的无奈也侧面反映中象发展过程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关注这些民刊,如何更好利用这些民刊做为专业杂志的补充,祝愿《东萍象棋》早日与我们再见。

东邪:谢谢。

 

 

中象博客关注人特之象棋王子

他是一个年轻人,一个充满******的年轻人,他的当年创办的博客当月的访问量达到10万,他发博文《纪念与总结〖国粹〗宣扬指数突破十万》激励自己前行,他的博客访问量突破百万,国庆节进入新浪体育百万博客名人堂,他的博客访问量现为250万,他就是象棋王子。

笔者:平时你下棋吗,参加过什么比赛吗?

王子:200417岁时,我入读大学,同年10月创办学校象棋协会。大学前三年,业余时间充足,我几乎每天下棋,大学生团体,个人冠军均拿过。现在主要宣传象棋,下棋渐少,盼望往后能有更多时间享受棋弈乐趣。

笔者:你的博客核心思想什么?

王子:我的博客意思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精,快,全。精:务必尽自己最大力量将每一篇博文打造成精华,包括内容尽量整合更多有用信息,排版尽量美观精致,制作“同类链接”帮助访问用户快捷找到同一赛事或棋手的相关博文等。快:第一时间,第一速度将赛事战况呈现给访问用户。全:博客内容丰富多彩,海量象棋视频,精彩赛事专题,及时赛事战况,棋谱,棋评,原创作品任你选,象棋美女靓图不定期引爆用户眼球。精快全三字是我总结的博客成功关要,希望能给更多我的象棋博同仁以帮助和启发,大家共同努力提升象棋形象,为象棋美好未来努力。

笔者:你对象棋博客发展是怎么看的呢?

王子:新浪象棋类博客在棋迷的自发努力和组织,新浪棋牌的大力支持和关照下,愈显强大。名写手小猴子,马戈,杨柏伟,燕山布衣,阿南师傅,牧野流星,雁点青天,文晴,horace_wu等,热情棋迷飞龙天舞,云海飘逸,横云,孤雁,利明棋室等,专业棋手孙浩宇,党斐,才溢,金海英等,象协章文彤,名记马纯潇及谢靖特大父亲等均在博客军团,象棋博客俨然已成象棋宣传一股非凡的新势力。

笔者:你对以后宣传象棋的设想?

王子:谈到象棋的宣传,我个人最初是用给QQ好友和QQ群发消息的方式告诉大家最新象棋信息,我的QQ自博客开通起便一直用博客地址链接的签名,这个方式现在已非常流行。未来的象棋宣传,暂时无法实现在电视和报纸,杂志等放置广告的办法提升影响力,但可以做到努力宣传好赛事赞助方使商家意识到象棋的潜力。设想呢可以一方面打造优质象棋,留住现有棋迷,集合“高回头客”同时吸收更多棋迷;另外捧出每地的象棋偶像或英雄,来个偶像与英雄影响力,带来更多不同的棋迷。

象棋王子博客的宗旨:“宣扬象棋,复兴国粹”,因为象棋在我心中是崇高的,至爱的,相信许多许多棋人与我执相同思想,一起努力!

 

整理完这篇稿件,东方已然悄悄发白,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不知道此时是不是有很多象我一样关注中国象棋的棋友们正在默默用行动为古老艺术注入着新的生命呢?夜色远去了,黎明已经来了,中国象棋的春天离我们更近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9-13 16:05: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667在2008-8-25 1:38:00的发言:

本文已发表于2008年棋艺杂志第8期  
   笔者:棋友杯创建于哪年

   石毅:199873日,首届棋友杯在辽宁丹东举行,至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20周年。


2008-1998=20

3#
发表于 2008-9-13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发错了,应为1988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10-4 22: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