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不必惊讶!我首先谈谈传统象棋。象棋有很多变种,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它们或多或少存在相似的地方,且难免都有不足之处。最流行的传统象棋是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它们的共同缺点就是:开局定式,和棋过多。有不足就会有人改进,国际象棋的大人物费舍尔搞了一种“任意制国际象棋”,另一位国象大师提出了“预备国际象棋”。中国象棋的大人物胡特大为了减少和棋,也搞出来一个“胡规”。大家注意,这些人不是普通的爱好者,他们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传统象棋更加完美,可惜效果不太理想。
开局定式这个缺点没有必要多说,会下棋的朋友都知道,开始几步可以下得比导弹还快。据说,国象开局变例的书籍与中局和残局的在数量上相比至少是100比1,所以,国象棋手比赛前必做的功课就是“开局准备”。
关于和棋,新浪国际象棋论坛“对话叶江川:冲突推动国象发展”一帖有这样一段话。 “除了围棋,国象和其它棋类项目一样,不可避免地存在和棋。和棋,特别是短和棋,对观众也好,对赞助商也罢,都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在内部赛、训练赛中,都规定了三十步之内不准和棋,我们有意识地让队员养成拼搏争胜的好习惯。”我非常惊讶,全世界最流行的国际象棋,居然有这种“三十步之内不准和棋”的内部规定。
国际象棋的和棋里面还有一种特殊和棋叫“逼和”,即:一方无子可动,算和棋。同样的情况,在中国象棋里面是判无子可动方输棋。我认为,中国象棋的规则符合战争原则,被对方逼得无子可动了,还有资格求和吗?国象规则对“逼和”解释是:王不能够送吃,王没有死亡,就应该不分胜负。二战时期,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求和”,因为这符合“逼和”的条件,日本军队不敢动,动则灭亡,“天皇”先生当然也不能送死。日本朋友,你们能有今天,要好好的感谢“国象爷爷”呀!幸亏,中国象棋无“逼和”。否则,“和棋大圣”凑一个班不成问题。
再谈谈组合象棋。组合象棋是以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为基础,以串杀为主要的吃子手段,以穿插、填空等新战术为重点,是一种全新的新棋种。该棋非常灵活,双方第一步都可以出动任何一个棋子,战斗到只剩单王也能够分出胜负。串杀是组合象棋和传统象棋的主要区别。串杀规则其实很好理解,传统象棋只吃一条控制线上的第一个棋子,既然一条控制线上的第一个棋子可以吃,为什么紧跟其后的第二个、第三个。。。不能一起吃呢?
棋是战争的模拟。古代人发明的传统象棋每步只能吃一个,这是正常现象,可以理解。因为那个时候的战争武器实在是太差了,一把好刀能够砍死一个敌人就算不错了。然而,现代战争的武器比古代不知升级了多少倍。水货兵工厂生产的穿甲弹,就可以打穿几厘米厚的钢板。在棋盘上,串在一起的几个所谓“敌人”不一起完蛋,就实在是没有道理了。战争升级了,模拟战争的象棋自然也要升级,串杀吃子的方式就是传统吃子方式的升级,所以说组合象棋是传统象棋的升级。可以肯定,在传统象棋不断变革的潮流中,就算我不搞组合象棋,几年或者几十年后,也会有人搞出来的。
组合象棋用的都是传统棋子,没有新棋子。跟国际象棋比较,组合象棋仅仅多了一种“炮”。跟中国象棋相比,组合象棋也只有“王”“后”这两种棋子不同。其他相同的棋子,如:马、象、兵也只是走法略变而已。正是因为组合象棋没有新棋子,规则又非常简单,所以,学习组合象棋很容易。有一位朋友,他不知道国际象棋是啥东西,只对中国象棋非常痴迷。我教他下组合象棋,也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而已。组合象棋确实简单易学。另外,组合象棋的“工”字型原始摆法也确实有趣。我可以吹牛,这个“工”作可能就是人类最复杂最有趣的工作。
组合象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实战和棋机会几乎为零。我曾经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用传统象棋自战,也就是自己跟自己战斗,条件是不能偏袒任何一方,结果有一大半是和棋。后来,我用组合象棋下,不管怎么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下一盘和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做一下这个的实验。这个的实验说明什么问题,相信大家比我清楚。世上的棋手棋艺不可能完全相等,哪怕是只有微小的差别,通过下组合象棋就可以体现出来,技术好一点点棋手,绝对可以赢棋。不会有技术高的棋手气得火冒三丈的情况发生。
大家很清楚,传统象棋的比赛少不了裁判,但组合象棋的比赛可以不要裁判。有人会问,比赛时,出现循环的情况怎么办呢?这个很好办。比赛都是红先黑后,如果,出现循环的情况,红方必须先变。还有,组合象棋同样不允许一个子来回反复长将,但常将是可以的。趣味排局“单刀赴会”, 一个“后”连续二十六步串将,虽然很长,但它不是长将,只能算常将,因为“后”将军的走法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它不是来回反复将。另外,遇见“和棋”又怎样判定呢?组合象棋的“和棋” 比赛棋手自己就很容易判定,因为,它是“明显和棋”,十分简单。例如:双方都只有一“炮”,一“王”,并且,双方“炮”兑换不了,这样就是“和棋”。 很明显,如果“炮”兑掉,就不是“和棋”了。其他,以此类推。在有串杀规则的组合象棋里面,出现上面的极端情况,是非常少见的,概率可能至少是千万分之一。就算万一出现,也极易判定。所以说组合象棋的比赛不需要裁判,这样就可以节约比赛经费,对棋的发展很有好处。
组合象棋确实很好!好棋就应该申请专利,不然就可惜了。组合象棋已经申请了国内专利,但还没有申请国际专利,关键是缺钱。申请国际专利的有效期是申请国内专利后,一年之内有效。现在离有效申请只剩下一个多月了。如果,不申请国际专利,老外就可以免费使用我们中国人的东西,他们除了满口“ok”以外,不会给中国人一分钱的补偿。
在这里,我郑重声明:哪位老板愿意出资申请,获得国际专利权后,转让费八二分,老板占八成。如果,棋牌最高管理机构“中国棋院”有兴趣出资申请,我愿意放弃分成,一分钱的转让费都不要。万一投资失败,就是组合象棋没有获得国际专利权,也没有关系。对于棋院来说,这点小损失是很容易赚回来的。利用组合象棋的广告效应,搞一些比赛活动可以赚回来。棋院人才多多,出本新书,远销海外,赚点外汇也不错嘛。棋院“进口”太多,也该搞点“出口”了。据说进口货“国象”和“国跳”发展的还不错,这当然是和领导的关怀分不开的。
我认为棋要发展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组合象棋也不例外。趣味性和竟技性都很强的组合象棋要不要申请国际专利,怎样推向市场,各位领导,帮我一下,好吗?顺便我想提点意见。你们作为棋类产品的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新棋。至少,也应该召集专家给新棋来个会诊,你们的一句话可能决定新棋的生死。像组合象棋这种有趣的新棋,你们不能视而不见,不理不睬。面对组合象棋消灭和棋的勇气,单子杀全局的气概,应该有所震撼吧!
各位!感兴趣合作申请的朋友或者单位,要抓紧时间,只剩下一个多月了。哎!这是钱惹的,不然,我不会在这里大喊大叫!
说来说去,跑题了。总之,有比较就会有发现。我说组合象棋是传统象棋发展的必然结果。反对这个观点朋友,应该不会太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