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民间排局与民间艺人
随着棋艺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残排局著作不断问世,但确实仍有一些好作品隐于民间,知者范围并不广。其实民间排局与艺人在残排局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也不应忽视的。
图一曾由网友李云杰(dalyj)发在《棋友》论坛上:
此局布子简洁整齐,再加上认真解拆一遍的话,在脑海中的印象恐怕是不会磨灭的吧。此局可能是现代人的作品,因为当时同时贴出的另一局我后来在《陶情逸趣1》中找到,不知哪位棋友知道此局的作者。另外如果初始局面摆成图二,能增加一回合。
再谈谈一位民间艺人——古婺。或许现在这样称他有点不妥,因为至今他已经在不少刊物上发表过许多作品了。但他确实有过当“民间艺人”的经历。早年在江湖上流行的许多“泥马”局便是他的杰作。我十分有幸地大约在四年前通过网络与他有了联系。他还喜欢拟一些精巧的红胜排局,这里暂不表。下面看他对一则古谱排局的修改。
如图三,“回马金枪”在许多古谱中均有刊载,其暗含的陷阱是黑将在中路露头,以便形成最后底卒的闷杀,而红方则尽量防止这种情形的出现。比较遗憾的是红方有两种谋和方式,而且一旦熟悉了黑方的伎俩后,还能给予黑方一定的威胁,于是后来的《蕉竹斋》删去了红方的九路边兵,成图四形式(《蕉竹斋》的红马设在了三三位,其本质还是图四)。但仍然没有克服起首红有两种谋和方式的缺点。
后来古骛把黑车换成了黑炮(我已忘了他是在图三还是图四的基础上易车为炮的,按客观的着法来讲,应在图四的基础上修改),终于消除了起首前兵平四的这一和棋分支,见图五:
从这一处细微的改动可以对古婺的江湖排局造诣略窥一斑,也可以知道一则较完美的排局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不断修改,日臻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