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工象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炎与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局研究] 《偏正派》专帖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4-8-6 10:1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ve7788 于 2014-8-7 07:16 编辑

接30楼——
      如此说来,即使不写《偏》这样渊博的巨著,单挑其中的“四大名谱”进行一番研究,写成距离《偏》十万八千里的一本书,也绝非易事,写的好就更难啦。就算千辛万苦写成了,到哪里能出版,很有可能须自费。或者包销,或者不要稿费以书代酬(《鸿雁双飞》的方法)等等。都不行,好办,就发到网上。

      但我还是愿意鼓励楼主一下。因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有志者事竟成”就落到咱头上了呢?!做了,就有成功的希望,哪怕希望很小;不做则根本没有希望。
32#
发表于 2014-8-6 10:22: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象棋法官 于 2014-8-6 10:27 编辑
dave7788 发表于 2014-8-6 10:10
接30楼——
      如此说来,即使不写《偏》这样渊博的巨著,单挑其中的“四大名谱”进行一番研究,写成距 ...

一部书一般是多少多少万字
像这种“极大型终极套著总极丛书”印成数万册甚至十万、百万册也毫不夸张。以炎先生对版面的利用程度,每册书怕也有数十百万字。不是我怀疑这套书能否出版,即使真能出版,让一个人读完这套书,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也要几百年吧。更不用说用这么多字阐述一个未必能够让人认可的观点。
33#
发表于 2014-8-6 10:26:10 | 只看该作者
有必要解释一下31楼,以免产生误解——这里没有丝毫贬低自费出书或以书代酬的意思。对于我们平民百姓来讲,出书简直就是奢望。如果《百花齐放象棋谱》能够——以书代酬——出版,那就是天大的好事。很可能有人与我的想法一样,将自己的东东——以书代酬——出版一下,实际上目前这也是奢望。
34#
发表于 2014-8-6 10:33:17 | 只看该作者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8-6 10:22
一部书一般是多少多少万字
像这种“极大型终极套著总极丛书”印成数万册甚至十万、百万册也毫不夸张。以 ...

一本书30万字左右,一部书——,但字数与印数没有关系。既然几年或几十年能写出来,读起来时间够用,起码读一遍比写出来的时间要短许多许多。
35#
发表于 2014-8-6 10:34:01 | 只看该作者
接32楼,炎先生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部书,那就更是奇迹了。或者炎先生原本就是打算开创一个“偏正派”,用百代、千代的时间去完善它。那么先生现在所做的一些努力,很可能就是在广招门徒。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0:4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8-6 10:49 编辑

回30→35楼两位好友的帖子:
《偏》的内容极其浩瀚,我准备在有生之年出版一些代表作。而后即可按照这些代表作的内容谱写出若干本这样的作品……
极大型终极套著总极丛书这个是虚无缥缈的未来,不是任何人有生之年能够办到的。当然,也不是我今生需要的出版任务。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0:4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8-6 10:58 编辑

                  关于《偏》源自于《梅》的问题☆★(一)  

          因笔者是在对《梅》(即王著《梅花谱》,不是其它“梅花谱”)的不断反复研究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偏》的,故可以说《偏》源自于《梅》。就像《偏》的前身是《梅》一样的道理!由于得到巨大发展,不仅可以说是“现代《梅花谱》”,同时甚至可以说是“超级《梅花谱》”!后面内容及以后的集数会逐步详细说明这一切!
      由于《偏》确实是在《梅》的基础上研究而成的,没有《梅》100%不可能会有《偏》的存在!同样的道理,没有《梅》将失去很多东西(不光是《偏》)……
      由于潘本《梅》是人们历来研究《梅》的基本依据,故笔者将第一任作者王再越先生(原著)尊称为王老大;第二任作者周廷枚先生(改编。疑似增订、落序)尊称为周老大表示永久性的纪念!以突出他们的重要作用。   
      他们2人不用说了(没得话说):1位是《梅》的原著作者;另1位是乾隆年间象棋大国手……关于对他们的考证及研究《偏》都视为重点内容,故《详细说明》计划各集多有对他们的研究与考证、说明。这些内容,也是很多棋谱的空白部分。
      由于老大留给我们的“空白”太多太多,经过笔者反复研究,为人们勾勒出了许许多多的具体空白之处,并将这些空白处汇总、凝练成《偏》这一极为高度的堪称终极之作的作品!从《偏》中能够看到近乎一切的内力!这一切的一切,本集及今后的集数都将深入细致的详细说明!这才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梅花谱》”!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0:5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8-6 10:54 编辑

    《偏》的水平质量和前人(各谱)对比的简单衡量☆★(一)
        《偏》采用家用电脑或者服务器搭配棋软引擎,配合人类棋手拆棋编作,即人机模式编作《偏》谱,这是《偏》水平质量的大致依据。关于棋软引擎、电脑等后面的集数将详细说明,这里只是简单性提要。这样做所能够达到的棋艺水平高超,超过了前人(各谱)往往不止1个档次,作为《偏》谱编作的理论依据。以后人们读到的《偏》谱水平质量大致如此吧。对比估计则来自于笔者的简单判断。
     《偏》(以下同)较《梅花谱》所达到的棋艺水平高2先→3先左右吧。2先比较稳当。经过笔者对《梅》的解拆发现:《梅》(胜方)也存在相当漏洞(必败的劣着),估计引擎让老大2先→3先稳当。
       较《梅花泉》高3先左右吧。
       较《象棋让先秘谱》高2先→3先吧。吴梅圣先生的棋艺水平很不错,比较稳健。但是也有致败的劣着。故2先→3先吧。
      较《象棋梅花心法谱》高3先→1马左右吧。
      较《自出洞来无敌手》、《金鹏十八变》、《橘中秘》等高3先→双马左右吧:因为《橘》是刚刚进入成年时期的作品,简单和保守、粗糙的痕迹到处可见,故《偏》的质量高其3先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的。而高1马2先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较《竹香斋》高3先吧。《竹》中刊载的任何1则排局对于《偏《来说都称不上复杂。因此,解拆这些“简单”排局绰绰有余。《竹》中的排局往往子力不多,全盘尚能游刃有余,况排局乎!这些排局对于引擎来说,称得上“简单局面”。知道引擎的人可能都知道:在全盘棋下到残局的时候引擎上层速度变快,计算没有中局这样吃力。他们中有人将这样的局面称为“简单局面”,的确如此。因此,这些排局《偏》几乎能够尽破!不仅能够发现原书漏洞,甚至同样能够发现“诠注者”们的漏洞。
      引擎的长处是就是计算,判断能力(棋步过滤)也有很强,配合起来就能够达到很高的“破解水平”。如果再加上纯人模式的帮助的话,结合成“人机模式”,那么破解排局的能力就更强了。这对于解析排局自然非常非常不错。
      笔者认为:解排局引擎能力最强者首推佳佳引擎。因为:佳佳引擎的上层速度几乎接近最快(另外有阿童木的引擎也非常快),对于乱战、子力繁多、强大的复杂局面、超极复杂局面尤其擅长。这类排局交由佳佳引擎来解似乎是最好的选择。这里简单提要一下,以后详细说明:
      佳佳引擎面向1、2、4、6、8、12、16线程的都有。其中,单线程的电脑和引擎都已经淘汰,已经不再能够成为编作《偏》的选择,《偏》也对其“废除”。以6、8、16线程为主打。其中,16线程的新版引擎12.0610与12.0623几乎是破解版引擎的首选之属,上层非常快。适合八核心16线程的强机专用。佳佳引擎能够在超极复杂的局面下将强大的棋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它的特点是迅速寻找突破口进行兑换,去掉(即俗称“吃子”。但是它这个吃并非盲目或者不计后果的贪吃,而是搞破坏性质的吃。在能够可能的情况下将对方棋子吃光!拼光!故佳佳引擎的拼杀力是最强悍的)。棋子兑得、去掉得越多越好。短短几个回合就能够将1个复杂排局中的棋子可能大量兑换。因而局面变得简单起来了,上层速度更快,解起来游刃有余。一言以蔽之,就是非常擅于驾驭局面与简化局面。不会一直保持复杂局面的,总是寻求简化。这就是新版佳佳12.0610(0623)的重大特点或者说风格吧,当然它解出来的具体着法则是很精彩的。笔者经常使用这款引擎,较有体会。
      较《心武残编》高2先→3先吧。
      较近代排局名家高2先吧。
      较现代排局名家高长先→2先吧。现代有些排局家说他的一些排局软件无法解开。这个确实不假,但是只有少数不能解开,多数都能够解开。如果配合人机模式的话,能够解开的排局就更多了。
      较晚晴时期及近代名手高2先→马3先左右吧。因为,这个时期的名手很多。他们当中就分为一流、二流、三流等水平。三流棋手的水平还要差一些,故很可能《偏》的水平较那时的三流水平高双马以上都有可能。比那时的一流水平高2先绝对稳当。《偏》几乎没有什么漏洞(《偏》的漏洞纯人一般无法察觉),人类棋手的漏洞较多,用《偏》一分析,漏洞百出……因此,高2先绝对稳当。如果那时的高手还在,同引擎对弈,估计能够如这里所言。
      较现代业余棋手高3先→双马以上吧。犹记得笔者第1次和软件下的时候,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软件,被软件杀的云里雾里!后来知道软件,和软件下,也同样完全不是1个档次,比笔者纯人水平高1马有余吧。这才知道原来软件具有如此高超的棋艺水平。作为《偏》不二的“作者”毫不为过。因此,比现在的业余爱好者高3先→双马以上基本上是跑不掉的。现在某位业余高手如果夸赞自己水平高的话,不妨和软件对下几盘,就能够知道深浅了。会下得都不愿意再和软件下!惨败无言!或者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厉害的棋艺水平。因此,软件在业余棋手当中“开马科班”应该不成问题!这里所谓的“开马科班”源自于高手的说法,即高出1马有余的水平。
      读者请试着想一想:连被后世高手广泛推荐的《梅》等可以称为高水平的作品在软件面前基本上都不堪一击,更遑论一般的业余爱好者了。可以说软件所具有的棋力才是真正的高超棋艺,纯人所具有的高超棋艺基本上是“虚高”!将纯人下的棋用软件一分析,漏洞百出!包括称得上纯人高手的作品。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够清楚了:
      一些精妙的杀局,引擎完全能够准确无误的算出来,耗时0.0×秒!不到1秒钟基本上就能够算出来。如果让人脑去算的话,计算半天也算不出来,或者有漏算。这些杀局、残局等等能够尽破!
如果说人类棋手下棋是走路对比速度的话,引擎弈棋就是坐火车了!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从《偏》的角度来看,真是苦了前辈高手们!前辈棋手们的种种悉心研究当牢记在心,细心体会。
      较现代业余高手高3先→1马2先左右。当年黎德志先生和奇兵引擎下10分钟快棋,被让3先也是负多胜少。而且奇兵引擎属于过去式,和现在的引擎,例如旋风、佳佳、名手等还有不少差距,故差距更大。而黎德志是业余名手水平。
      较现代大师级棋手高2先左右吧。大师们的高招引擎能够在低层就能够算出,高层基本尽破。大师能够算出,而各款引擎都不能算出的着法很少很少。总体对比,高2先应该比较稳当。
较现代特级大师级棋手高长先→1先左右吧。2005年的时候奇兵引擎是当年的最高水平,所用的最高电脑配置是AMD双核心2线程,频率也仅有2.6G。这种配置在现在看来是很普通的双核(2线程),就已经接近特级大师水平了。虽然那时引擎和特大尚有一段距离,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引擎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电脑硬件也日新月异。和特大的水平在逐步拉开,让长先绝对稳当(这里并不是必胜,包括和棋)。
      由于棋软引擎、人机模式等具有如此精湛的棋艺水平,所以现在的比赛型选手一般都用人机高手陪练,用软件拆棋、解棋等等。因此现代棋手的实战水平往往比过去提高了很多很多。
与弈天华山棋谱很接近。因为弈天华山也是人机或者纯机,基本上与《偏》“同门”。同室操戈估计互有胜负。如果将编作《偏》谱的电脑到华山上面测试的话,估计天罡(快棋)、人王(慢棋)吧。而且《偏》的主要工作是编作“《梅花谱》”,并不是到网上弈棋,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别。故绝大部分时间几乎都不会到华山测试。
      特别说明:华山一般是使用开局库的,《偏》则不使用开局库。因为,笔者认为:开局库的着法永远都会存在相当的漏洞,如果照搬的话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劣势(中刀),影响棋谱总体质量,故不使用套用开局库着法出招。需要引擎重新计算。虽然多消耗了一些时间,但是保证了棋谱质量,保障了读者的利益。那么,为什么开局库永远都存在漏洞呢?因为:
      自变和省掉一些正着的原因!当前局面下,开局库中往往有多种走法都可以使用,这样很可能就会用劣着出招,只要一旦被对方的引擎或者开局库审局识别,就可能出现反先的着法,进而分数逐步亏损,最终失败。开局库的漏洞很多,往往开局库做得非常庞大。库越庞大,棋步数据也就越多,也就越难发现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只有下的时候出现亏损的时候,1盘棋下完拆棋的时候才可能发现开局库的1处漏洞,而这样的漏洞有很多很多。要逐一发现并修正它需要花费很多很多时间与精力,得不偿失。开局库情况很多、很复杂。以后将在具体相关部分深刻研究并详细说明。
那么,为什么说《偏》的水平质量较上面的比较相对高上一筹呢?因为:
      人机!电脑(家用电脑或者服务器)+引擎+纯人。对棋软引擎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引擎的水平是很厉害的!棋力之高,已经能够超越当今特级大师。《第 集》会对棋软引擎与电脑硬件、软件等详细说明。
      而且,当今的象棋软件水平日益渐高,今非昔比!当今的一流引擎(尤其是正版引擎)比过去的引擎水平还要高上一筹,电脑性能也比以前更加强大。这一切,从客观的角度为《偏》提供与创造着极为先进的基础。《偏》与这些互补,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棋力也就非常强大。而且,有的引擎加进了审局库和残局库的支持,极大提高了引擎审局的精确性和残局的实力(残局往往是引擎的弱项),使得引擎的审局更加精确、漏着越来越少。残局实力也越来越强大,与人类棋手的差距也越来越远。有着非常强大的棋力的棋软引擎和电脑硬件、软件将毫无理由的成为《偏》的主要编作者。
      因此,《偏》谱的著者并不是纯人棋手,而是引擎+人类棋手。引擎很好使用,已经开发得非常人性化,也并不神秘。只需要掌握引擎的使用,就能够轻松的达到很高的水平,编作出高质量的《偏》谱。因此,编作《偏》谱并不要求具有多么高超的棋艺水平,只需要会下棋并懂得象棋的基本知识差不多就够了。这些,都将在以后的《说明》中详细说明,是《偏》的精华与重点内容。

39#
发表于 2014-8-6 10:53:53 | 只看该作者
的确,现在先生的首要任务是开创“偏正派”这一门派,这是关系到子孙百代的大事,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后辈的门徒继续为这部书添砖加瓦。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0:55:30 | 只看该作者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8-6 10:53
的确,现在先生的首要任务是开创“偏正派”这一门派,这是关系到子孙百代的大事,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后辈的 ...

呵呵,我正有此意。
41#
发表于 2014-8-6 11:3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ve7788 于 2014-8-6 12:17 编辑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8-6 10:50
《偏》的水平质量和前人(各谱)对比的简单衡量☆★(一)
        《偏》采用家用电脑或者服务器搭配 ...


电脑和软件实在是好,这是我弄不了的大东东,也特别羡慕整的好的技师。

有一点看法:软件强大而且越来越强大,这基本上是人所共知了,无须提人名(人是必须尊重的,没有人,软件——)。什么软件比谁谁谁高几先、几马的(包括人与人之间相比的),都是主观臆想或猜测,不实际更不科学。高来高去,高到无底洞去了。建议只说软件的棋力高于人类就行,重点介绍软件计算快、准确等等巨大优势就可以了。

软件没有感情,人是有感情的。人写的东东都加入个人的感情色彩,例如现在还比较流行的江湖棋谱,有的作者对摊主及弈者心里脑袋里寻思啥都知道,这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无可厚非,但《偏》巨著不是这个简单的宗旨吧,加入感情色彩时就要注意分寸了。楼主特别喜欢甚至崇拜周老大,其实并不了解多少,也没有可靠的资料,很可能是猜想,还可能是因为估计周老大加了个卒成为古棋局之王“七星聚会”的原因(如果原创就证明是他,是否要上火星)。对于前人,各有各的看法,有人就认为这个最高,有人就认为那位最高——其实是关公战秦琼,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全是个人看法——《偏》巨著应该与此不同吧。

写书必然有作者的主管看法,但不能太过,太过了反而效果不好。
正常情况下,后写的书比先写的要好。这也不应该成为骄傲的理由,尤其是改编(诠正)古谱,仅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也有后写的反倒不如前人写的,这是个人水平以及资料不全等等原因造成的。
42#
发表于 2014-8-6 11:54:32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懂,完全就靠想象来写,还逻辑混乱。

还没有高配置电脑,也没有用过正版的棋软,本身也没有多高的棋力,就想象成可以靠它来写成质量最高、将来也无法超越的棋谱《偏》。
43#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2:25:28 | 只看该作者
dave7788 发表于 2014-8-6 11:32
电脑和软件实在是好,这是我弄不了的大东东,也特别羡慕整的好的技师。

有一点看法:软件强大而且越 ...

说的挺不错,赞一个。
44#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2:26:33 | 只看该作者
yjr123 发表于 2014-8-6 11:54
实际上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懂,完全就靠想象来写,还逻辑混乱。

还没有高配置电脑,也没有用过正版的棋 ...

其实《偏》并不神秘,因此,不需要具有多么高超的水平和功底,依靠《详细说明》的帮助写出价值质量精湛的《偏》谱绰绰有余,呵呵。
45#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3:1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8-6 13:31 编辑

               最合适《偏》的幅面规格☆★       

      
      WPS(Word也差不多):A4开本;页边距上下设为0、左右设为5、10或者15(都是毫米);固定值设为11;100余页每册,彩版。故属于小册子,一来方便阅读和吸收;二来单册价格便宜;三来印费也相对便宜。属于棋谱部分每册大约有500→900个左右的变着。《梅》原书约有120余页(三十二开本)343个变着(参考《象棋谱大全》所收《梅》,见“象棋千古名谱丛书”),每册(单册)变着数量大约是《梅》的两倍→三倍。
      可别小看这样100余页的篇幅,容量可能能够抵三十二开本(传统棋书幅面)200→300余页呢!

46#
发表于 2014-8-6 13:44:0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有详细说明,后人一定会去考证(猜测)楼主所用每种着重颜色的各自不同意思。(其实你现在还没有各色分别代表各自着重符号的意思)

建议:要写巨著,还是梳理好逻辑框架为好。不能仅靠形容词和抄摘来堆砌。


另:白老师总是谆谆鼓励后进,仔细读读白老师的跟帖吧。
47#
发表于 2014-8-6 13:45:32 | 只看该作者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8-6 12:26
其实《偏》并不神秘,因此,不需要具有多么高超的水平和功底,依靠《详细说明》的帮助写出价值质量精湛的 ...


呵呵,我也知道不神秘,因为只需乱写一气即可(写历史不需要历史知识,写软件不需要软件知识,写棋谱不需要会下棋等等)。
48#
发表于 2014-8-6 13:48:1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楼主熟悉四维空间以后,一定会选择藏宝,而非出书。:)开个玩笑
49#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3:54:25 | 只看该作者
667 发表于 2014-8-6 13:44
如果没有详细说明,后人一定会去考证(猜测)楼主所用每种着重颜色的各自不同意思。(其实你现在还没有各色 ...

龚先生请别急,其实各种颜色代表什么意思早已研究出,只是尚未说明所及。看样子龚先生已经比较清楚《说明》的具体意义了。如果没有《说明》的帮助,许多内容是不可理解的,呵呵。
50#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3:55:26 | 只看该作者
yjr123 发表于 2014-8-6 13:45
呵呵,我也知道不神秘,因为只需乱写一气即可(写历史不需要历史知识,写软件不需要软件知识,写棋谱不 ...

尚有太多内容有待发表,待发表到一定的程度,许多疑惑皆可迎刃而解。
51#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3:57:10 | 只看该作者
667 发表于 2014-8-6 13:48
如果楼主熟悉四维空间以后,一定会选择藏宝,而非出书。:)开个玩笑

对于藏宝的问题我较有深刻理解,否则《偏》也不可能会包括“秘谱”2字。关于为什么要公开并广泛推行《偏》的内容,从我十几岁研究《梅》开始迄今为止想了很多很多,这才决定尽可能在有生之年将它实现出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3:58: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8-6 14:04 编辑

          名气·声望·威望有无的巨大差异☆★(一)

       这个专题很重要,如果能够精通这样的专题,不仅对于考证前人大有裨益,对于现代人涉世也极有帮助!封建社会对于这样的内容是极为看中的!
      这里前者为“有”,后者代表“无”。用序号进行表述,例如前面这个(1)代表有名气、威望等;后面这个(1)代表没有:
    (1)相信:大部分人都相信,少部分人或者极少数人不相信。
    (1)怀疑:不会有人相信!或者相信的人不多。当然,凡人成名后例外。
    (2)先入为主:
    (2)颇费精力:
      以“递交一份物件”为例。一个有威望的人和无威望的人递交同一种物件或者说不同的物件。“名人”递交的物件,肯定是毫无理由的“先看”。而无名的人递出的物件因为已经被看过了(实际上被看过的是有名的人递交的物件),因此已经不用看了!或者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让你滚回去了!客气点说便是请退回吧!或者随便编一个理由就可以达到“不用看了”的目的!
    (3)出版一本书,名人可以轻松出版。
    (3)凡人自然困难重重,什么审批、审核啊、等消息、等电话什么的,统统都来了!要经过若干次的精心挑选“过关”,最后才可能因为“花中选花”被选中出版!足见过程之艰辛!甚至不入法眼,这些都是经常遇到的司空见惯的事情。
    (4)名人的作品大家都看。哪怕是质量低下!
    (4)凡人的作品大家都不看!根本不屑一顾!没空看、没有时间看,太忙……哪怕是质量很高!
    (5)看名人的作品脸上有光彩!得到面子,对于自己以后的涉世、过好、得利等有帮助。
    (5)看凡人的作品丢人!
    (6)出了问题:鸡毛蒜皮、小事情、可以原谅!
    (6)出了问题:有得一说了!
    (7)权威,说一不二。
    (7)没有人听、没有人理睬。
    (8)情有可原、尚可原谅。
    (8)必死无疑!
      如果说在名人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如果还可以情有可原的话,凡人就得必死无疑了!
    (9)请坐!这里还有位置。
    (9)起来!没有座位了!
     ……
      结论:如果要想在这个世界走顺,非具有一定的名气不可!否则不免荆棘丛生、困难重重。


53#
发表于 2014-8-6 14:04:23 | 只看该作者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8-6 13:58
名气·声望·威望有无的巨大差异☆★(一)

       这个专题很重要,如果能够精通这样的专题, ...

有名气也不一定是好事,芙蓉姐姐、凤姐、郭美美不都是名人?
54#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4:06:37 | 只看该作者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8-6 14:04
有名气也不一定是好事,芙蓉姐姐、凤姐、郭美美不都是名人?

是的,有少数特例,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有名还是比无名好。
55#
发表于 2014-8-6 14:12:18 | 只看该作者

想出名没有错,但是也需慎重

本帖最后由 象棋法官 于 2014-8-6 14:14 编辑

现在那个“棋星”也出名了,“奥运猜想”可以说是名人名局。本来那个棋局有空说不定还会看看,现在成了“名局”我连看也懒得看。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4:1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炎与夜 于 2014-8-6 14:18 编辑
象棋法官 发表于 2014-8-6 14:12
现在那个“棋星”也出名了,“奥运猜想”可以说是名人名局。本来那个棋局有空说不定还会看看,现在成了“名 ...

可能成为“负面名气”了吧,哎!不过,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每个人在世上这一生都不容易。
这里在顺便谈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名气很大,就凭名气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
请吃饭、不收钱,包了!如果某一天,比尔·盖茨(或者某位名人)来到您家作客,您会不会请他吃饭?这道题是否会做?
邀请出版。就像《竹香斋》在出版之前有一段传抄过程,棋友们都希望看到《竹》的出版!
遇到问题,只需要说一声或者吱一声,就有人帮忙解决
……
57#
发表于 2014-8-6 18:52:06 | 只看该作者
炎与夜 发表于 2014-8-6 13:58
名气·声望·威望有无的巨大差异☆★(一)

       这个专题很重要,如果能够精通这样的专题, ...

      这也是《偏》巨著中的重要专题吗?
      咱们不是名人也没有名望的人对这些仅是看个表面现象而已。他们如果可以轻松的出书,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写,写了也是如子龙所云:无用功。
      说到无用功,其实同志们真的是在担心你在做无用功,有的言语重些,是怀疑能否写成。
      我现在看,此书好像是想记录象棋从开始到永远,无穷无尽似的。又好像要包括凡能与象棋与写书出书哪怕有一点点关系的事情。如此,就要把目前所有古今的象棋资料以及失传的象棋东东又及听到的野史闲话都要完全记录或者尽量有个交代,再插进作者随时随地的想法看法,进而加入人文、软件等等等等无数的内容。
      这么宏伟的计划先不说她能否实现,就当练练手法,就当积累经验,以便更好的为《偏》而工作,请先用几个月或一二年,写个——用软件(高科技)解读《梅花谱》——之类的书。好处一是锻炼提高自己;二是完全能够顺利写成;三是有正式出版的可能性,也可以检验一下是否为无用功。
58#
发表于 2014-8-6 19:17: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ve7788 于 2014-8-6 19:26 编辑

      象棋可写的东东不少,不一定开板就想唱大戏,先写写小专题,比如象棋软件。看到网上有条消息,某金牌象棋教练说:棋手都特别相信软件,软件是怎么说的?
      由此联想,如果写写——怎样使用象棋软件——使用软件解局的体会(技巧)——使用软件创作棋势的体会(技巧)——使用软件解江湖棋局——等等类似的书,估计会有市场的(我是想买都买不到呢)。能写出这样书的作者,应该不会太费劲,也完全可以图文并茂。
59#
发表于 2014-8-6 20:08:38 | 只看该作者
炎与夜先生:你好!
      这个贴,你发了一年多,我也看了一年多,但从没说过话。许多人都说了话,但都是各抒己见,说的中肯的你就多听听,说的无稽之谈的你就一笑了之。现在,我说几句:
      1,年轻人有想法,这是好事;想成大事;雄心勃勃更是好事。但必须脚踏实地,从细节做起,高楼万丈平地起!
      2,对古人、前人的考证,不要凭空猜测,而要细致的查找、落实。故事可以编,史实不能造。
      3,人云我云的东西没用,更没市场。尤其是写书(苦差使),贵在创新!!!古谱重在诠正和新变。对局中的布局重在飞刀!对局高手也在与时俱进,排局一直都在与时俱进,古代排局的体裁不上十种,现在四十多种,发展了,前进了。
      4,干任何事都要扎扎实实,能做到先干后说最好,不要先将牛皮吹得老响,然后便没了下文!切记!!!
      5,凡写大作者,首先需博览群书,然后站在巨人的肩上再有所创新,融汇前人的精华为自己所用,我说的不是抄!!!当然,有发明就更好!
      6,你的志向远大,想为象棋作出巨大的贡献,无可厚非!还是那句话:脚踏实地!!!努力吧,年轻人!!!
      7,最后,我衷心地祝你成功!!!   
                                                                                  周    平
                                                                            2014年8月3日晚
      
                                
60#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20:3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57→59楼白先生和周先生的帖子:
其实,您们所说的问题《偏》已解!因为截止目前为止仅仅发表了现目前所研究出的《偏》的称不上万分之一的内容!尚有至少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尚未发表出来!保守的估计,当本帖的内容到100楼、1000楼等等所有遗憾便迎刃而解了!不过,如果占楼过多将另启专题另发。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粤公网安备 44040302000128号|华工象棋网 ( 粤ICP 备4404034007231   我要啦免费统计

GMT+8, 2025-7-24 00: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