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沃土自有好收获(一)——对象棋悲观论调的批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30 19: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沃土自有好收获(一)——对象棋悲观论调的批驳

以下是引用 中阳2005-9-29 20:32:12 的发言:

陈思澎

《象棋研究》专稿

(一) 表象
最近听到很多人都在说象棋现在不行了,不论是一些主流的舆论报道,还是一些非主流网络言论,悲观之风日盛。甚至一些老、中、青的棋手或是裁判群体,都在发此感慨,报怨困难重重,很有些“唱衰”象棋的味道,本人对此类无知和幼稚的观点极不敢苟同。

的确,一些表象看上去确实有些令人担忧:比赛的赞助相对匮乏;媒体的报道逐渐变少;象棋运动员的待遇相对偏低;胡荣华、刘殿中、柳大华这样的老将作为棋队的主力,仍然奋战在第一线,感觉很有些青黄不接的样子。诸如此类,然后被一些无知者引为凭证,幼稚者加以嘲讽。

(二) 问题探究
面对这样的一些现状,我们应该辩证地去分析,以下简单列出几点以作驳斥。

1. 涵盖:外延有误,内涵稀释
众所周知,“琴棋书画”并论四雅,象棋(当然也包括围棋)一向是列在文化范畴中的,也从来没有人在乎她是属于文化还是体育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解放后突然间政府划分部委,一不留神象棋归到竞技体育里面了,从此便从了夫家姓,倒也不是埋怨当初选错婆家站错队,而是可惜由此忽视跑马占地的大好机会。

于是纹枰上征讨杀伐的血腥气息里,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其文化修养的内涵,渐渐淡化了“非凡”这一天生的品位。几十年前经济不好时大家以象棋为乐,没人在意她天生的贵贱,而当经济转好时,“对抗性运动”的定性使她被迫流失了相当的攀风附雅者,此状实在不足为怪。

2. 体制:先盛因斯,再盛由己
自然,归到体育类别里面的好处也是大大有的,由于我国传统的运动体育机制的支持,国家成体系地、有组织地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教练员、专业运动员和裁判员,从而整体上使象棋得到完善,同时在规则、理论和技战术水平上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不仅使得胡荣华这样的旷世高手横空出世,更重要的是促进了象棋的全面推广。

随着奥运战略的产生,象棋的地位好像便没有那么吃香了。必须承认,一个奥运冠军给国人带来的荣誉感远不是象棋选手能够做到的。象棋属于高强度的心智对抗项目,虽然运动寿命长,却需要选手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而各地的主管领导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自然愿意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金牌总数大、容易出成绩的奥运会的比赛大项上,全社会对体育项目的关注点也自然而然地随着国家荣誉而转移。

但大可不必为此有什么抱怨,除了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期间,平时又有多少人真正非常关注过射击比赛,哪怕是世界顶级级的比赛呢?!全中国每天有多少人在跑步锻炼,又有谁能够立刻说出来3个田径项目的全国冠军,当然,刘翔、邢慧娜、王军霞这几个除外!而游泳、体操和女子举重这类项目的全国冠军又有几个人能够如数家珍一样随口道来,这些可都是奥运会、亚运会的金牌大户呀!

相对而言,比起中国式摔跤这样的传统项目,象棋的境况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在大环境处于转型期出现一些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为此怨天恨地、顾影自怜,适者生存才是硬道理。

3. 自身:曲高和寡,独孤求败
象棋是高智慧型的项目,高手过招的深奥之处,如果没有正确详细的现场讲解,或者根据名家的评注去分析打谱,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很透彻地理解其中的精妙,否则就永远都不会有输赢了,围棋比赛就曾出现过聂卫平把马晓春下的棋讲错的笑话。而足、篮、排、乒、羽这样的项目则属于老幼皆宜,懂与不懂都能够看个热闹,恨不得谁都敢冒充专家在那里夸夸其谈。即便是电视转播的象棋节目,水平差一点的人则连热闹都不一定能够看得到的。同样的情况可以参照书法和国画,除了少数知名的画家、书法家以外,其他的人和活动也是很少有舆论报道能够顾及。

围棋的快速开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当年对抗赛中,日本棋手连败我方高手以及后来聂卫平连胜引发民族情绪推动的,今天的状况也多因对外作战的情结而推动,《围棋天地》的发行量受对外比赛而波动便说明这一点。为国争光显然不适合象棋,因为在世界范围内,我们的象棋选手实在太寂寞了,就象一位抱着一把玄铁大剑的侠客,孤独地站在风中的树梢上,默默地期盼有人挑战。然而,这样的等待是漫长的,根据当前形势看,可能仍将继续等待下去。

4. 棋手:至纯至真,大器无锋
象棋选手通常是不屑于作秀的,从最高水平的泰斗到初出茅庐的小子,大多这样,整个象棋界传承的风气便是如此质朴。大赛前有的棋手甚至不愿意接受采访和照相,本人曾经很是不解并一度嘲笑。和高级教练深谈才体会到其中缘由:对于真正的棋手而言,象棋就是生命;强攻死守中不仅是为了胜负,更多是为了荣誉;大赛中每一盘棋,都是一次真正的生死搏,他们要在平静中瞬间爆发巨大的力量,不论对手多么强大;所以,作为真的战士,他们坦然面对战场上的生死,平静地面对战场下的生活,不愿意被杂七杂八的事情所干扰。

也的确,生活中,从没听说谁通过象棋以外什么杂七杂八的事情作秀卖弄,或是闹出个什么花边新闻出丑,不论是胡荣华、刘殿中、柳大华这一代棋手,还是李来群、赵国荣、徐天红、吕钦这一代棋手,再或者年轻如许银川这一代棋手,至少这些顶尖的国手无一例外,他们忠于自己的婚姻,热爱自己的家庭,对于这些符合中国社会传统道德标准的行为,整个社会已经习以为常,就象对待某棋圣反复离婚那样习以为常了。强求这些对事业有着高度追求的专业棋手去作专业艺人都不一定能做好的工作,如制造个绯闻、做个变性手术或者拍个裸照之类强行恶炒,显然有些为难他们了。

因此,如果没什么特殊事件,没有什么强大的外力作用,象棋很难在短时间内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棋手也很难因为象棋以外的事情被社会太多的关注。

5. 环境:社会发展,利益导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整个社会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采的文娱活动方式,能够比以前更加充分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在北京,可供观众选择的各类电视频道就超过50个。现在,国家处于经济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改变,面对愈发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得很多人无暇顾及自己的业余爱好,内容轻松电视剧或简单直观的体育和娱乐节目更容易使人放松神经,缓解压力。而就内容传播而言,体育比赛的大规模电视转播,使得象棋分流了大量潜在的针对体育项目的社会关注,而其自身原因使得高端的象棋比赛反而流失了大量专业水平不够高的观众。社会关注的减少和观众的流失,势必削弱企业赞助的兴致。

同时,运动项目的推广还有一些特殊的经济利益因素在里面推动,比如大众化的健身,里面就隐藏着很多暴利行业的幕后支持,包括各类高档的运动鞋、器材、服装、营养品、音像出版制品等等,全部都是属于高利润的大众消费品。有了这些来自于产业界的财力支持,舆论的报道被有组织有目的的暗中引导着,大量公关高手在背后不为人知地操作这一切,以健康为名的各类健身俱乐部也就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了。而和棋类有直接关联的行业,目前基本没有被开发和利用,这里也包括围棋和国际象棋。

6. 后备队:成而未显,图穷匕县
由于象棋的特殊性,的确存在个别队伍老棋手领军的现象,这也主要因为这个项目的运动寿命相对比较长,个别极其优秀的棋手竞技状态好而已,团体比赛中更多是凭借他们的经验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在象甲联赛前14轮比赛中,50岁以上的棋手有胡荣华2胜12和积16分列胜率榜第12名,柳大华2胜11和1负积15分列第15位,刘殿中1胜7和4负列第42位,而陈孝堃只下了一盘和棋列第58位,纯属客串演出。

长江水后浪推前浪,尘世上一代新人换旧人。推陈出新是正常现象,象棋选手也不例外。目前,青年军团的主力队伍已经形成,只不过暂隐峥嵘,伺机而动。看一下象甲联赛前14轮的胜率榜不难发现,当今棋坛已经逐渐呈现小子当家的状态。虽有吕钦、赵国荣、卜凤波这几位壮年当打的名将领军压阵,但是第一集团里面已经形成青年军团对中年以上棋手合围之势。仅就成绩而言,蒋川、孙勇征、王斌、聂铁文这群20来岁的小字辈都已经把胡、柳超出,而徐超、王跃飞、谢岿、李群、谢靖更只是以一分之差在随后紧追柳大华。虽然因为计算团体成绩的规定造成联赛和棋偏多的局面,谁多胜一两盘棋成绩就可以追上来。显而易见地,当今棋坛一场新老棋手大对决,已经悄然开场。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担心高水平棋手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情况产生,至少有理由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可以保持高度乐观的姿态看待这一问题。

(三) 小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因此,一些人的担心实在有些没必要,属于典型的杞人忧天:所谓象棋不热不过是图解闷、凑热闹的看客不多,大量的普及工作已经开始见效,有价值的爱好者群体已经形成梯队,眼下看效果非常值得肯定;而社会关注不足更多是象棋特殊的新闻卖点不够多、不够强,就象中日围棋选手的对抗远比北京上海之间的象棋比赛更容易吸引眼球一样;企业赞助等社会性支持不足,也只不过因为市场尚未真正得到开发。

加大社会影响力,深度开发市场显然有助于象棋的普及和发展。在很多人口中所谓的“热”,多是媒体眼中的热点,未必都能够持续长久,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多也是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移。成功的案例如100多年历史的英超联赛、或者几十年历史的NBA,世界范围内这样的项目毕竟还是少数,人家也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不停地的开发和完善,以及反复地市场推广才有现在的光景。

总之,不论是否成为媒体和市场的宠儿,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化娱乐活动,象棋有着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将是象棋发展的必经道路。

只有自强不息,象棋才能生生不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5-9-30 20:29:00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5-10-1 00:53:00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5-10-1 01:50:00 | 只看该作者
极度支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 23:55:41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11-7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