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

楼主 |
发表于 2003-3-27 14:14:00
|
只看该作者
|
第四章:棋例
-------------------------------------
第一节:术语解释
中国象棋常用术语,各具有特定涵义,兹简释如下:
照着:
凡走子直接攻击对方将帅者谓之“照着”,又称“照将”或“将军”。(惯例走照着时告知对方)
杀着:
凡走子企图於下一着听将或连续叫将,令对方无法解救者, 谓之“杀着”。
捉着:
凡走子攻击对方将帅以外之任何一子,企图於下一着吃去之者, 谓之“捉着”。
兑着:
凡走子可互换吃去者,谓之“兑着”。
拦着:
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着”。
献着:
凡走子送吃者, 谓之“献着”。
闲着:
凡走子不属於照,杀, 捉, 兑, 拦, 献者, 谓之“闲着”。
长照:
凡走子连续不停照将, 演成归原状态者, 谓之“长照”
此项诠释适用於“长拦”“长兑”及“长献”。
长杀:
凡连走杀着者, 谓之“长杀”。
长捉:
凡甲方连走捉着,而乙方被捉之子, 每着均走逃避着法, 或以他子每着直接 消解之, 而甲方仍每着捉之者,谓之“长捉”。
解杀:
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
此项诠释适用於“解照”与“避捉”。
反照:
凡走子化解己方被照,同时又还照对方者, 谓之“反照”。
此项诠释适用於“反杀反捉”, “解杀反捉”, “解照反照”。
有根:
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 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真根:
凡有根子之“根”(即保护子) 于该子被对方吃去时, 确可反吃敌子者, 谓之“真根”。
假根:
凡有根子之“根”於该子披吃去时, 不能移动反吃敌子者, 谓之“假根”
一照一杀:
凡走照着後续走杀着者,谓之“一照一杀”。
此项诠释适用於“一照一捉”, “一照一闲”, “一杀一捉”, “一杀一闲”, “数照一杀”, “数照一闲”。
二照一还照:
一方步步叫将, 另一方在解照同时, 两步中有一步是还照, 谓之“二照一还照”。
二捉一还捉:
一方步步捉子, 而另一方在解捉之时, 两步中有一步是还捉者, 谓之“二捉一还捉”。
二捉二还捉:
一方连续两步循环捉子,另一方亦在解捉同时, 两步连 续捉子, 谓之“二捉二 还捉”。
第二节:棋例之判决
引用棋例用以判决胜、负、和之四大原则:
1. 双方均无触犯禁例而又互不变着者, 可判作和。
2. 双方均同时触犯同一禁例者, 可判作和。
3. 一方长照, 一方长捉, 则长照者必须变着, 不变作负。
4. 一方犯例而另一方不犯例时, 应由犯例方变着, 不变作负。
第三节:棋例总纲
1.无论任何情况, 长照作负。
2.长杀, 一照一杀, 一照一捉, 一照一停, 一照一要抽吃, 一捉一要抽吃, 双方不变, 均作和局。
3.一子长捉一子作负 (但可长捉未渡河兵卒); 两子或多子长捉一子亦作负 (但其中如有一兵卒或将帅者例外) 。
4.一子分捉两子或多子作和, 两子分别捉两子或多子亦作和局。
5.二捉一还捉, 二捉者(指捉同一子) 等於长捉, 必须变着, 否则作负。
6.长捉真根子作和, 长捉假子作负。但马或炮如长捉有根车亦作负。
7.长捉同类子作和, 但该子如受牵制不能离线时, 则仍作为长捉论, 不变作负; 活马长捉蹩脚马, 仍作为长捉, 必须变着。
8.捉二而其中一着兼兑者仍作长捉, 长捉兼长兑者, 亦作长捉论。
9.将帅或兵卒长捉均作和; 其联合一车或一马或一炮长捉一子亦作和局。
10.长拦、长献、长兑、长要抽吃均作和局。 |
|