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棋,我拿什么拯救你
——由全国个人赛新闻报道少而想到的
一年一度,最受棋迷关注的全国象棋个人赛在山城快要落幕了。关注比赛的棋迷当然要关注棋赛的报道,但是,今年的比赛没有直播,也没有多少报社的记者前去采访。广大棋迷只能通过华工网和秋雨夜的几张积分表度日。据说,这些网站编辑也是靠那些热心棋手的短信来发布消息的。真没想到,我们心爱的象棋竟会落到如此落魄的地步。这到底是谁之过?
象棋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推广象棋、发展象棋需要当政者有一个整体的考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媒体关注度低,只是中国象棋发展颓势的表现之一。其实还有很多问题,如棋手收入低、生活不稳定,企业赞助难拉、举办大赛难度大,等等。
问题看起来很多,其实只需要解决两个方面:一个是象棋精英层的出路问题,一个是社会支持面问题。
第一,要解决“象棋能当饭吃”的问题。棋下得好,有天赋,必然有过人之处。这样的苗子,学什么,恐怕都会有出息。那凭什么要走象棋这条路呢?现在,象棋比赛的奖金很低,就是这么低的奖金,也只是几个特大拿拿的。正常情况,一般大师要靠下棋养活自己已经困难,更不用说过上体面的生活了。靠这点钱,买得起房子吗?能够让妻儿老小衣食无忧吗?前几年,有了BGN杯,冠军十万美元,虽然这不是每一个棋手都能企及的,但却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可以告诉人们,下象棋也是能赚大钱的,但这个比赛只发了一次奖金就寿终正寝了。在这么多年来,特别是实行“奥运战略”、许多专业队解散以来,中国象棋一直没有解决棋手出路问题。过去,我曾经非常迷恋象棋,但经常有人会问我,你这么多时间花在象棋上,象棋能当饭吃吗?我没有办法回答。对我来说,象棋只是一种爱好,在机关工作,象棋下得好,也是一种才智的表现。但是,那些最有天赋的棋手,能把象棋当饭吃吗?
第二,要解决“由谁来支持象棋发展”的问题。象棋的发展,要靠精英层棋手,让他们来挖掘象棋的艺术魅力,但更要靠社会各个方面,如政府官员、企业家、新闻记者。比如说,新闻界对象棋的关注度不高,当然有象棋比赛影响力不大的问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一批对象棋有深厚感情的新闻工作者。过去,羊城晚报有陈幸、新民晚报有蒋是枢,这两个报纸的象棋报道就很热。但现在这两个报纸就很少有象棋报道了,像这次个人赛,羊城晚报就没有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其实是出在推广工作上。记得十年前,我在杭州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里有围棋协会,有很多围棋比赛,但象棋的活动几乎没有。这是很致命的事情。因为,大学生以后就是社会的精英层,他们中间会出很多政界要人、著名企业家、新闻记者、作家,等等,如果他们对象棋都没有兴趣,今后社会的象棋氛围就好不到哪里去,象棋的发展后劲就不足。宣传普及工作做得不好,我认为这是中国象棋协会的第二个重大失误。
象棋发展到今天,沦落到今天的地步,是广大棋迷都不愿意看到的。不知道中国象棋协会是不是和棋迷有同感。我要说,同志们,是该到猛回头的时候了!!!
最后,借用龚自珍的一首诗,表达我沉重而充满期待的心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2 0:14:0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