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795|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残排局理论] 排局作品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4 16:0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排局作品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崔太权)

 

一则排局作品的质量是优是劣,用什么尺度去衡量它,去评判它,目前排局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本人认为,这对于排局界来说不能不是一种缺陷。比如搞一届排局大赛,假如组织的机构具有权威性,评委也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大赛的程序也具有公开性、合理性,但如果没有一个排局作品质量的评价标准,那终归是不完善的,就象称东西的重量没有秤,象给罪犯量刑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款,会造成众说纷纭、各取所好、失去分寸的局面,其结果必然引起一些非议(声明:这是我的假设,本人未参加过排局大赛)。

那么,排局作品质量包括哪些要素呢?本人在此作一个抛砖引玉的发言,并提请大家完善。

一、看排局作品的自创性

我曾经讲过,排局作品是反映象棋局面矛盾的尖锐性、激烈性、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艺术,它具有启迪智慧、揭示规律、娱悦身心的作用。根据它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就要求排局作品要创造性地发掘本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如果仅仅是附合,跟随别人作品的特点,甚至抄袭别人的作品,则丢掉了排局创作最本质的要求,所以强调排局的自创性是排局作品质量的第一要求。

因此,排局作品首先要求是作者自己创作的,若是抄袭别人的作品或变相抄袭别人的作品,都应予以一票否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最好是在一定的场合下进行规定时限的公示。

二、看排局作品的正确性

排局作品的正确性是对排局作品的基本要求,即是说一则排局作品起码是要棋图与着法都正确无误。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不管是创作者,还是评价者,都会在一些方面把握不住。而且有些具体的技术问题需要棋界同仁共同确认。

1、连照胜局:棋图正确,着法中取胜途径唯一的该项为满分;棋图正确,但着法有两种或以上取胜途径,而取其最捷径的(比方说虽有非连照胜途径,但比主变迂回的),该项适当扣分;棋图正确,但着法有两种以上取胜途径,而取其迂回的,该项应加重扣分;棋图不正确,或着法明显错误的,该项不得分(这包括连照胜局中有非连照速胜的)。

2、非连照胜局:与连照胜局类似棋图正确,着法中取胜途径唯一的该项为满分;棋图正确,但着法有两种或以上取胜途径,而取其最捷径的,该项适当扣分;棋图正确,但着法有两种以上取胜途径,而取其迂回的,该项加重扣分;棋图有误,或着法错误的(包括胜法不成立,着法与棋图不吻合等问题),该项不得分。

3、和局:棋图正确,所拟和法唯一无误,该项为满分;棋图无误,所拟和法无误,但存在其它和法未列出或注明,而主变和法中红方具有最佳选择的特点,黑方也具有最顽强的特点,该项酌情扣一点分;棋图无误,所拟和法虽可成立,但不为最佳选择,比如红方还有更有力的变化,或者黑方还有更顽强的变化未列出,该项加重扣分;棋图存在错误或所拟和法根本不成立,比如存在红胜或黑胜途径,则该项不得分。

三、看排局作品的难度系数。

所谓难度系数是指作品解破所需要的棋力水平的高低程度,所需棋力越高的,我们就说此局难度系数越高,反之则为难度系数低。这是排局作品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试想一则排局作品,连三流的棋手都能一眼看穿,那还叫什么作品,还算什么艺术?总得让普通水平的棋手觉得深奥,让较高水平的棋手也要精心研究分析才能找出答案的,才能让他们在分析和寻找中,品尝其过程的艰难,这样在得出正确答案之后,才能由内心深处释放出一种愉悦,释放出一种对排局艺术的崇敬。

排局作品的难度系数可分为高难度级、中难度级、低难度级几档。高难度级的可在该项评分中获高分,中难度级的可在该项评分中适当扣分,低难度级的可加重扣分。

由于难度系数是一个难以量化的指标,所在具体评判操作上难以用量来实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一些参数作为评分硬指标:比如高难度级的作品,必须要出现精彩着法三个点,除主变之外另有五个以上的重要变化;中难度级的作品必须要出现精彩着法12个点,除主变之外另有34个重要变化;没有精彩着法点出现也无重要变化的只能算低难度级的作品。

难度就其实质来说是两方面的,一是思维的突发性、离奇性超出常人的想象,比如有的棋局共不到10个回合,但正确的思路就是理不清,因为其中有的着法具有突发性、离奇性,好似有违常理,这在江湖棋局上多有表现。另一是棋局变化的复杂性,因为变化太复杂,歧路众多,容易引起思维阻碍。比如,一局棋在主变中遇到两个变化点,这样你必须理清三条思路,而这三条思路你得逐一去分析,当你在分析其中一条思路的时候又遇到两个变化点,这就可能迅速引起思维阻碍,产生畏难情绪。而这样的棋局要理出正确的着法很不容易,这就反映出棋局作者的心理素质与棋力水平,所以棋的变化多少也列入难度系数来评价。

四、看排局作品的创新理念

排局作品在我国已流传数百年,其文化底蕴也算根深蒂固,但排局的生命力却在于不断地在继承中创新。所谓继承是对其形态和基本规则的继承,而创新则是对内容的发展。

前面我们讲到排局的自创性,要求排局作品必须是自创的,不是抄袭的或改装的。但仅仅满足不抄袭、不改装他人作品就行吗?不!如果你的作品虽不是抄袭别人的作品,但其中用的手法是司空见惯的,题材是人人皆知的,结局是平平淡淡的,那么一切都显得陈旧而灰暗,没有一点新鲜感,这样的作品只能淡化人们的胃口,有不如无。所以排局作品的生命力在于新。给人以新的面貌、新的享受。

在排局界,很多棋手在创新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柯有无先生在探索连照一子杀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朱鹤洲、任云、王前民等名家在字图局的创新探索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秦臻先生在只动一子局方面奠定了一个新的体裁;王方权先生在不失子连照杀中创新了着法的最长记录;我自己也在对称形不失子连照杂中作过一些创新的探索。不仅如此,胡靖先生、沈济英先生在排局作品的用子上都突破了传统模式,开创了一条新的增子排局道路。

这说明排局作品的创新是全方位的,既可以是具体手法的创新(比如一种新的抽子方法),也可以是特殊体裁的创新(比如红方只用车马炮兵+帅,而红方一子不失的连照胜局),还可以是行棋要求的创新(比方说蒋晓春先生创新的首尾动帅连照胜局),甚至可以是突破传统用子(比方胡靖先生的《四炮齐鸣》局)的创新。总之是生命力的标志,是繁荣的象征,象春天发出的芽,象春天盛天的花。

评价排局作品的创新与否,也可以按照公认的标准提出一些参数指标:看其是否有战术手法创新,是否有体裁创新,是否有动子行为创新,是否有用子创新等。

有两个创新点或以上的可评价为A类创新作品,在该项评分中获得高分;有一个创新点的可评为B类创新作品,在该项评分中次之;没有创新点的为C类作品,在该项评分中加重扣分。

五、看排局作品局面的美观性与用子的精确性

既然排局是一种艺术,就应当用美学观点来要求和衡量它。

排局作品局面的美观性,是作品中子力位置表出来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与作品的内容有着统一性与和谐性,致使局面排列有形态之美,子力之间又有呼应协调之美,与作法形成自然统一之美。这种美不是生搬硬造的,它的最高表现形式为各个子力都能最大的发挥出功效,并不是为造形而造形,为造形而滥用子力的。

比如民间排局四郎探母,它在子力形态上是很美的,而它的着法又是很精妙的,最后形成和局,每一个子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没有冗子、废子,使得形式与内容达到了统一和谐美。再比方说古局七星聚会,子力分布上也是很美的,而这种美是一种自然形态的美,并不是为组一个什么图硬拼成的,最重要的是它从局面上表露出一种诱人的魅力,隐藏着一种红方易于获胜的假象,而实际正确着法则既深奥又变化多端,使双方都随时处在解杀还杀的紧张对峙中,达到了既保持局面形态之美,又与着法内容完美统一。而每一个子力也发挥出最大功效,表现了用子的精确性,而挪动一子,就相去千里。

我们把用子的精确性与局面的美观性作为一个指标来评价,是因为目前有些作品在处理两者关系时有失偏颇,为了组成一个图(字)形而滥用子力,尤其是连照胜的字图局,黑方子力不够精确的情况常有发生,要么是导致黑杀力不足,红可非连照速胜,要么是黑杀力超标,使黑子堆积(为了造形),这样显然就削弱了作品的质量和艺术魅力。我曾经作过一局七星托月的图形局,形态上象一轮明月伴七星,且为不失子连照杀,达到58回合胜。但此局我放弃了。为什么?因为当中明显有为造型而造型的痕迹,黑方可以删去一车一卒,红方可以删去两兵一炮,而杀法一点不影响。即是说去掉五个冗子,才达到用子精确的要求,而精减后的局面虽没有什么特殊造型,但它使局面的用子与内容达到了统一,所以我奉行用子要与着法完美统一的原则,这一条尤其对字图局要严格要求。

我认为:在着法正确的前提下,图形美观,双方无冗子的为A类,可在该项评分中获得高分;图形美观,存在1个冗子,但不影响结论的为B类,可在该项评分中扣少量分数;图形虽不美观,但也不存在冗子的也为B类,仍然可在该项评分中扣少量分数或不扣分;图形有明显拼凑痕迹,存在2个或以上冗子的为C类,在该项评分中应加重扣分(注意:冗子包括黑方杀力超标的子力)。

六、看排局作品命名的艺术性

排局作品的命名虽不影响作品的质量,但却影响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因此它可以作为作品质量评价体系中比重最小的项目之一。我们可以界定以下指标来评价:

其命名体现作品特点(包括作品的整体特征、或其中最精彩的着法特点、或作品用子的特点);

其命名反映出一定文化内涵(包括历史文化内涵或地域文化特点、某种特殊的文化特点等);

其命名独特而不与他人重复的。

以上三点同时具备的为A类,该项评分可获得满分;同时具备13两点或同时具备23两点的为B类,其该项评分比A类稍次之;凡不具备的第3点或更差的为C类,在该项评分中应加重扣分。

总之,对排局作品质量的评价一是看作品是否自创;二是看作品是否正确;三是看作品难度系数高不高,有无震撼力;四是看作品创新理念强不强,有没有生命力;五是看作品形态美不美,用子精不精;六是看作品命名有没有体现出作品的特色,有没有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性。我以为把握住了这几个方面,就比较全面地评价了排局作品。

当然,这只是设想的一些粗线条,可能还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未囊括其中。而且这也不是实施细则,还不具备可操作性。比如每一项指标在整个体系中占多大比例等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另外,这也只是个人的理解而巳,不对的地方望大家批评斧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2-24 16:38:18 | 只看该作者
严重支持!
3#
发表于 2009-2-24 17:13:24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2-24 17:19:39 | 只看该作者
很详细
5#
发表于 2009-2-24 18:28:13 | 只看该作者

对作品的正确性论述有不同看法:

1、非连照胜要求胜法唯一,可能很难做到,而做到了,难度也降低了。

2、和局也要求和法唯一,必然缺乏变化,这只是鼓励大家创作小局。

3、图错或着法错就完全不得分,未免太严厉,实际上这种局势往往含有精妙着法,只是还没有被挖掘出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22:59: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jr123 于 2009-2-24 18:28 发表 对作品的正确性论述有不同看法: 1、非连照胜要求胜法唯一,可能很难做到,而做到了,难度也降低了。 2、和局也要求和法唯一,必然缺乏变化,这只是鼓励大家创作小局。 3、图错或着法错就完全不得分,未免太严厉,实际上这种局势往 ...

 

对和局并不是要求和法唯一,而是强调要将其他和法列出,把红方最具攻击性黑方最具顽强性的作为主变。

7#
发表于 2009-2-25 01:19:1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有益的探讨!
8#
发表于 2009-2-25 01:36:28 | 只看该作者
举办排局赛事旨在推动排局事业的发展,如果评判不当势必会打击相当大一部分参赛者以及爱好者的热情,这样就有悖于举办的初衷,对排局的普及与提高是一种极大地伤害。因此比赛的公正性绝不单单体现在比赛的本身,其意义应该是深远的。
9#
发表于 2009-2-25 01:40:1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
10#
发表于 2009-2-25 01:41:1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无法量化的几个方面,在评判细节上对评委的人数应该有所要求,是否可以参考歌唱比赛评委打分的做法?
11#
发表于 2009-2-25 02:12:3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排局作品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

班门弄斧!下面谈谈个人浅见:


任何一则排局作品都是1,图,2着,3,名构成.

1,图,棋图,排局作品的原始图(没有任何着法).

棋图宜以正确为根本,美观为准绳!追求艺术性.

从理论分析任何一棋图都只有一种结论,
(只能红胜黑胜和棋这三结局的其中一种,具有唯一性,不随着任何人的意志而改变).
作品的原作者对棋图未能做出正确的结论,都是失败的作品!

?

每一个人的审美观都不尽相同,每一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如有个别作品,崔鸿传先生认为艺术性很强,我怎么感觉很平常呢?我只能认为自己的美学修养不行.

?

2,着,着法,是一则作品的核心所在.

首先要保证作品着法的精确性,然后再分析着法的其它性质.(征答作品悬赏作品除外).

除了红先黑胜的错局外,鲛川鱼先生已对红先胜,红先和的着法(答案)有过较详细的论述.
希望能将专门论述"征答答案"修改成"一般排局作品"的着法基本原则.

在正确的棋图与精确的着法基础上,去分析排局作品的自主性(含创新)与作品的难度系数.


3,名,命名,局名.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作品的命名最好不要直接引用"古谱"局名.

特别是<适><百><竹><心><渊>等名谱局名最好不要再用了.

局名的"专利"值得大家考虑.

臻秦,沈济英的局名就独具一格.

还希望棋友们能像李更蒋权等前辈那样正面解释局名.
虚构传说会误导后来者,使他们难辩真假.如谢与周总理的"共抒国难"就云里雾里,说不清.

[ 本帖最后由 凌云子 于 2009-2-25 02:14 编辑 ]
12#
发表于 2009-2-25 08:19:3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精彩!精彩!为崔太权老师鼓掌!
13#
发表于 2009-2-25 08:36:5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就是要顶一下!!!
14#
发表于 2009-2-25 12:40: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jr123 于 2009-2-24 18:28 发表 对作品的正确性论述有不同看法: 1、非连照胜要求胜法唯一,可能很难做到,而做到了,难度也降低了。 2、和局也要求和法唯一,必然缺乏变化,这只是鼓励大家创作小局。 3、图错或着法错就完全不得分,未免太严厉,实际上这种局势往 ...
A,图错意味作品的着法必定无法成立,我认为参赛作品的图着全错应该完全不得分! 图错的参赛作品即使获得名次,在三年内被证明是错局应通过各种途径纠正错误,即取消参赛者已获取的名次,如无法做到依次替补的,也应发表道歉声明! B,图对而拟着出错,酌情考虑,具体分析! C,胜局(连照杀)与和局应分开叙述,制定各自不同的标准!
15#
发表于 2009-2-25 12:41: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棋人ctq 于 2009-2-24 22:59 发表

 
对和局并不是要求和法唯一,而是强调要将其他和法列出,把红方最具攻击性黑方最具顽强性的作为主变。


 

 

崔老师的文章写得非常好!

 

 

希望在易产生争议的方面,进一步细化完善!

[ 本帖最后由 凌云子 于 2009-2-25 12:45 编辑 ]
16#
发表于 2009-2-25 13:12:49 | 只看该作者
图着全错当然应该完全不得分! 如果这样都能得分,那任何人都能参赛了,都弄一堆不成立的棋局上去,也叫作品吗?如果也叫作品,那我马上创作一个,请评分吧!
17#
发表于 2009-2-25 13:20:32 | 只看该作者

请评分: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20,450[/DhtmlXQ_init] [DhtmlXQ_movelist][/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binit]493925nn59nnnn6954nn79nnnnnn41nnnnnnnnnn30nn60nn4732526768574838[/DhtmlXQ_binit] [DhtmlXQ_title]前无古人(原创)[/DhtmlXQ_title] [DhtmlXQ_type]残局[/DhtmlXQ_type] [DhtmlXQ_result]未知[/DhtmlXQ_result] [DhtmlXQ_comment0]请大家解拆。||[/DhtmlXQ_comment0] [DhtmlXQ_refer]www.lshh.net[/DhtmlXQ_refer] [/DhtmlXQ]
18#
发表于 2009-2-25 14:15:08 | 只看该作者

请评分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9999999943999999999999999999999941313052324250514021619999999999[/DhtmlXQ_binit] [DhtmlXQ_title](原创)[/DhtmlXQ_title] [DhtmlXQ_type]残局[/DhtmlXQ_type] [DhtmlXQ_result]未知[/DhtmlXQ_result] [DhtmlXQ_movelist][/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refer]http%3A//www.hgchess.com/%0D%0Ahttp%3A//www.hgchess.com/bbs/redirect.php%3Ftid%3D21644%26goto%3Dnewpost[/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 本帖最后由 ★星海★ 于 2009-2-25 14:19 编辑 ]
19#
发表于 2009-2-25 14:52:09 | 只看该作者
星海这个,帅怎么能跑到对方阵地,这是错的。你看看我的,我是经过反复排演,历时数月做的这局“前无古人”,请解拆。
20#
发表于 2009-2-25 14:53:22 | 只看该作者
再说你这个连局名都没有啊。
21#
发表于 2009-2-25 15:0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语苛经历 于 2009-2-25 14:52 发表 星海这个,帅怎么能跑到对方阵地,这是错的。你看看我的,我是经过反复排演,历时数月做的这局“前无古人”,请解拆。
黑方太强了?红方攻击力好像不足?
22#
发表于 2009-2-25 15:1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语苛经历 于 2009-2-25 14:52 发表 星海这个,帅怎么能跑到对方阵地,这是错的。你看看我的,我是经过反复排演,历时数月做的这局“前无古人”,请解拆。
我的纯属搞笑。我的意见是:错局应一票否决!
23#
发表于 2009-2-25 15:1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语苛经历 的帖子

没有着法的棋局不能评分
24#
发表于 2009-2-25 15:24: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凌云子 于 2009-2-25 15:04 发表 黑方太强了?红方攻击力好像不足?
我这局着法非常巧妙,妙着惊人,请仔细拆解。
25#
发表于 2009-2-25 15:2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星海★ 于 2009-2-25 15:11 发表 没有着法的棋局不能评分
我这局着法非常巧妙,妙着惊人,请仔细拆解。如果各位老师都解不出来,我再公布着法。
26#
发表于 2009-2-25 15:30: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语苛经历 于 2009-2-25 15:24 发表 我这局着法非常巧妙,妙着惊人,请仔细拆解。
[DhtmlXQ] [DhtmlXQ_ver]www_dpxq_com[/DhtmlXQ_ver] [DhtmlXQ_init]500,350[/DhtmlXQ_init] [DhtmlXQ_binit]4939259959999969549979999999419999999999309960994732526768574838[/DhtmlXQ_binit] [DhtmlXQ_title]前无古人(原创)[/DhtmlXQ_title] [DhtmlXQ_type]残局[/DhtmlXQ_type] [DhtmlXQ_result]未知[/DhtmlXQ_result] [DhtmlXQ_comment0]请大家解拆。||[/DhtmlXQ_comment0] [DhtmlXQ_movelist]79706042414030404948686959494748[/DhtmlXQ_movelist] [DhtmlXQ_refer]http%3A//www.hgchess.com/%0D%0Ahttp%3A//www.hgchess.com/bbs/thread-21644-1-1.html[/DhtmlXQ_refer] [DhtmlXQ_generator]www.dpxq.com[/DhtmlXQ_generator] [/DhtmlXQ]
27#
发表于 2009-2-25 16:15: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星海★ 于 2009-2-25 15:10 发表

我的纯属搞笑。我的意见是:错局应一票否决! [/quote]


完全赞同!


评比的先后次序应是1图------>2着-------->3名.

分为轻重缓急来.
第一关:
图错一票否决,图对可以进入下一关.


第二关:
着法错多对少,为劣品,给点安慰分.

着法错对各半,为次品,分数略高些.


以上两种情况不能进入下一关.


着法完整,稍有差错,为上品,
着法精确完整为极品.这两种进入下一关.


第三关:

分析图对着全的排局作品的自主性,

完全抄袭的作品为劣品,一票否决.

有作改动的作品为次品,根据改动部分酌情考虑,具体分析,给点低分安慰.

以上两种情况不能进入下一关.


虽是熟套,但改动部分大的可视为原创(改局),均为上品,
完全自创,创新的作品为极品.这两种进入下一关.

 

第四关:综合考察


分析作品难度性,美观性,(用子)精确性等等.

这是最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进一步细化完善!
首先要把胜局(连照杀)与和局应分开叙述,制定各自不同的标准!


最后考察局名是否与图着相吻合,命名是否具有特色.

局名属于锦上添花.


附加分:如局名释义,精彩点评,创作心得等等!

28#
发表于 2009-2-25 16:38:55 | 只看该作者
嗯,有道理,支持下。
29#
发表于 2009-2-25 16:58: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jr123 于 2009-2-24 18:28 发表 对作品的正确性论述有不同看法: 1、非连照胜要求胜法唯一,可能很难做到,而做到了,难度也降低了。 2、和局也要求和法唯一,必然缺乏变化,这只是鼓励大家创作小局。 3、图错或着法错就完全不得分,未免太严厉,实际上这种局势往 ...
余先生认为太严厉,我反倒觉得应该更严厉一些,自己都没把握的棋局,就不要拿来参赛了,等研究透了再说吧!
30#
发表于 2009-2-25 17:18: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星海★ 于 2009-2-25 16:58 发表 余先生认为太严厉,我反倒觉得应该更严厉一些,自己都没把握的棋局,就不要拿来参赛了,等研究透了再说吧!

 

 

 

 如果排局王的作品经常出错,有时还是一错再错.给读者什么感觉???

 

评比细则严厉的比赛产生的排局王更有份量!

 

无论是五个人还是50人的排局都会有一个冠军,这个冠军可以称为排局王!(与参赛人数无关)

 

 

但是我认为一万人才能出一个大师,十万人中才能出一个特级大师.各行各业的大师都不是通过一次比赛产生的.

 

我认为大师的作品正确性要达到99/100.而特级大师要达到999/1000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10-15 04: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