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经论》
-------------------------------------------------------------------------------- 2004-03-02 1:32:16
夫弈棋者要专心绝虑,静算待敌,坦然无喜怒挂怀。大抵一局之中,千变万化。如: 车前马后;发炮逐卒;如电掣雷轰,
炮铺卒行,逼近士象,如狼奔虎跃。
顺手炮先要活车;列手炮补士要牢;
入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横车将路;
破象局中心进卒;解马局车炮先行;
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
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偏宜。
马飞过角,车便巡河。
未得路莫离本位,已得势便可争先。
鸳鸯马内顾保塞;蟹眼炮两岸拦车,
骑河车禁子有力;两肋车助卒过河。
正补士等他车路;背立将忌炮来攻。
我势弱勿轻进;彼势强拼便攻。
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输手。
急赶将有后着可行;慢入悻无内(纳)子宜动。
士象全或可求和;士象亏兑他车卒。
算隐着要成杀局,使急着恐悻不完。
得先时切忌着忙;输棋时还叫心定。
子力猛局中寻胜;子力宽即便寻和。
学者详察于斯言,可为国手矣!
残局说
-------------------------------------------------------------------------------- 2004-03-02 1:29:42
棋有残局,补全盘之未备也。全盘子多难明,残局子少而易悟,尤可取法;况得其一诀,便可触类引伸,其于全盘所裨实倍至。 如局本成和,贵乎能守,惟刚愎自用,锐其攻而希其胜,胜不可寻,而反致失中,败且随之;局固可胜,贵乎善谋,彼昏愦不知,馁于进而诿于和,和已自慊,而安敢他谋,子并弃之,此皆不审局面之误也!故必确有持循,方可为法。 是集,余从旧谱,殚精毕虑,务别雌雄,精阐识未,诚使胜者必胜,和者必和,至无余蕴而后敢录焉。 共得百四十局,伸其说者十之五,订其谬者十之三,间亦有窃附云。
棋经十三篇
-------------------------------------------------------------------------------- 2004-03-01 20:05:34
论局篇第一
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象四时。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局之线道,谓之枰。线道之间,谓之□(上四下卦)。局方而静,棋圆而动。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传》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得算篇第二
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故计定于内而势成于外。战未合而算胜者,得算多也。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 权舆篇第三
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纲格。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拆二斜飞,下势子一等。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与势子相望可以拆五。近不必比,远不必乖。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舍此改作,未之或知。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合战篇第四
博弈之道,贵乎谨严。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法曰:宁输数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后,有后而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子而取势,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必也,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备。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袭之意也。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虚实篇第五
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虚则易攻,实则难破。临时变通,宜勿执一。《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自知篇第六
夫智者见于未萌,愚者谙于成事。故知己之害而图彼之利者,胜。知可以战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以逸待劳者,胜。不战而屈人者,胜。《老子》曰:“自知者明。” 审局篇第七
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着着求先。临局离争,雌雄未决,毫厘不可以差焉。局势已赢,专精求生。局势已弱,锐意侵绰。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胜者,多败。两势相违,先蹙其外。势孤援寡,则勿走。机危阵溃,则勿下。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误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能审局者多胜。《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度情篇第八
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辨。推之于棋,胜败可得而先验。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顾者多败。因败而思者,其势进;战胜而骄者,其势退。求己弊不求人之弊者,益;攻其敌而不知敌之攻己者,损。目凝一局者,其思周;心役他事者,其虑散。行远而正者吉,机浅而诈者凶。能畏敌者强,谓人莫己若者亡。意旁通者高,心执一者卑。语默有常,使敌难量。动静无度,招人所恶。《诗》云:“他人之心,予时度之。” 斜正篇第九
或曰:“棋以变诈为务,劫杀为名,岂非诡道耶?”予曰:“不然。”《易》云:“师出以律,否藏凶。”兵本不尚诈,谋言诡行者,乃战国纵横之说。棋虽小道,实与兵合。故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得品之下者,举无思虑,动则变诈。或用手以影其势,或发言以泄其机。得品之上者,则异于是。皆沉思而远虑,因形而用权。神游局内,意在子先。图胜于无朕,灭行于未然。岂假言辞喋喋,手势翩翩者哉?《传》曰:“正而不谲。”其是之谓欤? 洞微篇第十
凡棋有益之而损者,有损之而益者。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宜左投者,有宜右投者。有先着者,有后着者。有紧□(上山下辟)者,有慢行者。粘子勿前,弃子思后。有始近而终远者,有始少而终多者。欲强外先攻内,欲实东先击西。路虚而无眼,则先觑。无害于他棋,则做劫。饶路则宜疏,受路则勿战。择地而侵,无碍而进。此皆棋家之幽微也,不可不知也。《易》曰:“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名数篇第十一
夫弈棋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棋之形势、死生、存亡,因名而可见。有冲,有斡,有绰,有约,有飞,有关,有[答刂],有粘,有顶,有尖,有觑,有门,有打,有断,有行,有捺,有立,有点,有聚,有跷,有夹,有拶,有□(上山下辟),有刺,有勒,有扑,有征,有劫,有持,有杀,有松,有槃。围棋之名,三十有二,围棋之人,意在可周。临局变化,远近纵横,吾不得而知也。用倖取胜,难逃此名。《传》曰:“必也,正名乎棋!” 品格篇第十二
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今不复云。《传》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杂说篇第十三
夫棋边不如角,角不如腹。约轻于捺,捺轻于□(上山下辟)。夹有虚实,打有情伪。逢绰多约,遇拶多粘。大眼可赢小眼,斜行不如正行。两关对直则先觑,前途有碍则勿征。施行未成,不可先动。角盘曲四,局终乃亡。直四扳六,皆是活棋,花聚透点,多无生路。十字不可先纽,势子在心,勿打角图。弈不欲数,数则怠,怠则不精。弈不欲疏,疏则忘,忘则多失。胜不言,败不语。振廉让之风者,君子也;起忿怒之色者,小人也。高者无亢,卑者无怯。气和而韵舒者,喜其将胜也。心动而色变者,忧其将败也。赧莫赧于易,耻莫耻于盗。妙莫妙于用松,昏莫昏于复劫。凡棋直行三则改,方聚四则非。胜而路多,名曰赢局;败而无路,名曰输筹。皆筹为溢,停路为□(上艹下巾)。打筹不得过三,淘子不限其数。劫有金井、辘轳,有无休之势,有交递之图。弈棋者不可不知也。凡棋有敌手,有半先,有先两,有桃花五,有北斗七。夫棋者有无之相生,远近之相成,强弱之相形,利害之相倾,不可不察也。是以安而不泰,存而不骄。安而泰则危,存而骄则亡。《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象棋凡例四则
-------------------------------------------------------------------------------- 2004-03-02 1:23:55
着棋三快:眼快、心快、手快 着棋三审:审对方之布局、审对方得先失先、审对方得势失势 着棋三好:好棋身、好局势、好思想 着棋三胜:气胜、智胜、势胜 (《自出洞来无敌手》)
《桔中秘·全旨》
-------------------------------------------------------------------------------- 2004-03-02 1:25:17
棋虽曲艺,义颇精微,必专心然后有得,
必合法然后能胜。大抵一局之中,千变万化,
有难殚述,然其妙法,必不能出乎范围。如:
顺手炮,先要活车;列手炮,补士要牢;
入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横车将路;
破象局,中卒必进;解马局,车炮先行;
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
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偏宜。
鸳鸯马,内顾保塞;蟹眼炮,两岸拦车;
骑河车,禁子有力;两肋车,助卒过河。
正补士,防车得照;背士将,忌炮来攻。
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落后。
士象全,可去马兵;士象亏,兑他车卒。
算隐着,成杀局方进,使急着,有应子宜行。
得先时,切忌着忙;失车后,还叫心定。
子力强,局中寻胜;子力弱,即便寻和。
此局中之定法,决胜之大略也。
有能详察于斯言,参玩图势,则国手可几矣!
開局基本原理: 「盡快集結子力」和「爭奪河界」 盡快集結子力 · 無必要不要重復走同一子 · 先出炮、馬 ,後出車、兵 · 不可用一兩個棋盲目進攻 · 子力要互相呼應,互相配合,不可互相干擾和阻塞 · 若吃兵使用對方能力快速出子或發動攻勢,便不要吃 2. 爭奪河界 : 除車以外,其他棋子在河界附近都可發揮最大威力及控制力,在中心的棋子要調動到兩翼也較靈活、快速,所以河界附近為大家必爭之地。若河界附近被對方佔領,便得設法攻下它。反之,自己佔據時,須要堅守並利用它向對方的九宮進攻。 3. 善用「車」: 車是一隻十分有用的棋,她不單可前,後,左,右移動,更能配合士兵作出聯攻型防守,強化攻守作用。 車宜與其他棋子進行組織性戰性戰術,如用馬,炮來配合,戰術效果更隹。 4. 保護「士兵」: 「兵」一般含在棋局開始時先走,但在棋局中期較少被使用。但「士兵」的數量和位置對整體棋局的發展具有本極重要關係 宜減少「兵」被吃掉的機會,「兵」具有保護和阻礙的作用,可以保護你的「車」,「馬」等戰力較高的棋子,並充當炮台的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