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澳洲教象棋的感想-黄子君
作者为中国第一位全国女子象棋冠军中国象棋女子特级大师黄子君女士,现定居澳大利亚悉尼。
两年前我开始教象棋, 那时没有教棋经验,站在学生面前才知道教棋和下棋原来是两回事。教棋需要做很多准备,也只好边学边教,家里的每个人都给我出过点子,家长们的支持和孩子们的好学让我感动,在这段教棋的日子里我得到很多体会。
在澳洲很多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中国象棋,我曾遇到一些学生,他们都喜欢下国际象棋,至于中国象棋他们就不太了解。其中有个学生说,中国象棋的王很傻,不单不能斜着走,而且还要整天躲在框框里,我说中国象棋的将也有他的威力,一个将就可以赢对方的四个棋子(将,马和两个士),接着我弄几个有趣的杀将残局和谋子棋局来考考他,这样一来,他觉得中国象棋还是挺有意思的。
尽早让学生学会做记录,对局记录就是在对奕时把双方的走棋记录下来,有了对局记录就可以在下完棋以后复盘研究,提高棋艺。在棋班里谭浩贤和李宛珊都是六岁半开始学棋,上了几堂课他们就学会了读棋,摆棋和记录。他们是用代号记录的,例如:将K,车R,马H,炮C,士A,象E,兵P,进+,退-,平=。在讲解对局时,选些精彩速胜对局,我通常只做十几分钟的对局讲解。然后就安排他们对奕或学习趣味中残棋局。如果学习时间过长,只会让他们觉得乏味。
小孩学棋最好是先学残棋,因为棋子少,容易懂,而且让他们明白下棋就是要想办法吃掉对方的将。我们摆残局出来后,最好不要轻易说答案,多给时间让他们先动动脑筋。在棋班里,刘鸿宇和谭浩贤都很喜欢想残局,爱独立思考,而且常常要求挑战那些比较难的棋图。教了一些残局以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新残局,准备些空白棋盘图,用红笔和黑笔把孩子创作的棋图记录下来。有时候学生还可以充当小老师讲解棋局,在2008年的学校年度表演上,我们棋班的几位小同学,就大胆地在其他班的同学和老师面前讲解残局。
在课堂上我曾遇到孩子学不进去的时候,这不是孩子笨,而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找到好的教法。有一次我教马的走法,教了很久一位小同学还是不明白那个马是怎样跳的,我只好把棋盘推到一边,让他休息一会,后来我弄来几粒巧克力和小石头,我把巧克力放在马能跳的点上,把小石头放在蹩马脚的点上,那位小同学看到巧克力兴趣就来了,思维也敏捷起来了。在他学会马的走法的同时,我也从中得到了启发。
教孩子下棋最好多用实例。有一次两个学生在对奕,其中一方把兵拼命往前冲直到底线。复盘时我向他解释兵不要轻易进到底线,兵到了底线威力就减少。但他很不服气,他说兵就该往底线冲,因为国际象棋的兵冲到底线就可以升后。为了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就和他下了两盘残棋,第一盘他以五个低线兵对我一个将,结果他的五个兵没办法赢我。第二盘我是一个高兵对他的一个将,那个高兵向他的将逼进几步就取胜了。这样一来他就知道高兵和底兵的区别。
一般来说下象棋是男士们的娱乐活动。但据我所知有很多女士都会下象棋,而且有些妈妈还当起了孩子们学棋的启蒙老师。在刚结束的少年赛上,我就看见有几位妈妈为她们的孩子打气和练棋。同时这次比赛有五位女孩子参加并获得好成绩。我很希望以后女士们也来参加象棋活动和比赛。况且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妈妈,如果也坐下来和家人一起横车跃马,必定乐在棋中。
黄子君
2009年1月20日于澳大利亚悉尼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