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2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残排局理论] 排局作品命名艺术的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3 19: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排局作品命名艺术的探讨

 

一则好的排局作品不但要有好的排子布阵,富有感染力的着法,而且还应当有一个好的命名。如果作品的图形美观,着法精妙,而没有一个好的局名,就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显得不够完美。相反,有了一个好的局名不但在艺术享受上感到完美,而且有利于传记。

我们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一则排局作品,确实很有独到之处,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但由于所取的局名太普通,太随便,无法让人记住。或者根本就没有局名,这样对大家记忆和传送都不方便,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好的排局作品,其艺术感染力是全方位的,而局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很多作品给我们作出了好的示范,它们既有精深的着法,又有十分贴切的局名,如“七星聚会”、“尺蚓降龙”、“二郎搜山”、“辕门树帜”、等等,因此这些作品得以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那么,排局作品的局名怎样才算好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这也有待排局界的全体同仁共同探讨,确认出一个公认的标准,这当然还有一个过程。我这里只是根据自己的认识谈一点对排局作品命名的体会。

排局作品命名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作品局面形势的主要特征来命名。一则排局作品,它在局面形势上应该具有其主要特征,把握住这个主要特征,再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就可以给它一个恰当的命名。这种命名的方法能够抓住局面的整体特征,有一种全面统领的气势。比如古局“尺蚓降龙”,该局局面的整体特征就是黑方用两个卒控制了红方强大的双车,作者把黑卒形象的比作蚯蚓,把红车比作龙,用“尺蚓降龙”命名,不但对局势特征来说十分贴切,而且这个局名本身就具有一种震撼力,给人一种想探求究竟的诱惑。又比如古局“二郎搜山”,该局局面的整体特征就是红方用马兵两子,利用有利位置困住黑一马士象全,并用底兵横扫黑方双象一马一士,完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杀局,其中把红兵在对方底线搜吃多子的行动比作搜山,很符合局面整体特征,取名“二郎搜山”很恰当。再比方说(我自己的作品)“双锋贯耳”,该局局面的整体特征是红方从左右两边同时向黑发起猛烈攻击,左面是红车,而右边是车双炮,两面夹击,通过一系列手段最终取胜,整个进攻过程都是在两翼展开。而“双锋贯耳”这个素语出自武术中一套路名称,指的是用双拳同时猛击对方两个耳门,形成致命打击,用这个素语来给该局命名,很符合这局棋红方进攻的整体特征,尤其是最后成杀时的局面,比较扣合。

二、以作品中最为精彩的着法特点来命名。一则排局作品往往有一两步最为精彩的震撼心灵的着法,以这个最为精彩的着法特点来命名,能够抓住局面的突出特点,有一种重点把握的气势。比如“一剑封喉”,这局棋红方前面弃兵弃车弃马都不是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最后回炮将军一步才是最精彩的致命杀招,因为这时红方已经耗尽了所有子力,在只剩一孤炮,看似取胜无望的情况下,面对黑方强大的子力,惊险获胜,单子绝杀。就象两军交战,恶战数十回合,飞沙走石,死伤无数,最后在只剩一人时,突出妙手获得胜利,那种难以获得胜利的绝望和困惑,与这突然来临的胜利形成巨大反差,在瞬间得以释放。用“一剑封喉”来命名非常恰当,不仅反映了最后回炮绝杀的突出特点,也对本局单炮绝杀作了很好的注解。又比如“蓦然回首”局,该局最精彩的着法就是后面红方弃双车引开黑方7路马,使红突然回马形成单马绝杀。故取“蓦然回首”表现出红回马绝杀的突然性和震撼性效果。再比如古局“渴骥奔泉”,红方第一步进马就是非常隐蔽的奇招,只要这一步走对了,后面的杀法就迎刃而解,因此这一步就是整局中最重要的最精彩的一着,用这一步来命名能够抓住突出特点。故用“渴骥奔泉”来命名,起到一个很好的提示作用。

三、以作品中子力的分布或形状特点来命名。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命名方式,也是一种较容易的命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根据作品中子力的多少、位置分布、形状特点来命名。因为每一则排局作品的子力多少是确定的,其位置分布、形状都是确定的,只要发挥我们的想象,结合一些知识灵感,总能找到比较恰当的命名。这在我们现有的作品中也是常见的。比如古谱名局“七星聚会”就是根据双方各有七个子而得名的;“八仙过海”也是因为八个子而得名的。“三雄试剑”(钟志康先生作品)是因为红方只有三个子而命名的;“单枪匹马”(梁明先生作品)也是根据红方只有一车一马命名的等等。。。现代象棋排局家们创作的字图局大多数都以这种方式给作品命名。比如吴一江先生的“快鹿图”,是因为其作品子力形状象一只飞奔的鹿;王前民先生的“握手”局,是因为其作品的子位形状象两只紧握的手;万安平先生的“孔雀开屏”,是因为作品子位形状象一只孔雀打开羽翼;李文成先生的的“举杯邀明月”,是因为作品子力分布形状如一酒杯和月亮。等等。这些都是以作品中子力的分布或形状特点来命名的。在这方面朱鹤洲先生、任云先生、秦臻先生等都有很多成功的作品和悦耳动听的命名。

四、排局作品的命名应当注重其文化内涵。象棋是我国的“国粹”,它从一定的层面上反映我国的文化底蕴。因此象棋排局作品的命名也应当讲究局名的文化气韵,使之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匹配。我们排局作者给排局作品命名也要象给人、给企业取名一样,在文化气韵上有所考究,使取出来的局名既符合局面的某种特点,又散发出浓烈的文化气息。比如结合我国历代传说、历代史实、历代诗歌、历代人物等给作品命名,会增加作品的文化厚重感。象棋排局古谱中绝大多数作品在这方面都做得比较好。比如古局“六出祁山”、“诸葛借风”、“辕门树帜”等都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故事结合局面特点命名的;“二郎搜山”、“大闹天宫”是根据《西游记》故事结合局面特点命名的;“秦琼卖马”是根据“说唐”里的故事结合局面特点命名的;“四郎探母”是根据“杨家将”的故事结合局面特点命名的等等,这些作品的命名都结合了我国古代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和史实,具有浓厚的文化气韵。当我们温习这些排局作品的同时,也会自然的温习所涉及的历史故事和史实。我在这方面也做过一些尝试,比如我自己的作品“荒丘卧虎”,就是根据《水浒传》中宋江洵阳楼上题反诗的故事,结合该局的特点所命名的。又比如说“割发代首”是根据《三国演义》中曹操自我问责的故事而命名的。

此外结合古代及现代名人名著及诗词歌赋等来给作品命名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用这种方法给作品命名既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厚重感,也使作品凭添三分儒雅。

五、注意克服给作品命名急燥的毛病。很多新手对给作品命名缺乏认识,不重视,所以给作品命名很马虎,随便取一个名字应付。这样形成局名很不帖切,比如说“勇往直前”“奋勇前进”用在这局上也可以,用在那局上也可以,没有特色。即使是排局老手,如果不高度重视,也会在作品命名上马虎,或者对局面特点没有很好的总结,或者对某种特点所对应的资料没有认真去搜寻,以至于找不到结合点,结果是找不到好的命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所命之名不符合该局特征;二是所命之名文理不通,有失水准;三是所命之名缺乏文化气韵,显的低俗,浅显。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从几方面下工夫,一是高度重视作品命名,把它当成创作的一个重要程序来完成。二是要修炼自身的文化功底,多方面的掌握历史及社会知识,在文字上具有随心所欲的驾驭能力;三是善于分析作品局面的特点,能迅速的找准命名的最佳选择点。

也许有人不一定赞同以上观点,认为局命不过是个代号而已,随便取一个,能区别于其它就行。因此有人用花的名字给排局作品命名,甚至有人用数字给排局作品命名,当然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不够恰当、不够贴切、不够儒雅。

虽然话是这样说,做起来却很难。我自己回头一看,也有不少马虎的作品命名。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9-3 22:59:00 | 只看该作者
先支持,再欣赏。
3#
发表于 2008-9-3 23:21:00 | 只看该作者

局名非常重要。
比如在棋摊上摆残局给大家看,我告诉大家,这局叫《红娘脱衣》,大家都很感兴趣,都愿意看看这局棋怎么解。
如果摆的是另一局,告诉大家,这局叫《奋勇前进》,观众兴趣就低了很多。

4#
发表于 2008-9-3 23:24:00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9-4 20:16:00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9-5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排局名确实难取,有时候很难用一个恰当局名来表达。

对于同一排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欣赏的角度不一样,命名也不同。作者觉得很贴切的局名,读者可能不知所云。

对于有着鲜明主旨的排局似乎比较好命名,比如图形局、字形局、不吃一子、连照一子杀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5 16:21:51编辑过]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5 17:08:00 | 只看该作者
6楼说得有道理,理解不同,切入的角度不同,所取的局名就有所不同.同一则作品十个创作人来命名,可能出现十个不同的局名.但还是有相对优秀的,比如局名响亮好听的,与作品联系紧密的,比较文质儒雅的,喻义深刻的等等,会有一个总的民意趋势.至于作者和读者理解不一致,或作者的意图读者根本不理解的情况肯定也存在,不过我认为那都是特殊个例,不影响总的审美趋势.
8#
发表于 2008-9-7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作者能把文中所提到的残排局列图演示相信更容易让人理解到该一『局名』对于该局的震撼力与适当性

 

9#
发表于 2008-9-8 21:44: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7-20 04: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