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的内容大多以前分散发过,现整理一下,请大家多提意见)
毫厘之间,变化万千
一些比较著名的排局,往往可以作一定的变换以形成形似但本质着法已改变的另外一些局,俗称“姐妹局”。具体的变换大致有增子、减子、换子、移子四种方式,其中后两种不改变棋盘上的总子数。相对来说,移子甚至连子的种类也不改变,比之换子似显更高明一些。本文就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阐述一下在移子这一技巧中,只移一子,且只移一格这一最细微的改动!
满足这一要求的古局要数“高马六出”与“低马六出”、“十字清”与“十字坡”这两对姐妹局最为出名。当然在近代也有一些不错的改局,下面略举一二。
如图一,这是载于《渊深海阔》的“龙马负图”,是一则典型的车马临门型排局,具体着法如下:
图一
和。
在《新江湖残局破解》一书中也收有此局,但红八路边兵已挪至九路,这样末尾阶段就有了新的变化,见图二着法:
图二
下面再看一例。如图三是载于《奇胜巧和象棋谱》的首局“奇圈巧套”,这其实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俗称“单凤朝阳”系列的众多江湖残局中的一局,其着法如下:
图三
“单凤朝阳”系列结局胜、和、负均有,本局应该说是一则不错的和局。下面的这局是笔者2001年11月于家乡上海宝山地区所见(图四),与图三相比,只是红一路前兵后移了一步,当时笔者已经知道了图三的着法,第一反应便是由于这步红兵的后移,弈至第10回合,黑可提前一步炮9平1,这样岂不黑胜了。其实并非如此……
图四
此局到此结束,艺术性上虽然打了一些折扣,但作为江湖残局来说,如果前局在一地摆久了被大多数弈客掌握之后,再摆出本局以使弈客上当,自有其道理,也可看出江湖残局之千变万化。
上面两个例子都说明了移子后着法改变,但不影响结论。下面举一个移子后结论发生改变的例子。
如图五,是原载《竹香斋》一集第44局的“埋尘断剑”,这是一则短小精悍的红先和排局,布子简洁美观,历来受称道,着法如下:
图五
仔细分析棋图和着法便不难发现,三路线上红炮的位置有讲究:若过于靠近彼方,则没有了第四回合红回马叫将,黑炮去马的棋;若过于靠近己方,则因不能平中而失去了对黑有马后炮的威胁。如此看来,红炮的位置似乎只有三六、三五、三四这三点了。是不是这样呢?本局红炮在三六位,更早的《百变象棋谱》中载第27局“三战吕布”红炮在三五位(图六):
图六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将红炮置于了三四位的,意外地发现那样一来将会导致黑胜!见图七着法:
图七
类似的局例尚有陈罗平前辈介绍过的“一线隔天涯”(由红胜变为和棋)。
通过以上几则局例,我们可以领略到象棋排局所特有的奇妙天地吧!总的来说,这种改动类似于语言文字中的“一字师”,往往是妙手偶得,趣味无穷,不可强求之,但也许这就是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