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子百局谱 裘望禹 高佩玉 (题外话,裘老师和我合写的《杂子》手稿,不知放到哪里?10年前一次病,记忆力大减,无意找到) 我爱排局 代序 我除了与棋友朱鹤洲等诠注了七本古谱外,还独自或与棋友创作了《七子百局谱》,《九子百局谱》,《少子百局谱》,《改子百局谱》,《框子百局谱》,略带江湖局味《套子百局谱》六本创作集后,手头还有些杂七杂八的排局,虽是杂七杂八,但有很多局如图形字形局,巧胜巧和局等等,内心十分喜爱,恰巧高佩玉棋友也有很多散局,如猜谜局,棋友遗局等,便编成一书,书名就与上面六本创作相联系,称之为《杂子百局谱》,书名虽然难听,只好定下了。 下面,写两点个人对排局的看法: 汉朝以后,唐朝以前,中国与西域各国交通往来频繁,有些人将从印度传来的国际象棋,利用围棋棋盘的四分之一,将棋子象围棋那样放在线上,棋子立体制作不便,用上汉字,兵卒八只,只用了五只,另两只改了唐朝已有的迫击炮,有一只与皇后一起改作卫士,皇帝改为元帅,以免杀了皇帝有欺君大罪。这中西合璧的中国象棋,不但马上在民间流传,连宫廷贵族也十分热爱。到了宋朝更兴旺发展,出现了棋谱,并且产生了排局。 国际象棋,围棋都有排局,但都不如中国象棋排局既多且深,中国靠排局吃饭的有数十万,富阳就有高桥赵,李传来,李元才多人。而我们这些沉迷于排局的,比比皆是。我退休后写了一本《七子》,后来为写棋书全退,目前八十八岁,还在写,不管出版不出版,整天就玩排局,自觉真是个排局谜。 国家把中国象棋列入体育部门。这是脑力运动,但平时玩棋,尤其玩玩排局,有一些文化娱乐的色味。据说体育部门打算把排局方面另作安排,但至今未见出台,难矣哉!
裘望禹 2007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